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进三同是传统
1楼:击水遏飞舟发布时间:2011-3-10 8:54:38
重庆市让十万机关干部进乡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做法,我十分赞赏。其好处是机关干部可以更加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只有机关干部下田头,干农活,与农民同桌吃饭,与农民同屋居住,耳闻目睹,亲身体验后,才知道农民的苦与累,困难与窘境。有了这样的体会,就能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群众上门办事就会少些冷漠,多些热情,少些懈怠,多些雷厉风行。 当今,一些机关干部对待群众,本来是举手之劳的事,却是拖拖拉拉害得群众跑来跑去。当我看到城管把菜农的菜丢掉用脚踩,把瓜农的西瓜砸碎时,我就会想,假如让这些城管种几年地,体验了种田的辛苦,他们还会这样做吗?如今干部和群众的矛盾日益加深,就是机关干部脱离了群众,远离了实际,这就难怪群众会讽刺我们的机关干部:“五六十年代同吃住,摸得到脚;七八十年代上广播,听得到声;九十年代坐小车,看得到烟;现在只能在电视上瞧到影。”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让机关干部跑基层,到农村,和群众打成一片,让他们感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如今是久违了。正因为久违了,重庆机关干部“三同”的做法才值得推广。当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去乡下看一看,吃几餐饭,住几个晚上,那和乡村旅游有什么区别?这就要制订一个强硬措施,让机关干部潜下身子在乡村,“打持久战”,真正和农民打成一片;同时,对那些不深入群众,怕苦怕累的干部,不但要批评教育,造成不好影响的还要严肃处理。这样,政府和群众就会多了沟通,少了摩擦;这样,才能真正让下基层干部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和贴心人,才能更好地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使乡村社会更加和谐
2楼:迁翻さ依然发布时间:2011-3-10 15:26:09
3楼:飞扬2011发布时间:2011-3-10 15: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