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转帖] 看看江湖郎中搞些什么名堂
1楼:点都不客气发布时间:2009-6-5 14:57:53
六旬妇女冤枉染上梅毒 市民讲述:
记者体验:
我是市急救中心性病皮肤科的主任吴音,每年都会接触在街头游摊修脚而感染皮肤病的病例。最离谱的是一名61岁的大姐,因为修脚趾甲染上性病。
去年夏天,这名大姐来看病,说身上长了一些疱疹。经诊断,大姐为梅毒二期。她当时就懵了,根本不相信:“我和丈夫几年都没过夫妻生活了,我又没出去乱来。”出于对患者负责,我们让大姐的老公也来检查,结果没有性病。
大家都很好奇,通过和大姐交谈,我们找到了源头。大姐说,她经常在路边修剪脚趾甲,一个多月前,大脚趾在修剪中被划了一个小口子,还流了血,这是唯一一次受伤。我由此断定,梅毒是通过血液传染给她的。
记者体验:
游摊修脚都不消毒
昨日,记者来到渝中区两路口附近的“修脚王”体验。
记者坐下后,一名女子拿出一把修脚刀,没进行任何消毒就开始动刀。旁边一名妇女刚好修完,付费后离开。妇女刚离开,就有一名中年男子坐下,修脚师傅直接抄起刚才那把刀为男子服务。
此地生意非常火爆,5个摊位几乎座无虚席。一名警察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原因,脚上经常长老茧,特别喜欢修脚。
随后,记者来到大田湾“其香居”茶座,3个修脚摊在招揽生意。几乎所有的修脚摊悬挂的牌子都写着“修剪指甲、取鸡眼、治疗烂趾丫、足底按摩”。
医生揭秘:
莫把跖疣当鸡眼
“游摊常把跖疣当鸡眼取。”市急救中心性病皮肤科主任吴音说,常见的脚部皮肤病有3种:鸡眼、跖疣和胼胝。跖疣最容易被误认为鸡眼,游摊也常将跖疣当鸡眼取,欺骗市民。
吴音说,鸡眼是老茧演化而成,多因女士穿高跟鞋挤压形成,一般长在脚前掌、两脚趾间。跖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通过接触传染。足底每天受力,再加上鞋的摩擦,所以跖疣非常容易自身传染。
鸡眼和跖疣最大的区别是,跖疣取出来后会看见根,鸡眼没有。“很多游摊告诉市民,有根的就是鸡眼,并且以根的条数来算钱。”鸡眼和跖疣目前在各医院性病皮肤科都可治,价格都不贵。市民还可到药房购买鸡眼膏在家自己敷。
胼胝就是老茧,它是皮肤长期受压迫、摩擦出现的硬而平滑的角质增厚。老茧自己在家就可以修剪,正确方法是用温水泡脚,待老茧软化后用专业剪刀修理。
吴音提醒市民,脚气、湿疹、性病都可以通过修脚趾甲传染,游摊使用的工具几乎不消毒,太危险。
2
【镶牙齿】
一把锈镊子伸进3张嘴
市民讲述:
记者体验:
我叫莫海珍,今年78岁,10多年前在医院镶了一副假牙,一直挺管用。最近稍微嚼点硬东西就疼,不知道是不是该“修理”了。
我住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昨天中午吃过饭,走到附近的十八梯老街,看到有个摊位挂着招牌,上面写着“专业补牙”。一个穿灰T恤的小伙子热情招呼我,我给他说了症状,他从一个铝饭盒里拿出一把镊子,在我嘴里捅来捅去地检查。他说我的假牙已经磨损了,必须整副换新的。
我看见他检查用的那个镊子全是铁锈,不像医院用的是明晃晃的不锈钢,心里就有点打鼓。一听他说一副牙要1000多块,我更不干了。结果他拉着我说:婆婆,好商量,十几块钱一颗的也有,你要是没带那么多钱,我就把你那副牙修补一下,只要50块!
我说什么都不镶了,他拉着我缠了半天。这时又来了两个老太,他就放开我去给她们检查了。刚才给我检查的那把镊子又伸进她们嘴里,洗都没洗一下!
记者体验:
镶牙用的全是生锈器械
昨下午3点多,记者来到莫婆婆说的十八梯,在防空洞附近,看见一个挂有“专业补牙”的摊点。一个红褐色旧木头柜子上放着七八个瓶瓶罐罐,一个铝制饭盒,还有十几个装着各种假牙的塑料袋,这些假牙大多泛黄发霉。
“你生意来了!”有人大喊,旁边有一桌人正在“斗地主”,一个穿灰色T恤、40多岁的男子闻声向记者走来,从饭盒里掏出一把镊子要检查。饭盒里有五六把器械,全都锈迹斑斑。
记者佯称是家里老人需要补牙。男子介绍,各种假牙从十几块钱一颗到50多块钱一颗。记者质疑样品牙为何发霉,他称:“样品放久了要掉色。”他说,自己专业学医,从业十几年,“保证没问题,你随便问哪个,都晓得我是名医。”
一个70来岁的老翁来镶牙。男子用生锈镊子检查后,从柜子抽屉里取出一副假牙,直接用手安装进老翁口腔里。老翁说不舒服,他又伸手把假牙掏出,拿出电钻打磨。“这些东西不消毒?”记者问,男子头也没抬:“都是经过高温和酒精双重消毒的,不需要再次消毒。”
医生揭秘:
游医用“自凝胶”粘牙
“地摊镶牙虽便宜,可很多人付出了更多的治疗费。”市急救中心牙科廖医生告诉记者,每个月会接到1至2例在外镶牙、洗牙而致口腔感染的病例。
廖医生说,游摊一般用一种叫“自凝胶”的粘合剂将假牙固定在牙根上,取不下来,无法进行牙周清洁,还压迫牙神经,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牙疼、食物嵌塞、口中有异味的症状。自凝胶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挥发性气体,刺激口腔黏膜。廖说,镶假牙前需要一系列检查,例如口腔里缺牙的数目、现存牙齿的健康状况等,街边摊直接镶假牙,根本达不到效果。
3
【拔火罐】
身上烫起12个大水泡
市民讲述:
记者体验:
我是璧山县红宇机械厂职工,今年29岁。
4月18号礼拜六,我和老公上网打了一个通宵游戏,早上8点多准备睡觉时,我的颈椎和腰椎突然一阵刺痛,右手臂和右肩还有短暂的麻木。老公说他也有点感冒,不如一起去拔火罐治一治。
我家附近有个按摩保健店,按摩师傅建议我老公刮痧,我拔火罐。他在我背上打了12个火罐,我觉得比较舒服,和老公聊了几句就睡着了。后来迷迷糊糊感觉背上有点痛,大声喊人,师傅才来给我取了。老公吓得大叫,说我背上起了12个大水泡!师傅说可能是我体质弱,皮肤薄,不适宜拔火罐。我以前也拔过,怎么没事?一看时间,我起码在床上躺了50分钟,他都没来取。
后来我们单位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被烫伤的。折腾了一个多星期才基本上好了,但是现在还有疤痕。
记者体验:
街边游摊拔罐“治病”
昨下午,记者在十八梯老街上看到,有好几家针灸、刮痧、拔火罐的摊点,陈设都很简陋。
其中一家在墙上贴着大幅招贴,上面写着“祖传秘方,专治各类疑难杂症”,招贴下放着一桶竹制的火罐。下午3点半左右,一个50多岁的男子上门,撩起衣服趴在凳子上接受“治疗”。“保证你的风湿感冒都能好。”40出头的女摊主说。
拔完火罐,男子付了10元钱离开。女摊主从身后掏出一副没纳完的鞋垫,一边纳一边和记者吹起来。她说,她是云南人,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医师,有很多祖传秘方,十几年前她就来到此地行医。
记者随后向附近居民求证,几个居民都笑起来:“啥子云南神医,她说她是合川人呀,出来打工的农民,干这个还没得好长时间。”
医生揭秘:
拔罐不当容易染病
市中医院针灸科王竹行主任说,拔罐要求罐口大小、用力大小和拔罐时间均适宜,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造成皮肤破损、感染溃烂、烧伤灼伤等。同时,如果罐子没有严格消毒清洗,让不同的人使用,有可能通过血液和汗液引起交叉感染,传染肝炎、艾滋病和一些皮肤病。此外,年龄过大的老人、本身有某些疾病的人群不宜拔罐。
王竹行提醒市民,最好到正规医院拔罐或者进行其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