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刘集贤:解读“合江新闻”
1楼:五星上将发布时间:2009-3-14 17:54:37
 
四川合江以盛产荔枝著称,“一骑红尘妃子笑”,连杨贵妃都爱的了不得,要劳师动众千里骑贡。想不到1千2百多年后,又以一条新闻而名震环宇。
新闻内容是:近日,合江县电视台在每天中午和晚上的新闻时段,反复播放一部16分钟长的短片,除了暴露该县县城的脏、乱、差外,还集中采访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群众,听取他们的意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激动地质问“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镜头,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屏幕上。
于是小小县城震波陡起,或曰“如此报道影响城市形象,降低政府威信”;或曰:“这样曝光,书记、县长的脸往哪儿搁?”也有支持的,说合江县委政府“有胸怀”,“敢亮丑”。据网上调查:“如果你是电视台的会不会剪掉这个‘质疑’?”,表示“会剪掉”的占34·16%,表示“不会剪掉”的占35·31%,伯仲难分。
这也难怪,我们的新闻一向是凯歌声声,阳光灿烂,舆论监督即“负面报道”者,一般要控制到尽量能控制的“比例”,苟有批评,也多半是针对游商小贩或街头棒棒,鲜及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对同级特别是上级,更是不言的“禁区”,像合江县电视台那样一个县属宣传单位,居然敢对自已的“顶头上司”——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下手”的,不说绝无仅有,至少我这个“老新闻”还没听说过,因而值得解读。
解读一,天下万事万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阳光就有阴雨,有月圆就有月缺,“此事古难全”。同理,说我们的工作成绩巨大,前景光明,并不能否定工作中的失误和前途的坎坷;说一个人超群拔类,人中之秀,也不可掩盖其某些缺陷和人性的弱点。按照矛盾论的观点,“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责任媒体的责任就在于“不应该肯定我们的一切,只应该肯定正确的东西;同时,也不应该否定我们的一切,只应该否定错误的东西。”合川城区严重脏、乱、差,无人负责,显然应该否定,电视台无非按规律办事,尽一份责任传媒的“责任”而已。
解读二,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愤而质问:“县长、书记在干什么?”则在这位老人心目中,县长、书记该管的事不管或没管好,他们“干什么”去了?进而在这位老人心目中,县长、书记吃了老百姓的饭就应为老百姓办事,没办好就该质疑他们,责问他们。他没说出“主人”、“公仆”之类的字眼,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老人家心中的“主仆”关系。这是普通中国人一种民主意识的萌动,是可喜的社会进步。果然,合江县委书记李波回应:县城脏、乱、差,群众有意见,我们不应该回避,如果一个县委书记、县长连这种意见都接受不了,还有啥子政治襟怀呢?
解读三,李波书记说的是“政治襟怀”,也就是一种政治家的“肚量”,容得了不同意见甚至批评,这当然很好。但比起那位老人家的“主仆”观念,似乎缺了一点“公仆”定位,哪见过“仆人”对“主人”的意见讲“襟怀”称“肚量”,“说吧,我原谅你”的?
解读四,据悉,电视台原先已将“群众质问”的镜头剪掉,后经县委县政府各位领导“审片”,才通知“一定要把群众质问……‘原汁原味’地加进去。”于是有该镜头的播出,于是舆论认为这是“恩准”的批评,不足为训。我倒以为,电视台剪掉镜头“事出有因”,可以理解;领导审片也是为了把握舆论导向,各地皆然。倒是“恩准”一说过于偏颇,保留“原汁原味”是“恩准”,同意剪掉岂不是“封杀”?你叫人家怎么办!
结论,新闻媒体敢于批评直接领导,好事,但还得有机制保证、法理依循,否则怕是一现昙花而已。
>>>>>
2楼:飞扬发布时间:2009-3-15 13: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