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王银峰坐客新华网:外环时代 江津吹响发展冲锋号
1楼:海军准将发布时间:2010-1-19 1:16:01
[quote]
    聚民情、传民意,建言献策,2010年1月19日,备受重庆市民关注的重庆两会拉开帷幕,两会期间为畅通阔达民意渠道,新华网推出《代表专访》系列访谈特别栏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重庆市人大代表、中共江津区委书记王银峰做客新华网《重庆两会会客厅》。
[/quote]

[size=3][color=red][b]视频播放:[/b][/color][/size]
[wmv]mms://video.xinhua023.com/video/2010-1-18.wmv[/wmv]
   主持人:网民朋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新华网两会专访栏目。今天做客我们直播间的是重庆市人大代表王银峰。王书记欢迎您。
王银峰: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薄书记提出2010年是重庆市城市建设的发力年,那么江津撤市建区已经有三年了,那你们在城市建设上有没有一些体会和想法以及工作亮点给我们介绍一下?
王银峰:应该说重庆直辖十年后,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城市建设上发力,江津是2006年底根据国务院的指示撤市建区。江津过去是一个县级市,市委市政府提出要让江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我们当时就在想,首先讲县级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区域性中心城市?那么一个县级市到了区域性中心城市有没有质的变化?我们上下通过研究觉得确有变化。第一条什么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呢,按目前中国的标准和世界的标准看,区域性中心城市应该在城市人口在50万人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应该在50平方公里以上,也就是说进入国际上公认的“大城市”的概念。世界上公认10万以下就是小城市,10-20万是中等城市,50万以上属于大城市。那么正因为如此,过去我们县级市的概念一般指的中等城市或者小城市的概念,我们现在一般的县级市或者县城的标准就是20万人。
主持人:江津目前有多少城市人口呢?
王银峰:江津现在是30万城市人口。那么江津要变成区域性中心城市还有一段路要走,那么市委市政府提出江津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那么由县级市变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就有一个规划的调整,所以我们在2006-2007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过去的县级市的规划进行了调整。就是所谓我们现在2007年版的城市规划,我们现在的想法就是第一个从过去县级市的概念走向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概念,那么就是第一个从面积上要有所扩大,从过去3、40平方公里扩大到60-70平方公里。第二个方面就是从过去城市的分散,因为过去在重庆这个范围,在江津这个范围,因为自然环境条件影响,比较分散。分散的城市或者组团的城市布局某种程度上应该说是好的,但是如果过于分散对城市发展有影响,所以我们进行了调整。
2007年后我们江津进行了规划上的调整,形成现在的一个调整方案,这张图可以给我们各位网友看,我们当时讲的第一个概念就是江津要走向重庆,就是要融入主城。因为过去江津离重庆,当时重庆市设立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时候,每个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在考虑我们如何吸引别人、辐射别人。作为渝西地区,永川是一个大地区概念,所以作为渝西地区的中心理所当然是永川,那么江津和合川就有点被动,江津以前提出在渝川黔结合部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但是运作起来就有很大的困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跟地理位置关系密切,比如昆山是江苏省的一个边远城市,边远县,但是他离上海很近,他离上海半小时,那么昆山这几年的发展有是很大的发展。如果是靠近江苏省的一个边远城市,边就想到远,远就想到穷。所以我们提出江津融入重庆主城,和“半小时江津”的发展思路,我们调整这个思路过后,这些年经济发展比较快。
第二个我们想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就应该研究城市的吸引和辐射。城市的吸引和辐射来源于什么?来源于产业。大家都知道过去江津工业在重庆市算比较好的,但是仔细分析起来,与沿海地区比又有很大的差距。沿海地区的全国百强县市大概每年都有100-200家甚至300家规模以上企业出现。而我们这样一个县级市,当时几十年下来合计都没有上百家,所以基础十分薄弱。也就是说要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必须加快力度,加快产业化。
所以这三年我们就照着这个路子在走:第一,城市向重庆方向,融入重庆,与重庆有关系,对外的宣传上就是半小时江津。大家觉得重庆离江津很近。因为市场经济情况下大家看得出来谁的环境好,谁的经济概念好,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三年加大力度发展,这三年我们从2006年我们GDP只有146个亿,我们2009年底达到了253个亿,三年将近翻了一番,我们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6.7%,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去年金融危机我们仍然有16%的增长速度。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的工业,我们的工业2006年的时候规模以上工业只有114家,我们去年达到了260多家,也翻了一番多,规模以上工业过去只有114个亿,我们增加到320个亿。也就是说这个数字离我们的要求虽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总体发展向好的方向。
比如我们当时提出千亿工业强区,我们也算过,为什么要说千亿?我们算了一下,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概念实际上是面对全国和世界的区域中心城市是一个概念。比如全国哪个省里面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我们大概看了一下,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观念就是一要在这个省里面在一个地域有一定吸引力和辐射力,第二要有一定代表性。我们旁边的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广安,他在四川省的地位还达不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标准。比如南充既是一个地级市又是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那么我们在想江津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级别要具备,更重要是他在重庆的吸引辐射力,而吸引辐射的关键就在于产业,所以我们提出千亿工业强区的概念就是这样。
我们测算了一下目前全国360多个地级市,能够算得上区域性中心城市大概工业都在1千亿,所以我们今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00多个亿,我们2012年能够达到1千亿,因为我们基础比较差。我们通过三年的建设,江津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在重庆这个直辖市的框架下正在按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方向在发展。包括城市建设,应该说也在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在往前走。
重庆外环时代 江津快速发展
[align=left] 主持人:在去年12月31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通车了,按照黄奇帆代市长的说法是重庆进入了一个千万城市人口的时代,那么江津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何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呢?[/align] 王银峰:奇帆市长这个讲话讲得非常好,我们听了以后非常振奋。第一个重庆要建设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要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那么量的扩张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在中国13亿人口大盘之中,在中国目前这么大的经济体量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没有一定的总量,是很难担当一个地区发展的重任。比如上海市有1千多万人,将近2万亿GDP,这样的话他才能成为长江整个下游的一个增长极。那么重庆要实现胡锦涛总书记的“314”总体部署,要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和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必然要有一个量的增长。市委市政府对绕城高速公路的通车,对二环八射的定位就是这样。
重庆的千万城市人口的时代,必然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时代的到来。对于江津在地图上大家一看就清楚了,江津境内是属于重庆绕城高速的西南部,除了主城九区之外,江津是重庆离绕城高速公路最近的一个区县,所以我们对外讲重庆外环时代到来,江津大发展的冲锋号吹响。我们第一个就是研究江津与重庆的关系,中国人都知道重庆,全世界人都知道重庆,那么大家也知道直辖十年后重庆西部大开发,中央3号文件都部署了重庆的大发展,那么每个企业就要找他的落脚点。
那么江津在重庆扮演什么角色,我认为主要扮演两方面的角色,第一个方面江津在重庆扮演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角色,不仅对重庆经济有互补,而且自身有很多优势。所以这样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能够承载一部分经济发展的要求,比如一个大的企业的摆放,一部分企业在这里落户都是没有问题的。另一方面江津离重庆只有半个小时,也是重庆是一个卫星城市所在地。所以我们基本对重庆的判断,我们对江津与重庆的关系判断:第一个是重庆的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二个是重庆的一个卫星城市,正因为如此我们就要研究跟重庆的关系。
第一我们加快发展产业,第二我们加快与重庆之间的交通关系,我们可以看一看这张地图,这个是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所以我们想第一件事情就是研究从江津如何跟绕城高速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与城市之间,比如我现在离北京很远,但是我坐飞机很容易就到北京了。我们两家可能离得只有10公里,如果走路可能一个小时还走不到。所以我们首先要研究江津与重庆的城市关系,我们首先研究与外环高速的关系,我们修了九江大道,九龙坡到江津的大道,就是联系二环。我们所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修了西江大道,就是西彭到江津又连接二环,第三我们去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了江津到外环的长江大桥,我们叫江津迎宾长江大桥,第四我们有渝泸高速,有了这四条线以后,重庆的绕城高速就变成了江津的外环高速。也就是说我江津通过绕城高速与重庆这个关系就密切了。
     
江津“五桥六路”融主城  [align=left] 第二点,现在也是这次人代会期间,我们要认真呼吁和希望市委市政府支持江津的就是轻轨5号线,希望轻轨5号线能够从主城修到江津来,我们现在正在修建的江津迎宾长江大桥也预留了轻轨5号线的条件,为此我们付出了将近10个亿的代价。如果轻轨5号线来了以后江津跟重庆的关系就更密切了。从世界范围看,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条件。轨道交通最大的好处就是带来了人流,带来了信息流,带来了资金流。所以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与轻轨有很大关系,江津要真正跟重庆有关系,轻轨5号线至关重要。[/align][align=left] 外环时代的到来,对江津来讲:一抓江津与重庆外环之间的关系,二抓江津与重庆轨道交通之间的关系,第三抓江津与重庆产业之间的关系。在产业发展上,第一方面装备制造业这是江津的长项;第二个方面我们把汽车和摩托车产业作为我们的重点,大家可能知道汽车摩托车产业在重庆比较发达,但是对于江津来讲这也是我们工作重点,目前在江津布局有小康汽车等等;第三个方面我刚才说了江津与绕城高速有关系以后,未来江津与重庆,尤其在双湖那样的地方,到重庆开车10几分钟就到了,江津的环境,万里长江在江津这儿画了一个几字,形成一个漂亮的半岛,环境非常好,特别适宜IT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就在想对江津来讲如何抓住机遇,可能一是交通机遇,二是产业发展的机遇。[/align][align=left] 主持人:轻轨5号线什么时候能够通车呢?[/align][align=left] 王银峰:轻轨5号线在重庆市是2007-2010年规划中,轻轨出主城九区唯一到的周边区县就是江津。我们这次人代会也呼吁市委市政府尽早开工,我们希望在十二五之内能够建成通车。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最好在2011年开工,2015年能够建成。[/align] 主持人:江津城市要大发展的话,主要走的路子有哪些呢?
王银峰:刚才讲薄熙来书记讲过去几年是我们小试牛刀,今年要开始发力。江津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关键在城市建设上目前就是要搭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大框架。刚才说了一个县级市变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实际上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江津来讲质变首先有这么几点,第一个是“一江两岸”,过去江津城市规划没有到北岸,要过江代价很大,修一条路一公里长大概2、3千万,实际上万里长江给江津带来了福音,但是万里长江对江津城市交通的阻隔也影响很大。50年代的时候,过去的江津地区就设在江津,但后来为什么把江津地区搬到永川去了,就是因为四川省的领导到江津来办公,大雾所降,过不了长江。后来就把江津地区搬了,也就是说跨江而过是江津人民的梦想,换句话说江津要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必须跨江而过。所以当1997年江津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时,江津人民欢呼雀跃,高兴极了。
2003与2007版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图对比[align=left] 我们现在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研究江津成为“一江两岸”的城市建设的问题。我们去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了江津的第二座长江大桥我们叫江津迎宾长江大桥,就是江津到西彭这段。我们还争取在2010年12月份建设跨江长江大桥,真正形成“一江两岸”。这些大桥的建设,是江津城市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工程。[/align]
城市向北 一江两岸
2007版江津城市总体规划
[align=left] 第二个工程就是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图纸是我们现在江津要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就是要把我们现在与重庆的关系,双湖这个组团和江津这个组团结合起来,就是江津的南北干道工程,从南到北大概有20多公里。[/align] 第三个就是北部的江津滨江新城的骨架工程。
第四个方面,我觉得一个城市要成为有档次的城市,关键是这个城市有特色。所以我们在2007年这一版城市规划中我们反复在讲,江津这个城市究竟有什么特色,比如大家说我们有山水城市,山水城市重庆每个城市都可以说山水城市,都有长江,都有山。我认为关键这个山,薄熙来书记提出“森林重庆”我觉得非常好,所以在这版规划中我们看到很多山,当时规划中很困难,这个山又不能用,城市建设又不能用,我们这一版城市规划当中搞了20平方公里叫郊野公园。所谓郊野公园是现在世界上城市规划的一个趋势,就是在城市中大面积预留绿化,大片预留森林。所以我们在70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内,有20平方公里郊野公园,也就是说我们有将近有3/10的大片森林用地。今年薄熙来书记提出要大力搞城市建设,那么这些公园20平方公里,需要几十亿,钱从何而来,我们想招商引资。我们马上还要跟重庆再联合建设双福新区的翡翠公园,下一步我们还要招商引资,加快建设“森林江津”。
第五项工程我认为,一个城市要上档升级,关键是配套设施问题。在江津,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需要好的医院。薄熙来书记来以后,市委市政府给区县补助2500万来搞城市建设,我们按区域性中心城市标准做,就应该做三甲医院。第二个方面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该有的标准,包括五星级酒店,我们现在在建的有三个五星级酒店。
2010年,我们将建设“唱读讲传”大广场等等江津区“十大工程”。江津区提出2010年是江津城市建设大干年,将通过这“十大工程”使江津这个县级市真正成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的框架基本搭建。
主持人:我觉得书记这么一说咱们江津真是大变样了。明天两会就要召开了,春节也要来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惠民生,送温暖,江津如何落实这一举措呢?
王银峰:市委三届六次全会之后,薄熙来书记特别提出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如何把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取得的成就惠及民生?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我们更是认真研究如何落实。江津区委区政府如何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落到实处,关键是行动。最近市委又提出要在春节期间搞好惠民生送温暖活动,我们如何落实?第一条就是如何让老百姓觉得我们能够把我们的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到最底层的民众。目前来讲改革开放30年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是提高了,但是确有一批因为各方面原因生活比较困难,比如昨天前天我都看望了我联系的群众,我今天上午在会场还在讲,我们没有想到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段还有非常贫困的群众。我联系这个家庭就是由于长期有病,单亲家庭,确实家庭非常困难。
那么党委政府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好,我想有几个想法:第一个想法就是要研究机制跟体制,首先机制,党中央国务院这几年下发了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给了很多帮扶政策,这是大喜事,这确实解决了一大批人的问题。比如江津区现在我们建卡的农村的贫困户4万多户,城市的低保户有2万户。如果一个户3个人就是10几万人。那么这些年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给了很多政策,这批人最低的生活保障是有了,如何让这些人的生活再往前走一步?那么我们这两年首先在做一件事就是如何在他们有病和有困难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比如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考上大学以后怎么办?1万块钱的学费对他就是一座大山。但是1万块钱对一个企业家来讲,对一些亿万富翁来讲就是很小很小的事情,能否让这些企业来支持他们。
第二政府能不能支持,所以我们在今年我们就研究了,首先贫困大学生(就是指城市低保家庭,农村建卡贫困户)考上大学以后政府每年扶助3000元,同时我们请企业家做了一个赞助基金,大概赞助了3、400万块钱,如果给每位贫困大学生资助5000元,加上政府扶助3000元,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所以我们这样解决了一些问题。今年我们这次送温暖活动我们市委市政府补助了钱,我们这次也向我们江津的一些企业寻求帮助,这些企业都非常的踊跃,比如江苏攀华集团听说重庆这样一个大活动,立即捐助100万元。后来他越想越觉得这次重庆市委市政府给老百姓办的大好事,又提出再捐献100万元。包括我们恒大集团,九龙纸业等等这些大企业也纷纷提出要捐款,我们利用这些企业捐款成立一个困难帮扶基金,帮扶这些贫困群体。
另一个方面我觉得更深层次的是通过送温暖要让广大干部不仅要发展经济,也要关心贫困群众。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既要招商引资,这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但是又要让最贫困的老百姓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所以我觉得密切联系群众也好,送温暖也好,就是要让当领导的了解到当前还有最贫困的群体,做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关心群众、关注民生。在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后,我们江津区委立即出台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十条规定”,也就是说区级领导首先要密切联系群众。如果不到群众家庭走一走,你根本不了解群众有什么困难。外出招商跑的好地方多了,觉得好象我们经济都很好,但实际上我们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地方。所以我们每一个区级领导都要联系一个解放前入党的老党员,他们的党性要比我们强得多。现在江津区解放前入党的老党员,也就是老地下党员,但是后来又没有工作,他们现在大多在农村,现在还在对党忠心耿耿,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第二个方面每个人联系2、3户贫困户,到贫困户家听走一走,就会知道他们的情况。第三每个工作日都要有一名区领导接待来访,看看来访的群众有什么要求。这些很多办法就是让领导更多的了解最贫困的家庭,让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把工作落到实处。
主持人:的确工作做得非常细,我相信江津老百姓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一定会日子越过越好的。以前开玩笑都会说市里面房子太贵了,到江津去买吧,今天听了您这么一说,这还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想问一下现在咱们房价普遍是什么价位?
王银峰:刚才说了重庆是一个1千万城市人口时代的大城市,必然是一个大方向发展,大家都知道北京、上海,北京上海走入1千万的时候,城市人口就有一个向外疏散的过程。第一,经济发展了有一批人需要第二套住房;第二,经济发展了有一批人需要有一个宽松的空气良好的环境;第三,城市发展了,经济发展了,交通堵塞非常厉害,那么大家需要疏散。重庆现在作为500万人口走向1000万人口,这个城市就要疏散。显然是往自然环境最好的地方走,我刚才说了万里长江在江津这儿画了一个圈,首先是江城江景非常好,江津在重庆的长江上游应该说江水更清,天气更蓝。第二个方面小南海水库马上要修建,修好以后江津水更清了。还有一个就是缙云山在江津西北部,江津整个城市就是沿缙云山和二环布局,左边是山,前面是水,依山傍水是居家最好的地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想到重庆主城九区以外就业,江津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依山伴水的江津城区 [align=left] 主持人:好的。今天我们书记在这儿也是发出邀请了,也希望大家能够在选择第二套置业的时候选择江津。今天王书记做客新华网重庆频道给我们讲了非常多的江津的情况,也祝愿江津能够越走越好,也感谢王书记能够做客我们新华网重庆频道。[/align] 王银峰:谢谢大家。同时希望更多网友到江津。薄书记讲一个地方发展需要五湖四海,我们也讲江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需要五湖四海的朋友,需要五湖四海的人才,也需要五湖四海的企业家,我们相信五湖四海的朋友,大家都来江津的那一天,就是江津真正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那一天。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书记,谢谢网民朋友。
2楼:海军准将发布时间:2010-1-19 1:17:54
3楼:观棋不语发布时间:2010-1-19 1:33:26
4楼:五月天发布时间:2010-1-19 1:58:11
支持王书记[emm8]
江津要向大城市看齐,摆脱小县城的形像
5楼:smweijinhai发布时间:2010-1-19 9:51:47
6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19 9:57:23
要是当年唐昌放前脚走,王银峰书记就来江津 开始着收大招商,大发展一江两江,那江津早五年就入主城了. 现在我们还是要全力支持王书记发展江津的战略
[emm8]
7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19 10:12:32
8楼:飞跃2009发布时间:2010-1-19 10:16:14
第二个方面小南海水库马上要修建,修好以后江津水更清了[em2][em2][em2][em2]
9楼:我是云发布时间:2010-1-19 10:26:59
10楼:村长发布时间:2010-1-19 10:27:59
11楼:村长发布时间:2010-1-19 10:28:11
12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19 11:09:18
13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19 11:16:15
王书记很棒啊。江津市民支持你。你是从唐昌放后最棒的一个父母官了。
14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19 11:19:05
希望中渡长江大桥、轻轨5号线能早日开工。坚决支持王银峰书记哟。
15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19 11:42:34
致王书记:视野开阔、思路清晰,有胆有识,是江津难得一见的好官。
16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19 12:14:25
17楼:jason发布时间:2010-1-19 12:19:16
18楼:781166088发布时间:2010-1-19 12:26:23
19楼:高瀑发布时间:2010-1-19 13:06:10
王银峰:谢谢大家。同时希望更多网友到江津。薄书记讲一个地方发展需要五湖四海,我们也讲江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需要五湖四海的朋友,需要五湖四海的人才,也需要五湖四海的企业家,我们相信五湖四海的朋友,大家都来江津的那一天,就是江津真正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那一天。谢谢大家。[emm8]
20楼:xiaowang456发布时间:2010-1-19 13:14:09
回九楼,上面说的是2010年12月修,估计是空欢喜个[emm1][em2]
21楼:飞扬发布时间:2010-1-19 13:50:05
22楼:小江发布时间:2010-1-19 14:49:42
23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19 14:51:30
于公希望王书记能在江津干到退休,与私希望王书记早日升任部级。
24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19 15:28:27
支持我们江津的王书记,我们看见你为了江津的发展,日夜操劳,希望你自已也多注意休息
25楼:一剑飘香发布时间:2010-1-19 16:04:35
一路向北!哦豁,东部新城完球老。。。。。[emm2]
26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19 17:27:02
还是那句话,把粉房弯大桥修好就是一大贡献和政绩,发展也就自然了,其它空了再吹。
27楼:陈朝霞发布时间:2010-1-19 17:29:55
希望中渡长江大桥、轻轨5号线能早日开工。坚决支持王银峰书记哟
28楼:神泣发布时间:2010-1-19 19:30:52
29楼:xyzhlfxzx发布时间:2010-1-19 22:01:20
王书记讲的不好,做事也是大手笔,的确是一位难得的父母官,好书记。
30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19 22:58:58
31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20 9:56:19
32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20 13:10:59
支持王书记,一个不错的父母官,希望在他的带领下,江津的明天会更好
33楼:飞跃2009发布时间:2010-1-20 14:16:26
34楼:满江红发布时间:2010-1-20 20:49:19
35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20 21:31:01
36楼:终身逍遥发布时间:2010-1-20 21:49:31
天干啦盼雨天,人渴了盼甘泉,老百姓盼的就是王书记这样干事的好官,王书记甩开勃子干,江津人民相信你,干好啦江津人民不会忘记你的,不过得抓一抓江津的交警队伍,里边有太多江湖混混,杂皮,欺压江津百姓,改打黑还江津一片安宁
37楼:fehgyang发布时间:2010-1-21 16:04:13
38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22 8:26:09
如果能把白沙成为贵州的内陆港口就更有发展前途,也不至于发展不平衡。
39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22 13:30:36
40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23 0:10:02
41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23 12:30:23
42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23 14:27:01
  
支持王书记,一个不错的父母官,希望在他的带领下,江津的明天会更好 
43楼:cxh-hyhy发布时间:2010-1-23 14:45:39
44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1-25 15:37:14
45楼:zdn365发布时间:2010-2-3 11:31:00
王书记,房价又涨了,去年2000,今年3000,如何让真正需要的人买得起房?
46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2-5 11:48:03
银峰书记有雄才大略,是一个难得的父母官,是江津之大幸!我们江津人民相信你,支持你!我们的好书记,保重!
47楼:ljx8393发布时间:2010-2-8 15:18:49
48楼:ljx8393发布时间:2010-2-8 15:20:53
49楼:游客发布时间:2010-2-19 9: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