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不可忽视现实壁垒
1楼:混在江津发布时间:2009-2-14 14:40:19
阿湘子/文
最近,国家统计局办公室毛盛勇撰文建议,可以由政府成立一个相应的“房屋银行”,面向有在城市购房意愿的农民工,对其在农村的房产进行合理评估作价,发给其相应价值的“房屋券”。农民持“房屋券”到城市购房时冲抵相应价值的房款,也可以作为抵押进行贷款。开发商则凭“房屋券”到“房屋银行”兑换相应数额的货币。
不少农民工打工赚钱,回家就修建新房,为得就是个体面,争一口气,更重要的是让儿子能娶得了媳妇,让闺女能嫁个好人家。而等子女婚嫁完毕,这些人甚至是他们的子女又一个个背井离乡,这样,新修的房屋人去楼空,大好的资源和资金被空置了,造成社会资源的不充分利用。
哪么,农民进城买房的最现实的壁垒又有哪些呢?一个当然是观念问题,这是一个短期之内难以改变的问题,在此不予“置喙”。
其二,目前的现实是,农民工的工作无法持续有效地稳定在一个单位就业,有的甚至连同一座城市都无法保证,就业的相对不稳定性,直接导致一个后果,一旦他们在其打工的城市丢了工作(或找不到工作),或者到了年老之时,不能再干活赚钱,那他们还靠什么生存在这个城市呢?特别是当他们“变卖”了乡土,远离的土地之后,他们是连当农民的机会都没有了。
当然,他们在城市里还是有房产的,房产还可以用来租赁。
其三,农村的房屋能作价几何?如果城市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即使将他们在城市的房屋作家存入“房屋银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也根本无力购置城市房屋的。
其四,如果颁行这项措施,中国城市化进程将显著加快,整个农村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格局也将被全盘打破。农民将和城市人的生活相接近,走亲串友将不再方便,家庭关系将趋于疏远……这会不会带来一系列其他的社会问题呢?
还有社保、医保、户籍、子女上学、身份待遇、城市生活习惯等等一系列的困境摆在进城买房的农民工面前。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项政策的出台,切不可草率,我们不能只顾眼前鼓励农民工进程买了房,盘活了空置的农村房屋资产,扩大了内需消费,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振兴,农民买房之后,如上种种后置困境,需要我们认真应对,提出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
>>>>>
2楼:小玉发布时间:2009-2-14 15:04:36
3楼:津西明珠发布时间:2009-2-14 15:39:53
4楼:无二发布时间:2009-2-14 17:11:27
5楼:闲时来逛逛发布时间:2009-2-14 18:53:41
6楼:爽歪歪发布时间:2009-2-14 19:36:47
7楼:事实说话发布时间:2009-2-15 12: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