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转帖]重庆户籍改革启动 两年内338万农村人变城里人
1楼:忠诚卫士发布时间:2010-8-3 9:45:47
转身成为城里人,进城后能享受什么政策,又用什么来保障自己呢?
在昨天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刘学普说,按照充分保障农民利益和充分考虑城镇承受能力的原则,针对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三件衣服”和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五件衣服”,为农民转户进城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概括起来就是“335”,即:3年过渡、3项保留和5项纳入,确保转户居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
[b]3年过渡[/b]
[b]转为城里人后3年内[/b]
[b]宅基地承包地均可保留[/b]
政府为农村居民转户后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处置,设定了3年过渡期,允许转户居民最长3年内继续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使用权及收益权。
这样的制度安排,一是有利于减少社会震荡,促进农民转户进城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消除农民转户的后顾之忧,避免把转户农民推向无地、无房、无业的“三无”行列。二是为实现转户居民“三大保障”与“五大保障”的置换腾出时间,这个置换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三是确保城乡居民身份的平稳过渡。
在3年过渡期内,转户居民享有自由选择权,可错位错时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既可以全部退出,也可以部分退出;既可以保留收益权和经营权,也可以保留收益权、流转经营权;既可以个人转户,也可以整户转户。对转户居民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的,参照同时期区县征地政策对农村住房及其构附着物给予一次性补偿,并参照地票价款政策一次性给予宅基地使用权补偿及购房补助,今后征地时不再享有补偿权利。
对自愿退出承包地的,按本轮土地承包期内剩余年限和同类土地的平均流转收益给予补偿。对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房的补偿由农村土地整治机构或国有土地储备机构实施。
刘学普说,设立3年农村土地退出过渡期的制度安排,是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创新和突破,避免了在农民问题上“急转身”,真正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减少社会震荡。既有利于农民转户进城后的发展,又有利于耕地集约经营、防止撂荒,符合工业化、城镇化的渐进过程。
[b]3项保留[/b]
[b]集体林权自主决定去留[/b]
[b]继续享受各项农村补贴[/b]
此次户改中还设置了农村权益的3项保留。
一是保留林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林权已经确认到户,不要求退出,转户居民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流转或自主经营。
二是保留计划生育政策,农转非人员在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后5年内,继续执行原户籍地生育政策,享受农村计生奖励扶助及特别扶助政策。
三是保留农村各项补贴,农民目前享受的农村种粮直补、农机具补贴等与土地相结合的惠农政策,在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经营权之前继续保留。
[b]5项纳入[/b]
[b]养老教育就业住房医疗[/b]
[b]与城镇居民享同等待遇[/b]
居民转户后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纳入城镇保障体系,实现转户进城后“五件衣服”一步到位,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
[b]教育:[/b]
[b]子女与城镇学生同等待遇[/b]
对转户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就读,享受与现有城镇学生的同等待遇,改变了目前农民工子女只能在全市600多所指定学校就读的状况。各级政府要按照户籍制度改革转移人口目标和重点接受农民工转户的区域,科学规划城乡学校布局。
[b]就业:[/b]
[b]有望享受免费技能培训[/b]
劳动年龄段的转户居民属于城镇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范围的,可以享受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其在城市稳定就业;自主创业享受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就业困难人员还享受“一对一”的就业帮扶,以及公益性岗位的托底安置政策,确定“壮有业”。
[b]住房:[/b]
[b]可申请公租房或廉租房[/b]
一方面,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的转户居民,可以获得相当于征地标准的住房及其构附着物补偿、宅基地使用权补偿及购房补助;另一方面,转户居民可申请城市公共租赁房,条件成熟时,可以转为购买。同时,鼓励转户居民购买普通商品房,符合条件的纳入廉租住房保障。
[b]医疗:[/b]
[b]可参加城镇职工医保[/b]
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均可参加报销范围和标准都高于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同时,转户农民也可以选择继续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农转非人员及其子女和低收入人群在市内居住地享有国家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
[b]社保:[/b]
[b]可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b]
在养老保障上,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均可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具体分三种情况,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和已经失去土地的,可参加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享受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优惠政策,这类政策缴费低、待遇高,市财政还有专项补贴;未退出宅基地的,有用人单位的,由单位统一组织参保并按规定缴费,没有用人单位的,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缴费;没有条件参加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符合条件的转户居民纳入城市低保范围。
[b]户籍改革方案[/b]
[b]是如何出台的[/b]
[b]历时半年,发放问卷5.1万份,经过30余稿修改[/b]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非常慎重,经过多次研究的重大问题。”昨天上午,市长黄奇帆在谈到重庆市率先在全国启动户籍制度改革时表示,由于并无前车可鉴,重庆这次的户改,经历了深入调研、集中起草、征求意见等多个步骤,并且专门成立了户籍改革领导小组。
历时半年,通过发放5.1万份问卷……这份《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万众瞩目中终于出炉了。
[b]17个部门牵头研究户改[/b]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根据中央要求,年初以来,按照薄书记的指示,我市成立了由黄奇帆市长任组长的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明确由市公安局、市发改委牵头,统筹协调市人力社保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农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开展户籍制度改革的研究。
[b]历时半年形成《意见》[/b]
要搞好户籍制度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对这项改革调查摸底,倾听这项政策享受人群的声音。
刘学普说,今年以来,我市先后派出了3个考察组赴北京、上海、广东、成都等7省市考察学习户籍改革的经验做法;分别召开专家学者、区县政府、乡镇基层干部、农民工、大中专学生5个层面的13个座谈会;组织开展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工抽样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1万份,并选择了40多户农民工进行一对一的座谈,完成了重点转户群体等50种数据报表的采集统计工作。
为了集思广益,从今年2月3日起,我市成立了由发改委、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意见》起草攻坚小组、认真研究、反复磋商,经过30余稿的修改,最终形成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农村土地退出和利用、户口迁移、社会保障三个核心配套办法。
同时,市政府办公厅先后两次征求40个区县政府的意见,并根据区县意见对重点转户群体、改革风险、成本评估及政策设计等进行了反复论证和调整。
[b]决策过程每步都慎重[/b]
刘学普说,《意见》的每一步决策,都堪称慎之又慎。
《意见》形成后,由于户籍制度改革关系重大,为了确保我市户籍制度改革总体思路和政策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在形成了思路后,《意见》起草小组到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汇报了我市户籍制度改革基本思路,得到了有关部委的肯定。
二是市委、市政府反复认真研究。《意见》形成后,先后5次提交户籍改革领导小组会、3次市长办公会、2次市委常委会议审议,并在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期间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并作出了重要指示。7月12日,市政府第75次常务会最后审议并通过了《意见》以及户口迁移、农村土地退出和利用、社会保障3个改革的配套方案。
三是纳入三届七次全委会决定。市委三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将户籍制度改革作为10大民生问题之一,纳入了全市近期要推进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政策,将有利推动改革的实施。
本版稿件由记者 王渝凤采写
2楼:heyutang发布时间:2010-8-3 10:30:45
3楼:jjyu8181发布时间:2010-8-3 11:32:18
[emm4][emm4]
现在当农村人可是好哇
农村户口不能丢!
4楼:农村人发布时间:2010-8-3 12:47:20
[emm1]   进城豆是不安逸,啥子JB都要钱!在农村我10元可以过一月,在城市10元吃顿好点的早饭就没有啦![emm1]
5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8-3 13:20:16
6楼:醉梵尘发布时间:2010-8-3 15:30:30
意见、说的是好,考虑也全面,就是不知道到下面,这些区政府、乡镇府去办理的时候,能不能按照上面的要求,百分之百的切实落实到我们农民身上?  这些事情落实到我们老百姓身上的时候,不知到相关管理部门已经打了多少折扣啦!!
[ALIGN=right][COLOR=#000066][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0年08月03日 15时33分45秒 编辑过][/COLOR][/ALIGN]
7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9-13 19: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