标题:[原创]加强国民收入分配调节
1楼:sinbad007发布时间:2012-2-17 12:42:01
[align=center][align=center][font=黑体][size=22pt]加强国民收入分配调节[/size][/font][/align][/align][font=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上,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对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以及12条重点举措,进行全面系统的回答,一条清晰而实在的“促进共富的重庆路径”展现在世人面前。[/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实现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事关我们党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加强。我们党执政的任务,不仅包括做大“蛋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包括分好“蛋糕”,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完成好这两个任务,对于确保党和政权永不变质、确保我们党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由于经济转轨中存在的资源高度集中、资本的内控性以及多元垄断等原因,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更为迅速。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明显的“三个集中“倾向: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从劳方和资方角度看,劳动报酬占比持续下降,财富不断向资方集中;从普通行业和垄断行业角度看,财富不断向垄断行业集中。[/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当前,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尤为突出:一是腐败收入、灰色收入等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产生非常大的社会影响;二是收入流动性明显降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收入流动性较高,即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高于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不同阶层的变动性较大,但此后,收入的流动性明显下降;三是父辈的背景、收入水平等对子女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同收入阶层的稳定性越来越强。[/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加快国民收入分配调节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针对该问题,我的解决思路如下:[/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一、收入分配格局调整要有整体战略思维[/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改革开放初期,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符合特定历史背景的。到了今天,这个指导思想需要做重大调整,要“公平和效率二者兼顾”。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问题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和政治层面,现在的劳资冲突、突发性群体事件等与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密切相关。推进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必须合理布局,统筹兼顾,要明确“市场做什么?政府做什么?资源怎么配置?”。[/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二、国有资本要从竞争领域转向公共领域[/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我国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核心就是国有资本的配置问题。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有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配置于市场领域而不是公共领域。着眼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需要加快国有资源配置的结构性调整,防止“国进民退”。(1)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框架下制定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的整体方案。(2)实现行政体制改革与国有资本配置的联动改革,使政府能充分利用国有资本在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中承担重要责任。(3)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加大收租分红力度。[/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三、改革财税体制来调整收入分配[/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当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600[url=http://app.finance.ifeng.com/hq/rmb/quote.php?symbol=USD][color=windowtext]美元[/color][/url],有条件把用于经济增长的资金更多地用于全民的社会保障,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需要推进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实现减税让利工程,控制政府收入和政府储蓄增长过快的趋势。同时推进税收改革对调整收入分配差距作用不大,因为所有的税收都是可以转嫁的。有可能出现“越加大税收调节,收入差距反而越大”的情况。因此,缩小收入差距重点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公共服务的供给和公共消费保障,以此缩小个人发展能力差距,真正缓解并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格局,防止出现“文盲的孩子永远是文盲,穷人永远是穷人”。[/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四、建立劳资协调制度,有效提高劳动报酬占比[/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由于工资谈判协商机制的长期缺失,劳动者报酬很难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因此提高劳动者报酬,政府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推进劳动报酬协商机制的建立。(1)加快建立企业主、工会、政府三方共同协商的工资谈判机制。尤其要促进各类企业与职工之间劳动报酬协商机制的建立。(2)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政策,实现全体劳动者同工同酬。(3)修改完善劳动法。加强和细化现有工会和劳动报酬形成机制的相关内容。[/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大再分配力度[/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确保底线公平和制度公平的重要基础。这些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差距已成为城乡、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实际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1)制定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城乡、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和最低标准,使地方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有一个约束和参照。(2)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之间的制度对接。(3)重点保障农民工、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六、政府应该承担“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职能[/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在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上,政府要转变发展[url=http://car.auto.ifeng.com/series/3068][color=windowtext]理念[/color][/url],突破“追求GDP增长”的思路,实现“三个提升”:一是由促进经济发展入手向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二是由分配制度改革入手向产权制度改革入手提升;三是由经济转型入手向政府转型入手提升。政府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两个途径:一是法律途径,推进税法改革,尽快出台[url=http://finance.ifeng.com/topic/news/wuyeshui/index.shtml][color=windowtext]物业税[/color][/url]、资源税等,可以有效调整收入分配;二是政策途径,实施“就业导向”政策,即政府鼓励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岗位,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以此有效扩大就业,进而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size][/font]
[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1990[/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16pt]年12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1993年9月,他又指出,“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现在看来,就是要把收入分配改革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以实现我国走向公平正义与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第二次转型。因此,加快国民收入分配调节,对于推动我国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size][/font]
[font=ˎ̥][size=7][font=Times New Roman] [/font][/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