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张沛然:86岁的他为患者当“全职义工”
1楼:津少爷发布时间:2011-12-4 10:42:00
 
         辛华 江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建设和谐社会、幸福江津,需要志愿者的力量。全区志愿者1.48万人、14支志愿服务队。涌现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陈丽萍,重庆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兵妈妈”志愿服务队。
    
    
    
     在江津人民医院,你总能见到一个白发苍苍、驼着背的老人,周而复始地挂号、缴费、从这个科室走到那个科室。他不是老病号,而是江津区86岁的“全职义工”张沛然。
    
     背着“百宝箱”的佝偻身影
    
     张沛然当上“全职义工”,源于51年前的一次手术。
    
     1960年,张沛然在青海工作,因工作繁忙,加之高原反应,突发心脏病。在手术中,由于医院血库中没有他的血型,他生命垂危。凑巧,正在为他做手术的李医生血型和他匹配,李医生毅然输血300cc,张沛然得救了。
    
     李医生的义举在张沛然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他暗暗发誓:用自己的后半生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半年后,张沛然身体康复,回到江津后,他开始践行诺言:每天下班后到人民医院蹲点,哪个病人需要帮助,就主动迎上去。“最先只是帮忙指路,慢慢发展成代为排队、缴费、找对应的医生。”
    
     记者见到张沛然时,他就背着一个黑色挎包,佝偻着背,穿梭在医院的各个窗口和科室。老人得意地说,这个挎包就是他的“百宝箱”,里面全是病人的病历本、化验单、发票、医保本等“宝贝”。“背着这些[i]"[/i]宝贝[i]"[/i],才能更快地帮助病人就诊。”
    
     几十年下来,张沛然的人脉越来越广。现在,不要说江津本地的医院,就是主城的几大医院,他也认识不少专家、教授,只要他带去的患者,总能很快找到对应的医生。
    
     “亲戚朋友”太多了
    
     12月3日下午1点40分,张沛然刚走进门诊大厅,就有几个病人家属围上来。一个感谢他帮忙办理了出院手续;一个询问自己父亲的阑尾炎手术时间;一个说儿子出院了,非得要他收下20个鸡蛋当“谢礼”。
    
     张沛然摆摆手,处理完问题后,手机又响起来。“我在大厅,你在几楼,我马上过来。”“你的化验结果我刚去取了,没什么大问题,放心放心!”
    
     “张老的[i]"[/i]亲戚朋友[i]"[/i]太多了!”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曾闽榕说,在张沛然80寿诞的时候,家人本预计了几十桌酒席,结果当天热闹非凡,足足加到了100多桌。来凑闹热的,大部分是他帮助过的患者。
    
     心在跳,就要做好事
    
     白天在医院忙碌,晚上,则成了张大爷煲“电话粥”的特定时间,他习惯给每一位患者打电话回访,或鼓励他们与病魔抗争。
    
     岁数一天天大了,走在医院走廊上,86岁的张沛然的背越来越弯,行动越来越慢。儿子张健加入了他的志愿服务行列,每天早晚开车到医院接送老父亲。
    
     张沛然说:“我不会退休,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做好事。” 
2楼:w我来了发布时间:2011-12-4 18:48:27
[em2][em2][em1][em1][em2][em2][em2]
3楼:游客发布时间:2011-12-4 20:22:38
真正用心做事的“义工”。让江津所谓的“义工群”带头人来学习下,踏踏实实的这才叫做好事。
4楼:冰山雪狼发布时间:2011-12-5 20: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