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们江津在线也应该出这样有深度的帖子
1楼:飞扬发布时间:2009-4-9 16:47:03
[align=center][b]郫县七问[/b][/align][align=center] [/align]这是春日令人感怀的场景:在水网密布、油菜花飘香的川西坝子腹心,农人们在竹林深处悠闲地品茗时光,以至于忘却了农时。杜鹃鸟自天空啼鸣:布谷、布谷,布谷鸟(杜鹃鸟)洒下恒久的忧患。这是望帝杜宇的声音,在望帝啼血的呼唤里,川西坝子开始了繁忙的耕耘。
杜鹃鸟在古蜀都——“银郫县”上空飞翔,杜鹃鸟在这座忧患而又悠闲的城市上空飞翔。在遥远的望丛时代,这里就“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几千年来,这座城市一直在忧患和悠闲中寻找着自己的方位。从几千年、几百年到三十年。以至于“郫县速度”、“郫县经验”、“郫县精神”名声远播的今天,郫县人仍有太多太多的迷茫。在历经一次艰苦而又华丽的跨越之后,郫县又来到了这个十字路口,郫县人又开始面临这个永恒的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align=center][b]一问:新的经济引擎在哪里?[/b][/align]
这是五年前的一个场景:高新西区整合,工业载体缺失,郫县人倍感危机;在危机之中,郫县人几乎失去了勇气。
而仅仅五年之后,郫县又从谷底跃入山峰:从零起步,三天引进一个项目,五天动工一个项目、八天开工投产一个项目,杜鹃的羽翎下的古蜀都再度上演了奇迹的一幕,以至于媒体也不得不发出惊呼:郫县怎么了?
然而在一次大地震、一次金融风暴之际,这座城市不得不面临五年前几乎相同的选择:对内工业用地受限,对外金融风暴寒风猎猎,更重要的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找到出口更为艰难?郫县人不得不再一次问自己:郫县经济的新引擎在哪里?郫县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是工业的提挡升级?是服务业的另辟契径?是乡村旅游雄起?是轨道交通带来的机遇?还是和高新西区紧密结合发展科研?是房地产的异军突起?还是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力资源?在周边,区域竞争势头咄咄逼人:双流大规划大手笔发展迅猛、龙泉项目突破先声夺人,温江稳健前行步伐有力,都江堰劫后余生凤凰涅磬。而我们却在千帆相竞中,不得不又一次苦苦寻找自己的方位。
可喜的是,从2004年至2008年,郫县的GDP连上数个台阶,郫县的地方财政收入由2.3亿元增加到40多亿,城市化率由23%提升至59%。在新型工业化坚实的基础之上,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联动推进“三个集中”的格局正在全面形成。
然而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中,我们仍不得不将宝押到了投资上,在巨大的投资压力下,我们不得不将项目突破年的法码一加再加。我们是否能找到更多的突破口?我们是否能找到第二、三驾马车的僵绳?
[align=center][b]二问:城市定位,郫县心中永远的痛?[/b][/align]
历经了“成都后花园”、“成都卫星城”、“成都西部新中心”、“健康休闲城”四变,从“住郫县更好”、“千年古蜀新城、人居创业乐园”到“新成都人生活港”——乱花渐欲迷人眼。五年来,我们在不停的思考,但总是为定位而痛楚!
城市定位,是城市前进的方向性的问题,是城市战略的核心。在我们这座个性不太明显或都说题材特别丰富的城市,何时才能走出阵痛,走出迷惘。
是卖房子、卖生态、还是卖文化,这一迷惘来自房地产领域。当年靠“卖房子”,五城区赚得钵满斗盈,靠卖“生态”,温江掀起“住在温江”旋风,至今这座城市还因之受益。而我们,却仍未找到最佳的卖点。房地产总是从波峰到低谷、又从低谷到另一个波峰,在下一个波峰来临之前,我们是步人后尘,还是蓄势再起。我们是不是应当将功夫花在房地产之外,在文化、在生态、在城市定位、城市品牌形象推广上多下一些功夫。
在未来的城市定位中,我们不仅仅是卖房子,还应该营销更多的东西:在交通上,我们是否应该营销“快铁时代”?在文化上,我们是否应该再打古蜀之牌?在生态上,我们是否应该营销休闲和创业合一的理念?在科技上,我们是否把这里变成为成都的“硅谷”?工业,这里是成都最大的集中开发区之一;服务业,这里是健康休闲城;农业,这里是现代农业的样板区;区位,这里已经和成都融为零距离。但我们还需要定位,因为城市定位决定着我们的产业形态和资源聚集,决定着我们的品牌形象,决定着我们的综合优势能否产生合力。我们如何未雨绸缪,以待下一次起飞?
[align=center][b]三问:比较优势如何凸显?[/b][/align]
我们曾经是成都工业的榜样;我们曾经是成都速度的样板;我们曾经创造了“三化联动”,我们是联动推动“三个集中”的先行者。但在创造经验之后,周边已经开始了超越:从工业园区的拓展到农业龙头的培植;从城市品牌营销到服务业的规模效应;从科研实力、人力资源、发展潜力到城市影响力,我们正在被超越,我们正在丧失优势,我们的干部群众在精神上甚至正在失去耐力。在工业规模上,我们比得上双流、龙泉?在服务业上,我们能否追上五城区或者温江?在旅游业上,我们能否和都江堰比肩?但在综合实力上,比起同一圈层我们并不逊色。这是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的着力点?
联动推进“三个集中”是我们的法宝,如何用好这一法宝,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挥到极致。是否可以这样说,郫县的二次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仅仅是工业、服务业、农业、交通,而是这座城市的综合力、聚集力、向心力、吸引力。如何再造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还需要思考,我们还需要跳出郫县思考,在城市、人口、交通、文化、房地产的汇聚及互补中,我们能否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三个集中”、“三化联动”、“四位一体”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经济的骨肉、血液、经脉,我们需要打造一个灵魂,一个生动的灵魂,让这个灵魂,托着这座城市飞起来。
[align=center][b]四问:如何和西区联动?[/b][/align]
曾几何时,西区是我们的西区;曾几何时,西区不再是我们的西区。但西区一直在我们的力量,尤其是在产业形态上、在文化上、在人居上、在基础设施上,可以说,西区和郫县仍然水乳交融。成都现代工业港充分借势,精密机电、总部经济迅速崛起;服务业充分借势,一批高端项目正在入驻;房地产和乡村旅游正在因之受益。但如何更加主动地实现和西区互动,如何系统地接纳西区的能量辐射,如何和西区更深层的合作?显然,我们还没有破题。
正在规划中的成都西部新城——健康休闲城是一座连接西区和郫县的桥梁,这座规划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新城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高新西区和郫县共同的产业形态,创智性的文化和创智性的产业可以在这里实现完美的结合。如何让西区产业链加速升级的能量,科技配套及科研孵化能量、人才培养及供应配套、商业商务服务的能量、面向全国甚至全球营销包装的能量,作为我们的资源,作为我们的推力,这难道不是托着我们起飞的又一支强劲的翅膀。
[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b]五问:大学城,怎么采摘身边的这枚果实?[/b][/align][align=center] [/align]在众多大学进入郫县前,郫县的大学仅有一所“郫大”——现在的“西华”,而众多大学的进入,使我们这座城市的智力资源迅速升级。弹指之间,我们这座城市已经成为一座智力型城市、我们这座城市已经成为成都、四川、以至中国西部一座屈指可数的“大学城”。这座大学城拥有的大学及二级学院达21所之多,在校大学生达20多万人,众多的智力资源聚集,不仅使郫县智力人口比例迅速上升,还成为我们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财富。
这么多的高校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人才基地,企业的高素质劳动力之源,招商引资品牌,同时,也为我们这座城市带来了可观的直接消费,对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带来深刻的影响。
这座“大学城”的能量无可估量。但如何采摘这枚果实,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需要一架梯子,我们需要盛这枚果实的框子,我们需要消化,需要让这枚果实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成为我们成长的营养。
但多年过去了,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接纳准备是不是足够充分,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有效机制,我们还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容纳这些科研、孵化、创造的平台。
[align=center][b]六问:快铁,能否疏通郫县的血脉?[/b][/align]
郫县人最骄傲的是什么,是交通。从成灌高速、IT大道、沙西线、老成灌路改造、成灌快铁、地铁2号线,以及密如蛛网的乡村等级公路,密集的公路网已经达到2.43公里/每平方公里,这是欧美的水平。“要致富,先修路”。这是老生常谈,但要如何用好路,把路变成我们的资源,我们却要问一问我们做的是否已经到位了?
使我们兴奋的是成灌快速铁路、地铁2号线,在一到数年之间,这两条快速轨道就将在郫县的区域内并行,使得快捷的交通在中国西部绝无仅有,可以想像一下,这两条路可以为郫县输送多少养分?但理想并不是现实,这条交通动脉可以为郫县的发展带来养份。也可能仅仅是一条过道。甚至,这条动脉将会把自己的营养也带走,因为郫县的消费可能向成都或者都江堰转移。到那时,我们也许只有望着飞驰而过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兴叹了。
我们需要制造吸收营养的系统,我们需要制造毛细血管,我们需要拥有吸收营养的健康身体。而成灌快铁仅有一年时间就要开通,我们准备好了么? 
[align=center][b]七问:乡村旅游,谁来将这些珍珠串成项链?[/b][/align]
这里生态优美、这里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发源地,这里有数以百计的乡村旅馆、农家乐,这里七河并流,这里三分之一的土地上栽的是花木,这里每一块土地,都是亮丽的风景。但直到今天为止,乡村旅游在这座城市还是散落一地的珍珠,成都人有时甚至忘记了这里是乡村旅游的鼻祖。在龙泉,短暂开放的桃花吸引着上百万城里人的眼球;在双流,一月一节庆带来数以万计的车流。这是多么精妙的设计:乡村旅游带来人气、人气带来商气、商气制造商机、商机制造产业。然而在郫县,珍珠却散落在树丛中、花圃旁、河流里,望丛祠——古蜀人的图腾、古城遗址——成都平原最古老的遗存、三道堰——人与水最亲近的地方、农科村——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及扬雄故里、新民场——西部花乡、安德——川菜味乡、团结——大千幽居之地、清真美食之乡…这是散落的珍珠,不是石头。不过遗憾的是,这些
2楼:飞扬发布时间:2009-4-9 17:02:08
这样有深度的帖子,作者对家乡的关切和爱护,拳拳之心,让人感动;
如果江津在线的朋友们,也能发这种类似地帖子;
对在线,对家乡...的发展,幸甚!>>>>>
3楼:我是江津人发布时间:2009-4-9 17:05:26
4楼:绿水茶发布时间:2009-4-9 17:38:53
5楼:重庆De辣哥发布时间:2009-4-9 18:34:32
6楼:涩郎发布时间:2009-4-9 18:55:17
7楼:流星的眼泪发布时间:2009-4-9 19:22:16
8楼:牧牛童子发布时间:2009-4-9 20:27:05
9楼:持证色狼发布时间:2009-4-9 20:30:40
10楼:feng+发布时间:2009-4-9 20:50:24
11楼:xyzhlfxzx发布时间:2009-4-9 21:15:25
此贴应让转发给江津政府官员们阅读阅读。江津危机已摆在眼前:人才流失严重,江津籍大学生毕业后除了多数教书匠回津外其他多数在外工作。>>>>>
12楼:游客发布时间:2009-4-9 21:35:04
不是江津人才太少,而是在这个地盘里,有才的人很正直,而正直的人不一定能当官,就算满腹经文,写下再好的文章有谁能理睬你?没有后台,你什么也别去想!>>>>>
13楼:阿虎不抽烟发布时间:2009-4-9 22:15:31
14楼:jjsherman发布时间:2009-4-10 10:39:19
因为写了也没用,所以大家也就懒得费精神了>>>>>
15楼:游客发布时间:2009-4-10 15:59:49
16楼:津城王发布时间:2009-4-10 19:11:33
确实值得江津在线借鉴和学习一下~[emb1]>>>>>
17楼:游客发布时间:2009-4-11 22:10:37
懒人也回帖顶下!但是江津这群当官的,我们就别指望什么了>>>>>
18楼:游客发布时间:2009-4-12 18:43:54
19楼:飞扬发布时间:2009-4-13 19:22:08
我觉得当官的应该学习下!
思考,思考,思考......
[e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