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赛场公开选马之我见------小议江津区公开选拔正处干部
1楼:fumaoyun.2007发布时间:2010-3-26 11:19:22
    3月20日,江津区委举行了公开选拔正处后备干部的赛场赛马。(见22日江津日报)。155位考官对125名拟任正处的后备干部进行现场赛马,公开考核。行不行由考官团队说了算。这在江津好像还是第一次。这个头开得好啊。其意义不容低估。是对传统的干部生成模式的一大反思。一种扬弃。
    毛主席他老人家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千古真理。干部既然是决定的因素,那么,是否可以这样推论:只有在干部生成模式、管理机制上公平、正义了,干部们首先身体力行了。温总理在两代会上提出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愿景才能真正实现。只有公平、公正的制度才能让人民免于掠夺和恐惧,才能让公心、正义和敬畏生命成为普遍的价值观。
    笔者历来认为:一个区域、部门,发展的好不好,关键在一把手,在当家人。江津正处于一个大发展高潮期,一把手要操舵弄潮,担当一方,其无德不足以凝众,没胆不敢以弄潮,才乏难以操舵。于是就只好在港湾呆着,打打麻将、斗斗地主,经营个“烧饼店”,用余光瞟着“越己”、“违己”的伙计们,时不时地“点拨”他们,甚而“该伸手时就伸手,昏昏暗暗闯九州”,“风花雪月等闲度,哪管民众疾苦声”。试想,其治下的居民能有好日子过吗?其治下的区域、部门还谈得上发展吗?笔者曾说过:中国村、乡、县、市、省,各职能部门加上大、中小企业的一把手,总计起来不下千万。如有千分之一如吴仁宝。则中国的GDP应是目前全世界GDP总量的8倍。
    固,一把手的选拔问题,是江津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这一问题上,区委所进行的这次尝试、探索,但愿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不是作秀。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变革传统的干部生成模式。诚然,在探索中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到底还是走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呢?如何迈?想来已有谋划。但笔者还是不揣冒昧,试提以下管见:
一、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专门的研究学者,形成制度。用严密的制度来固化保证。从候选人的考察、筛选、提出,考评时间的规定,考官团的组成,命题方式及其原则等,都要形成系统的标准和程序。
二、 不断完善干部生成模式的可操作性。中国的很多法规,制度。在执行中往往遇到尴尬。很大原因是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当然还有其他的重要原因)。
三、 在赛马公考时:
1、 会场适当吸收民众代表观摩,媒体采访,事后在电视或网络上公开以听取民意。充分地阳光。
2、 考官团打分立应立即公开。可参考央视青歌赛方法。
3、 考题应依据拟任岗位、地区特点、必备综合科目等来设计。可分必答和抢答,抢答题不必太难,(应以必备综合科目为主),主要考其应变能力、语言交际、知识储备。
4、 开考前的试题、命题人员、考官团成员须严格保密。这一点极为重要,须得有铁的纪律来保证。
    至于人才选拔的标准、具体内容等,则非在下一小老百姓所能言了。
    几度东风桃花红,一夜春雨柳枝青。江津的春天来了,我嗅到了春的气息。 
    
2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3-26 16:25:59
3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3-27 8:12:40
选出真正有能力有公心为江津发展出力为江津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干部是好事!我遗憾的是“津江平民部落”的帖子《华贵沁园春的房你敢买敢住吗?》先是变成《东部新城某小区的房你敢买敢住吗?》到现在全部消失彻底被“和谐”,我一直在关注,好象“津江平民部落”的所有帖子都有点刺,或能有人不大喜欢,但我认为《江津论坛》不该这样做,真理愈辩愈明嘛!既为“论坛”就应该承认和许可别人“论”的权利!如此,《江津论坛》究竟是真正的“论坛”,还是某些利益集团的宣传平台就值得商磋了!
4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3-27 22:29:17
这个看分数在前面的人,是不是提拨了,就知道王银峰是不是提政治秀。
5楼:洋帆发布时间:2010-3-28 8:58:40
一夜春雨柳枝青。江津的春天来了,我嗅到了春的气息。[em2]
6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3-28 22:16:54
毛主席他老人家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7楼:47937715发布时间:2010-3-30 17:44:28
8楼:婧若止水发布时间:2010-3-30 21:05:57
顶啊,真是好贴。。学习过了,说真的,这届的领导班子也为江津带来了新的春天,特别是整个规划上面。
9楼:yufeixinyun发布时间:2010-3-31 14:05:20
10楼:yufeixinyun发布时间:2010-3-31 14:05:47
11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3-31 17:01:33
8楼好像也是一名年轻干部吧,比较关注干部问题,发了好几篇博文,谈的是选人、用人的有关标准,其中很多是官场现在高唱的、宣示的。其实,在三国时的诸葛亮就有过《识才七法》之论,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做,怎样践行的问题。中央的政策还是不错的,关键是很多没法落实。
12楼:创意三维发布时间:2010-4-1 14: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