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原创]中国模式下的创新
1楼:lpjmon发布时间:2010-6-3 1:11:51
 
 
[size=4][/size] 
[size=4]中国模式下的创新是怎么回事呢。[/size]
[size=4]      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我们传统的人海战术。用大量的创新来做实验,然后,采用超高的淘汰率进行筛选,最后剩下的就是最好的。于是,我们的政府开始宣传,好~你牛好吗·你是最好的。OK,但是他永远都不会提背后有千千万万的失败。我们还为这样的事情找了一个非常好的名词,叫做“白炼成钢”。[/size]
[size=4]      乍一看来,没有错啊,这样是正确的方法啊,成功的确是靠无数次失败堆累起来的啊,难道凭空就能得到成功吗?[/size]
[size=4]可是我想说的是,不是说我们创新有错,问题出在我们怎么样去对待这个创新。从各种新闻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各种各样的创新层出不穷,但是有多少是经过认真调研,认真思考后拿出来的,他们到底有多少实用性?[/size]
[size=4]      另外,还有很多本身已经很好的东西,现阶段没有必要去创新的东西,有人也使劲往上“创”。典型的例子如沪杭之间传建磁悬浮列车的消息。为了缩短3分钟的时间搞“创新”,投资几百个亿,这个值得吗?[/size]
[size=4]       可能很多当事人根本就没考虑过这样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关系到自己的政绩,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只要项目上了,就能名正言顺的大踏步上位了。留下的,却是群众多少年都无法消化的恶果。因此,面对当下的中国才有如此多的拍脑袋决定的事情,值得我们警惕。更值得我们深思,我们需要的不是朝令夕改的创新,我们需要的是形成一个相对稳定,有固定可操作模式的制度或者方式,并在全力做好,做完善此事的基层上,再谈创新。要一步一步的把基础打牢靠。[/size]
[size=4]      古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菜做的好不好吃,各种调料和火候是关键。多一分太过,少一分则不足。中国人本身对菜的研究是很透彻的,吃一顿饭也用不着吃那么多的菜,吃不下浪费,况且,做的多了,菜的质量也没办法保证。所以,用心把几样下饭的小菜做好,做的可口啦,一顿饭也就吃的快快乐乐了。[/size]
[size=4][/size] 
[size=4][/size] 
[size=4]附:      [/size]
[size=4]       前两天,突然看到了网上疯传,南京市要求企业为员工至少涨6%的工资,说是要切实提高劳动待遇。我们一看,哎呀,那个欢喜啊。可是,我们注意到这个文件的基础没有?南京市你凭什么要让企业给员工加工资?企业的利润增加了吗?或者说我们的政府减税了吗?再或者,我们的员工集体提出加薪抗议了吗?[/size]
[size=4]        我们的政府从很多年前就开始提改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什么?投资环境简单来讲,无非就是税赋、政策及配套。[/size]
[size=4]企业是天生逐利的,谁的环境好,他就会移向哪里。当前的形式下,各种企业(不包括大国企)生存本来就很难了,在他们还没有来得及走出困境的时候,突然要求他们给员工加工资,而政府这税收等方面又没有一点优惠,这对企业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最后最坏的结果就是企业卷铺盖走人,留下一堆烂摊子给当地政府。[/size]
[size=4]         因此,我希望哪些拍脑袋做决定政府仔细想想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要为了迎合而作这些伤及根本的事情,真正改善我们工人工资水平的办法除了行政强制手段外,还有更多更好的办法。轻摇薄赋、藏富于民才能真正的解决好问题。[/size]
2楼:jjyu8181发布时间:2010-6-3 13:23:49
3楼:47937715发布时间:2010-6-3 2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