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转帖]下访必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1楼:柠檬的味道发布时间:2010-7-21 16:42:14
[align=center]    [size=3] 下访必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size][/align][align=center] [/align]      日前,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专题研究了民生工作,决定在本届市委任期中,深入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规定区县党政领导干部每人每年要下访12次以上,各级机关干部每年至少7天、新招录公务员和新提任领导干部至少30天“三进三同”。(7月8日《重庆晚报》)
干部下访群众,对促进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干群关系融洽方面能取得多重效果。密切联系群众,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深入调查研究,为群众多办实事,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和倡导的优良作风和工作法宝。
但现在,一些干部工作作风虚浮,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怕下访基层,怕面对群众,沉湎于在办公室“一杯清茶一支烟,一张报纸大半天”,既使下访也是应付差事,走马观花,似“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有的不管进村到户,总是坐在车里“体”民情,隔着车窗“看”基层,遇到困难和问题,绕着走,不敢、不愿接触矛盾,设法回避矛盾。
由于下基层的时间少,对基层的情况了解不多,不少干部不但没有在感情上与群众融合,听不懂群众的话,更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导致基层工作经验缺乏,工作计划与决策脱离基层实际,而且一旦遇到突发性的群体性事件,往往也会措手无策。
下访的目的在于方便群众,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不在求真务实上做文章,而是热衷于花样翻新、哗众取宠,这样的下访不过是场“政治秀”,名曰“下访”,实则“扰民”。既体察不到真实民情、民意,更达不到帮助指导基层工作,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效果,而且劳民伤财,激发民怨,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改善民生不能坐在办公室,不能停留在文件上,不能空喊口号,只有真正走进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接触,才能真正体察民情、体味民心、体验民怨,才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真正解决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也只有这样亲密接触人民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真正和群众建立融洽的鱼水关系。
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群众给的,老百姓永远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我们共产党人和全体干部都应当牢牢记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我们的一切行为都要接受人民的评价与检验。重庆市深入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 这项制度定得好,但更要长久坚持,持之以恒。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下基层不能靠强制命令,制度规定得再刚性,如果干部不带着真心去,而只是为了应付,那这项制度就没有意义了。干部下基层必须是一种自觉、习惯的行为,带着一颗为民之心。只有心贴群众,情系群众,才能真正沉得下,融得进,真心实意关心群众的生活困难,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 真正把党的温暖送下去,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楼:柠檬的味道发布时间:2010-7-21 16:48:26
3楼:jjyu8181发布时间:2010-7-21 17:55:08
4楼:heyutang发布时间:2010-7-21 18:54:03
5楼:heyutang发布时间:2010-7-21 18: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