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美政府的强硬言论动摇不了中国
1楼:飞扬发布时间:2009-2-3 16:52:09
2009年02月03日 08:29环球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2月1日文章,原题:强硬言论动摇不了北京 中国政府十分清楚美国新任总统的危险。克林顿上任之初就发出一连串反华言论。随着两国蓬勃发展,这股趋势得以逆转,美中关系进入黄金时代。到2001年小布什就任不久,一架美国飞机迫降海南岛,导致美方政策辩论将中国列为军事威胁。“9·11”恐怖袭击事件后,随着美方注意力转向中东,这种路线随即消失。
奥巴马上任第一周,美国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将北京称为汇率操纵者,这引发了旨在惩罚中国的保护主义立法的担忧。这与布什时期的中国政策不同,尽管贸易失衡膨胀、中国出口激增,但布什政府没有走出这严重的一步。如今繁荣尚未变为萧条,但在面临发展瓶颈和国内挑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也在下滑,出口在减少。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财政部就试图改变中国的汇率政策,但未能取得效果。75年后,美国财政部不能忽视中国已成为自己最大债权国的事实。北京可以把现金迅速转往别地,在利率下降之际寻求更高回报率。通过拿起一个政治上敏感、而在经济上毫无效果的工具,盖特纳先生招来了自己预料不到的危险。
在当前巨大危机面前,如果中国按照本国利益行事,外界不应感到意外。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抵制住了货币竞相贬值潮,但这一次或许不能做到。10年前,出口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20%;今天,中国对出口的依赖度增加了一倍。工厂倒闭,失业率上升,GDP下降,人民币升值不太可能鼓励中国消费者购买外国货。
那么,在中国面临自30年前市场改革以来最严峻经济挑战之际,盖特纳先生为什么把矛头对准北京?他可能想,如果中美经常账户赤字增加,他将面临国内的挞伐之声。中国人震惊于他们可能卷入一场贸易战,而当前危机的根源在于西方的缺陷,如过度消费。
作为第一位会讲中文的美国财长,盖特纳先生并非对中国表示强硬的唯一一人。副总统拜登曾表示奥巴马政府正重新审视中国政策。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很可能加入盖特纳先生行列推动中国重估币值。随着美国失业率攀升,双边关系将再次吸引来自国会的消极的注意。
奥巴马政府需要正确把握中国就在眼下。中美峰会应该尽快举行,让新总统与北京领导人会晤,开始那种曾使他当选的沉着和理性的对话。▲ (作者利里克·休斯·黑尔,汪析)
>>>>>
2楼:龍門陣发布时间:2009-2-3 17:02:04
3楼:小江发布时间:2009-2-3 17:03:12
4楼:高瀑发布时间:2009-2-3 19: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