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转帖]对江津高校发展的思考
1楼:jjsherman发布时间:2010-8-9 16:55:06
(偶然发现了这篇去年的文章,转贴了最后两部分。总体感觉在引进高校的问题上,思路逐渐清晰了。当然,一厢情愿也是没用的。现在的大环境对规模比较小的民办高校有很多不利因素,希望江津境内的高校能有个好的发展吧……文中江津职业学院已经改名为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唉,看来江津的牌子还是不够响啊)
四、与四个区域性中心城市高校发展的差距比较
      在重庆市2006年12月确定的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到目前为止,只有黔江区没有入驻高校外,其余5个区都设立了高校。我区自2006年以来,抓高校的引进和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前所未所的突破。但当我们把江津置于同样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永川、合川、万州、涪陵四个区高校发展中比较,差距甚远。
 
差距一:高校数量目前排名第四
      从全市2009年具备招生资格的52所高校看,分布在主城区33所,占63.5%,分布在5个区19所,占36.5%,其中:永川区6所,合川区5所,万州区4所,江津区2所(其中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江津校区实际并无独立招生资格),涪陵区2所。我区2009年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数量与涪陵区并排末尾。
 
差距二:高校学历层次目前最低
      在全市2009年52所招生高校中,[b]我区两所高校均为民办高等职业学院,学历层次比普通专科略低[/b]。永川、万州、涪陵三个区均有一所本科以上学历的学院。合川区更具实力,7所高校中(不含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合川校区),就有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等4所具备本(专)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占全市7所独立学院的57.1%。
 
差距三:高校规模目前依然最小
      按五个区中正常投入使用的高校规模看,我区规模属目前最小。从占地规模看,截止目前,我区基本完成建设投入使用的江津职业学院和交通职业学院占地面积1482亩,永川区6所高校占地面积5881亩,合川区7所高校5580亩,万州区4所高校3840亩,涪陵区2所高校2380亩;[b]从目前在校生人数看,我区正招生的两所高校学生不足1000人[/b],永川区6.66万人,合川区4.5万人,万州区4.25万人,涪陵区1.8万人。
五、科学规划发展高校的建议
      工业化是推进城市建设、加快融入主城的首选途径,而引进和发展高校发展,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还能达到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档次的目的。地处江津北部紧邻重庆主城的双福新区,通过近6年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正以昂扬的姿态步入融入主城的轨道,向东北方向拓展的工业园已和九龙坡的巴福镇、石板镇和走马镇连接,充当着江津整体融入主城的排头兵。
 
      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b]今后高校的引进和发展不应继续落户双福新区[/b]。一是对江津主城区的贡献不大。双福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受到重庆主城区的幅射,其人口和中高档以上的消费正向主城集聚,近年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是低速增长,至今仍无一家限上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二是不利于充分发挥双福新区“黄金宝地”的土地产出效应最大化。双福新区高校的引进,使其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使土地价值的升值空间越来越大,引进和发展高校不应再是双福的选择。三是与紧临重庆主城的产业规划布局不相符合。双福新区产业规划的重点是发展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与九龙坡西部新城共同建设以信息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当前,应以现有高校的发展为契机,大力培育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江津融入重庆主城不仅是双福新区的融入,更应该是江津城市的整体融入,成为重庆市的卫星城区。加快实现这个目标,引进和发展高校还应与全区产业规划布局、城市建设框架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新的定位、谋划新的思路、落实新的举措。
 
(一)重新审视江津发展高校的突出优势
      一个地区要让高校入住,除了应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完备的产业发展支撑、优美的城市建设风貌等最起码的条件外,科学的城市空间拓展规划、便捷齐全的交通网络体系和风正劲足、心齐气顺的干事创业队伍,对于高校的入住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双福新区之所以能在2007年就顺利的引进高校的进驻,正是符合了上述的条件,才倍受企业家们投资兴办高校的青睐,三年内就成功引进了4所高校、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如今的江津,发展势头更是锐不挡,吸引高校入驻的优势更加突出。
 
      一是江津的城市发展规划起点高、规模大,创造了高校入驻的广阔空间。2008年7月30日,经市政府批准《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确定的城市架构为“一主一副一组团”,即几江-德感主中心(一江两岸)、双福副中心、支坪组团,清晰勾划了江津区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的宏伟蓝图。城区规划用地面积到2012年将达到42.75平方公里,其中几江片区为8.3平方公里,德感片区为18.75平方公里,双福副中心为15.7平方公里,到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68平方公里,其中几江片区为8.3平方公里,德感片区为32.8平方公里,双福副中心为24.4平方公里,支坪组团为2.5平方公里。规划既立足近期,更着眼长远,既有区域版块的宏观性,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b]全区能够提供高校入驻的选址范围不仅有双福,北部新区的德感、几江中心和支坪组团也具备条件[/b]。
 
      二是半小时江津优势得以凸显,整体融入主城不再是梦。江津与重庆主城仅为一江之隔,长江天堑上将在三至五年内再次架起两座腾飞之桥——中渡街长江大桥和粉房湾大桥。其中粉房湾大桥长江大桥及引道工程已完成国家层面的全部审批手续,今年就将动工修建。一直以来无高速公路的交通瓶颈制约已经打破,在建的外环和渝泸两条高速江津段73公里年底有望实现建成通车。这将迅速推进我区与重庆都市区西部地区融为一体,完成江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任务将得以提前,江津融入主城指日可待。
 
(二)从江津整体融入主城的角度科学规划高校发展
      江津高校的发展在双福新区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巨大变化,双福在工业园区和高校发展的双轮驱动下,与主城融为一体的速度日益加快。为了有力推进《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实施,使“一主一副一组团”的城市框架的搭建早日初具模型。因此,下一步引进和发展高校,应将如何更有利于加快江津整体融入主城作为规划建设的立足点,科学合理的确定高校发展区域,以充分发挥高校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重点应摆在北部新城规划建设带和几江街道仙池片区。
 
      一是立足北部新城建设的高起点,科学规划高校,促进和加快主城向北拓展。把正在修建的西江大道、即将启建的粉房湾大桥和明年动工的中渡街大桥,作为几江、德感(主城中心)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向北部双福新区、九龙坡区西彭镇加快拓展最关键的基础设施工程,将德感街道的中渡社区居委会和陡石村规划确定为高校发展区域,抓紧完善城市相应配套设施,营造引进和发展高校的良好条件,确保高校能在规划区域入驻。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的城区加速发展,早日与双福新区和九龙坡西部地区形成具有较大辐射和影响力的城市群,有力的推动城乡统筹的进程。
 
      [b]二是坚持高校近靠城区发展的原则,把发展高校作为繁荣几江主城和带动支坪组团发展的重要手段。[/b]重庆外环高速途经双福、几江、支坪、珞璜等镇街,即将于年底建成通车。处于几江街道后花园的仙池片和相邻的先锋镇、支坪街道,紧邻几江主城,发展高校占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外环高速在仙池下道距离几江主城区仅约6公里,土地地貌相对平坦。在此处规划发展高校,将迅速幅射到高牙、双碑等村,几江主城区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人口的聚集功能、城市的文化魅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将有力拉动支坪组团的快速发展,加快与几江东部新城的联接。
2楼:jjyu8181发布时间:2010-8-9 17:38:03
3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8-9 19:24:19
上周听重庆交通大学的一个前任领导说,把交大引进江津如同把清华大学引进到重庆,难度可想而知,还说现在交大的老师很有意见,不该来双福,一是路程远,从南岸七公里座车要55分钟,不方便。另外这位可爱的老师还说,这个暑期学校领导很重视目前在双福校区的建设,加班加点完成学校建设,争取开学本科生全部到双福上学。
江津把交大引进来还是不容易的,望继续努力,把重大,西大,北大都搞过来最好,而且不要在双福,应安置在几江城里面最好,哈哈。。。。。。
4楼:飞扬发布时间:2010-8-9 19:56:01
5楼:heyutang发布时间:2010-8-9 21:54:40
6楼:jjsherman发布时间:2010-8-9 21:58:18
的确,在目前的情况下,江津还没什么资本去和引进的高校讨价还价,只能尽量满足高校的要求。所以,有想法固然不错,但很多事情也是没办法呀。看看交大的位置,实在有些无语……
7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8-9 23:04:46
09年还在交大上学那会儿,真高兴,唐校长说学校要在双福建校区, 结果毕业后回去发现,怎么选址那么偏远啊,离双福镇不知道好几公里,都挨着九龙坡区巴福去了。。。唉   爱也交大,恨也交大,爱也江津,恨也江津!  
8楼:高瀑发布时间:2010-8-9 23:08:46
9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8-10 6:50:00
数字上显示涪陵有2所高校   但是涪陵人民心目中只有1所-----长江师范学院
合川永川五六所,说实话都是些专科或者分校,不抵涪陵的一所
10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8-10 14:06:39
永川有个文理学院,还有很多高职,听参加高考的学生们讲,这些统称为垃圾学校,都是迫不得已才到那里读书,考二百多分的也可去读,真的学来没有多少用
11楼:神泣发布时间:2010-8-10 14:32:03
12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8-10 21:13:19
13楼:heyutang发布时间:2010-8-10 23:37:32
[quote][b]以下是引用 [u]游客[/u] 在 [i]2010-8-10 21:13:19[/i] 的发言:[/b]
   当时就不该让卫校搬走[/quote][emm8]
14楼:巴到烫发布时间:2010-8-11 22:42:05
15楼:wxfxl123发布时间:2010-8-12 17:42:15
中风后遗证的治疗
 [url=http://bbs.e47.cn/forum_view.asp?view_id=68305]http://bbs.e47.cn/forum_view.asp?view_id=68305[/url]
16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8-12 20:19:08
17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8-12 20:21:04
  
16楼,放你妈的屁,不晓得就不要乱吼 
18楼:一现天发布时间:2010-8-12 23:11:06
19楼:津江平民部落发布时间:2010-8-13 9:31:19
就算江津人民每人再贡献一亩良田熟土(江津人民还有那么多良田熟土没有?)能引进好多所好的大学吗?真的引进了好的大学后,江津人民就吃穿不愁?丰衣足食吗?天上会给江津人民掉陷饼吗?忍辱负重的江津人民,在区委、区政府不断调整、变更、翻新的伟大规划正确指引下前进吧!宏伟切蓝图、美好生活就在眼前!
20楼:wxfxl123发布时间:2010-8-13 10:23:10
[size=5]中风后遗证
[/size] [url=http://bbs.e47.cn/forum_view.asp?view_id=65512]http://bbs.e47.cn/forum_view.asp?view_id=65512[/url]
21楼:summer2010发布时间:2010-8-14 19: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