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穿越大圆洞
1楼:老黄牛发布时间:2011-8-26 17:39:18
8[size=4]月18日。正是酷热难当,气温高达42度的日子,在经历了天地人三界的千挠万阻之后,我们终于踏上了这一程。
我是讲究闲逸的人,不喜作苦行僧似的长途跋涉的山行,尤其中年发福以后,腿脚更其干贵,何况是在这么燥热的一个暑天。呆在空气固然浑浊的空调房里,吃西瓜吹凉风,何其悠哉游哉。晋代有名的阮籍算是一位暴走族,直要走到山崖无路处才大哭而回。我看他是去自讨无趣的,过于执着。当然,先贤的想法总是离奇,比如鲁迅《故事新编》里不食周粟的伯牙和叔齐,我们后辈也只是仰止,不必去深究。可疑的是阮籍似乎每每是乘车出游,一遇崇山当前,不通车马,大概就到了该哭的时候。他的出游不为脚累,真正是驴行,因此这临时起兴的哭声免不得要授人以菲薄之柄。不穷其境而刻意萧然,有作秀的嫌疑——晋人似乎好这一口。
所以,须是翻山越岭,疲筋劳骨亲身体验一把,这样的哭才能气定神闲痛哉快也。不去手脚并用地爬山,怎么能体会那一览众山的气韵,得山重水复的野趣?对山水的看法这一点上,我倒和毛泽东的思想暗合:无限风光在险峰。可惜,于驴行,我是久疏了战阵的,食肠日渐宽大,腿脚日渐孱弱,这次算是破了天荒,何况还是玩穿越之首秀。
要提这游兴的起因,大约又要嚼500字的舌,离题太远……无论如何,公路止于群山之下,舍舟车而就山道,跋涉已是势在必然。还在车里,将近之时就已先掬了断断续续的沁凉的山风,一扫闷热,清爽过瘾,惊叹为神来之笔。而当身在山林小道之间,清风啸林而来,习习地绕膝时,倒不觉得怎样的值钱了。阳光暴晒的地方还是闷热,树荫底下则凉爽异常,上山的路尽是陡坡石板,如密林间劈开的一条狭道,一路走一路歇一路喝水,仍是汗流浃背。好在放眼皆绿,路边山涧隐隐有清泉淙琤漱玉之声,心情倒是畅然的。大约一个小时,爬上了大圆洞瀑布顶端——山崖中间凿出来的一截栈道。由于久旱无雨,瀑布细流涓涓,不成瀑布的样子,但是落到瀑底深潭中的清音,悠悠送上来,伴着那万壑中的松涛,很值得一听。站在阴凉的栈道中,环顾瀑布三面皆是峻崖峭壁,其上镶嵌以葱绿蓊郁的乔木秀林,北面则视野辽阔,莽莽群山,尽披翠色,在碧空下熠熠生辉。这里直是一个偌大的绿的调色盘,葱绿的,黛绿的,深绿的,墨绿的,绿得发蓝的,极远处更有那仅剩得一抹透明的,自然之力把这一小片一大片的色彩统统调和起来,何处辉映,何处过渡,何处转折,起承转合无一不恰到好处,给远足者以最清丽而明媚的视觉——这又岂是不爱移步的阮籍们所能得见?
 
未命名1.jpg 
 
 
 
瀑布源于一道清浅见底的小溪,沿山谷蜿蜒而上。我们溯源一路寻去,爬了好半天路,又是一通大汗。这里人迹罕至,唯松林里蝉声嘈呱,并非诗意地联想到了山林的岑寂,但求它们能消停片刻也好,好在泉声淙淙,泉水清冽回甜,倒是悦耳悦心的。弯过一片陡峭光滑的山壁,茂林后边闪现出碧玉般明润的一块湖泊。没准备的乍一见到,我们禁不住欢叫起来。这就是有名的天鹅湖。我疑心这并非湖的原名,它应该是后来开发者们的巧构吧。当地有地名大岗的,有名月亮坝的,后面看见的中山水库当地人也叫它穿洞,而这大地名也仅叫作大圆洞,这么突兀地冒出诗情画意的湖名来,着实费解了。我想,乍来的人大概也同我们一样,惊讶于她的静谧和婀娜,惊讶于她的明丽和纯真,非得配她以相宜的称号。天鹅湖虽然俗,但于此清幽碧潭却也算恰当。谁的文章里有一句“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搬过来比照,似乎也很贴切,只是这水一溜儿翠碧,仿佛又更胜一筹了。我们欣喜之下,急忙找路亲水,游泳圈也早有人预备着了。可惜,这一汪碧水真正是原始,水汀尽是残枝断木沉在里头,岸边上淤泥没过脚踝,使意兴盎然的我们顿时无措……转念一想,临湖小憩也好,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那才真真值得怜惜吧。这时候,远处林梢间传来绵密的簌簌的风声,由远及近抹将过来,万杆霎时摇动,清风及身,心儿也仿佛为之一荡,接着,簌簌之声依次传响,向另一边远去了。这碧湖却依然静谧着,温润着,在山光底下,明丽如镜。
 
未命名2.jpg 
 
 
 
天色已经不早。日轮西沉,对岸林表平添了一层霞色,我们休憩的树林里突然起了肃穆阴凉之气——流连已久,我们动身折返,依依地告别了这藏于深山中的处子一般的湖。回来的路上,竟看见有晃着游泳圈的小孩跑过——看来执着也是好事。
山道旁,松林中的空地上,七手八脚搭起了我们的帐篷,兰铺开一张餐布,跪在上面分配着各式食物,孩子们用路上捡来的细竹竿挑着树干上吵闹的蝉……吃饱喝足之后,钻进帐篷,期盼着夜色来临,儿时的残梦——躺在帐篷里数星星,想着都挺美。然而,天边尚留有大片的晚霞的时候,我们却渐渐吃不消地表的湿气和冰冷了,后悔单单只备了帐篷,没有防潮垫,没有充气垫,更没有被子、睡袋,莫说孩子,大人夜里也会着凉。而且林间所见愈发幽暗,暗藏的恐惧感跳了出来了。无奈。我们只好重新收拢帐篷,几个人继续在晦明冷深的蛇兽出没的森林中郁郁而行。从此地到农家乐,我们是满揣着忧心和害怕,好在一切平安。嚯,农家乐的院坝里好不闹热,摆下七八张大圆桌子。游客,也许更多的还是长住客已经坐在农家美食旁甩开筷子开席了。
“快点来哟,开饭哟!”好心的食客纷纷招呼着我们。
我意兴索然,连声道谢:“吃过了,吃过了。”——在野地里吃过干粮了。我们讨了一间木板房的三人间,不算贵,挺清净整洁的环境,走上去木板咯噔咯噔响,夜里还能听到蝉声和蛙鸣。
一觉睡到清晨,重新神完气足。简单洗漱后,乘着日出前凉爽的晨风,我们继续踏上穿越之路。
一路沿陡峭的石板上山,之后是一路更漫长的石板路下山,一直在长草密林中穿行,太阳东上,照耀着那边山峦的群峰,这一边却依然清幽阴凉。但我们到底还是在未出大山之前,喝光了一瓶一升装的矿泉水,另一瓶则掉进了深不见底的山崖里。大约步行了两个钟头,穿过一条我唤它作蜻蜓谷的狭道,我们看到了大片的玉米地和附近的农舍——大圆洞竟是走过了,再往前已经是中山的地界。胡青牛住的地方叫蝴蝶谷,想来未必是有蝴蝶的,否则金庸先生应该提到。而这蜻蜓谷里则栖息着成百上千只蜻蜓,在熹微的朝阳的沐浴下,受了我们的搅扰,翩翩起翔,甚至停在我端着的相机上,停在我的手掌上,停在兰的发髻上,它们也许从未见过伤害它们,捏着翅膀往两边扯的人,它们真的不怕人。
 
未命名3.jpg 
 
 
 
大圆洞的山脚,一带莽林环绕着田园,一派绮丽纯净、恍然出世的气象,我又免不得要酸起来,冠它以世外田园之名了。其间有耕作的农夫,有汪汪叫追着我们的小狗,有欢叫的孩子们,有土墙黑瓦的农舍,有青青的秧苗,远处有连绵的山峦,近旁有摇曳的翠竹,仿佛无一是与尘世相关的。在湛蓝色的清朗的天底下,这所有的景象焕发着迷离的神光,我竟是出奇地迷醉着了,羡慕着了,痴恋着了。莫非,这难道不是一直在梦里寻觅的精神的琦境么?它当真真实地呈现在了眼前,你可以呼吸到那自然的清气,抚摸过柔软的青苗,聆听到松林的浅笑,清泉的缱绻。身周的一切,又恍惚虚幻而朦胧着,象捉摸不着的渺远的牧笛,象婀娜少女的含羞的流眄——我始终泛着迷糊。
 
未命名4.jpg 
 
 
 
接下来,我们又作了一件错误地决定,步行去中山古镇。久旱的中山连水库也干涸了一大截,起先还以为是条小溪。库底连淤泥也露出一大片,晒得裂开口子,一道道交错纵横,象受了体无完肤的鞭打。我们也在渐渐闷热起来的空气里忍受着口渴,无法接近水源取水,只好到农家家里讨口水吃。离山越远,太阳越高,我们所受的煎熬也越见大,孩子们有些受不了了,我不停地嘱咐多喝水,兰的高跟鞋——她就是这么爬过大山的——也终于瓦解,半道扔掉了,向一位好心的大妈讨了双拖鞋穿着。何况我们还迷了路了,在新修的公路上乱走。
好在一位也要去中山的老乡带领着我们,才得以脱厄。他的意思我们如果一直沿公路走,一天怕也到不了镇上。就是这样,我们也花了将近六个小时。到达镇上已经是下午一点半,吃过饭写了旅馆,跑到笋溪河里泡一会儿澡,精神似乎仍然不见恢复,夜晚游览古镇,因为是旧游,并未觉得新奇,吃了两块豆腐和糍粑。唯一可看的倒是古镇上空的点点的繁星和薄如轻烟的银河,这在光污染的城市里已经难以见到。明净而浩瀚的星空里,我和兰找着了北斗七星,像把带柄的大勺,可惜始终不能勘定牛郎和织女——银河两岸待渡的男女似乎难以数计。中山石桥过去,一座小庙里,红绸布写着有求必应四个大字,中央莲台上端坐着观音菩萨。尽管造像粗疏,陈设简陋,冲这“有求必应”,香火也是鼎旺。我正预备着推金山倒玉柱拜上一拜,一眼瞥见立柱上对联有一句“暮鼓晨钟敲醒世间名利客”。看来菩萨看透我等俗人的心思,先打了预防针,绝不会允诺的了,莫自讨无趣吧。
过后的几天,小腿一直酸痛着。穿越的乐趣,似乎悟到了一点:累并快乐着。[/size]
[ALIGN=right][COLOR=#000066][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1年08月26日 18时04分14秒 编辑过][/COLOR][/ALIGN]
2楼:任我行68发布时间:2011-8-26 21:05:25
3楼:付万荣发布时间:2011-8-26 21:47:12
4楼:一现天发布时间:2011-8-26 21:49:00
5楼:赵晓浩发布时间:2011-8-26 22:35:11
6楼:木子日月发布时间:2011-8-26 22:37:15
7楼:弯哥发布时间:2011-8-26 22:59:18
    你这个穿越啊也太不负责了啥。
   姑且不说你线路写清楚没有,就看你露营的行头哦,简直是置于险地啊。硬是穿起高跟鞋就去搞户外索。帐篷、头灯、广东蛇药(风油精)、长衣裤,好多东西都没准备呀。虽说大圆洞在江津么,没得大的活物,但是那个遭蛇咬了也要命啥。
   至于摄影技术么觉得天鹅湖那张怎么这么差啊!
    要注意啊,老兄!   
8楼:47937715发布时间:2011-8-26 23:09:26
9楼:老黄牛发布时间:2011-8-26 23:23:14
10楼:重齿的太阳发布时间:2011-8-27 3:07:12
11楼:lzp63636发布时间:2011-8-27 10:24:03
12楼:fuyun136发布时间:2011-8-27 10:48:53
以前去过  就是PP有点少  那里面的风景还是不错的   
13楼:预备役发布时间:2011-8-27 17:25:28
中山街下那条河不叫笋溪河。
[emm22][emm22][emm22]
14楼:jjyu8181发布时间:2011-8-27 18:59:22
15楼:江津老白干发布时间:2011-8-28 19:21:29
[quote][b]以下是引用 [u]fuyun136[/u] 在 [i]2011-8-27 10:48:53[/i] 的发言:[/b]
   以前去过  就是PP有点少  那里面的风景还是不错的   [/quote]
         [b][size=6][color=blue] 以前去过两次. 感觉没啥拍头 ![/color][/size][/b]
16楼:zh006发布时间:2011-9-13 21:33:50
LZ好文采,此地本人不只一次去过,好多感受与LZ一样,可惜表达不好。LZ可说写出了我的心声。赞一个[emm11]
17楼:江津山人发布时间:2011-9-14 11:20:41
18楼:江津老白干发布时间:2012-2-24 11:02:09
[quote][b]以下是引用 [u]弯哥[/u] 在 [i]2011-8-26 22:59:18[/i] 的发言:[/b]
       你这个穿越啊也太不负责了啥。
   姑且不说你线路写清楚没有,就看你露营的行头哦,简直是置于险地啊。硬是穿起高跟鞋就去搞户外索。帐篷、头灯、广东蛇药(风油精)、长衣裤,好多东西都没准备呀。虽说大圆洞在江津么,没得大的活物,但是那个遭蛇咬了也要命啥。
   至于摄影技术么觉得天鹅湖那张怎么这么差啊!
    要注意啊,老兄!   [/quote]
        [b][size=6][color=red]  怕毒蛇咬到人..........[/color][/size][/b]
19楼:雪花飘飘发布时间:2012-3-29 17:27:51
20楼:zhang1356发布时间:2012-4-17 14:44:49
怎么没有那些石刻啊   记得有一幅石刻是讲解大圆洞地名的由来的
21楼:一现天发布时间:2012-4-17 14:56:59
22楼:江津之声发布时间:2013-8-24 22:49:30
23楼:江津老白干发布时间:2013-8-25 5:17:47
[quote][b]以下是引用 [u]老黄牛[/u] 在 [i]2011-8-26 23:23:14[/i] 的发言:[/b]
   确实太业余,不能当指南看。就是一般的游记吧。
[/quote]
[b][size=5][color=red]    这张很不错. 是哪点哟  ?[/color][/size][/b]
 
 
老黄牛拍  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