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房地产熊市,盘点重庆六大“不怕死”楼盘!
1楼:八卦妹妹发布时间:2008-12-30 11:42:51
[url=http://www.xyyhouse.com/expose/content.jsp?id=1363][font=Impact][size=7]房地产熊市,盘点重庆六大“不怕死”楼盘![/size][/font][/url]
 
【“熊胆”楼盘一】:[b]龙湖郦江[/b]
【异常行为】:这年头,还要卖精装房?
【心态分析】: 富力横尸前面,龙湖仍然在走他的“精装路”。本人比较佩服龙湖,不是佩服他的胆量,而是佩服他的谨慎和精明。龙湖从2004年开始真正研究精装房,2006年第一个精装项目“紫都城”(仅一栋)出场(水晶星座等商务公寓不包含在内,单指传统住宅),07年一栋,今年一栋。如果说精装之路走的这么慢,是因为其经济实力,大家肯定不信,我也不信。但是龙湖确实在一步一步练兵。现在做精装房,尤其是重庆开发商没有做过的基础上,练兵比赚钱更重要。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老百姓对于价格过于敏感,甚至到了“只看价格不看房子”的地步,很多人在听到南岸区房子卖到6000多一平米,即便是事后知道是精装房,但是“高价”的印象已经深入其心中,难免已经影响到其购房决策。
 更何况,前段时间,富力精装房事件闹得网上网下,风风雨雨,购房者在刚刚受过“刺激”之后,对于所谓的“精装房”已存畏惧之心。富力搞精装修也有一些年头了,但是几乎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从07年北京富力又一城到今年重庆业主大闹销售中心,富力的精装路走的既艰难又坎坷。富力精装经验恐怕也有几万套了,但是仍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恐怕龙湖也要动摇是否仍然按这条路走下去。
 郦江这栋,恐怕是一年前就已经开始计划做精装修的,看来计划执行力强,也有强的坏处
【下场估计】:降价通道+装修门事件=只能廉价!(靠便宜来取胜)。这年代,如果修清水房,还是可以卖到江景价,如果精装修了,绝对卖不到江景价。
【“熊胆”楼盘二】:[b]光华观府国际[/b]
【异常行为】:这年头,住宅还要卖7千5?
【心态分析】:客观点讲,地是好地。距离观音桥步行街仅200米,又有近300年的文脉传承,400株50年以上的原生树木,这样的天然优势,放在任何开发商面前,都会心动,而且心动的理由实在太多太多。但是这些,实在是生不逢时,在卖菜大妈都晓得的“降价通道”里, “卖好,卖差,这是个难题”。但是,最近传出内部可靠消息,观府国际清水房套内均价定在7500元/平米。
仔细研究了哈观府国际这个楼盘,住宅片区大概26多万方(宣传的50万方是包括写字楼等商业地块,和部分车库面积),70多亩地,一共12栋高层住宅,住宅地块容积率大概在5多一点点,在商圈应该算比较合适的指标了。考虑到这块地是从别人手里面转来的加上高额的拆迁费用(听说拆迁补偿费达到了近建面5000元/平米),土地成本已达每亩上千万,综合考虑到各种成本,低于六千基本没有多大的利润空间。但问题是,你是出生在2008年,7500元/平米的价格买住宅,几乎是个天价。
事情不能看一个方面,我想光华一个从事房地产10年的开发商,肯定不是个“哈儿”,市场什么样,应该心里“有谱”。那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常行为,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1.惜售,说直接点,不想卖,太便宜了。2.成本高,又投入了大量的广告费,箭在弦上,骑虎难下。
【下场估计】:7500元/平米,卖住宅,确实,有难度!考水平!
【“熊胆”楼盘三】:[b]协信中心[/b]
【异常行为】:这年头,还在搞返租销售?
【心态分析】:现在网络上到处充斥着协信“媒子”的帖子,什么“协信中心投资十八法”之类的言论,看着让人起鸡皮疙瘩。几年前经常用的“返租销售”这招,在协信中心有遇到了“春天”。如果我没有记错,这种返租销售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不知道是开发商破罐子破摔不管不顾了,还是政府在刻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协信仍在风风火火的实施着。
 “返租销售”这招最大的问题是,销售的时候全靠承诺,一旦实施几年后经营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就会导致开发商有很大的“返租”压力,甚至因此破产。比如,现在的全球经济危机,继续延续,**酒店开业后不能保证一定数量的客房入住率,租金肯定成为其最大的包袱。
 不多说,举个例子。例如,本来一处只值1万元每平方米的商铺,开发商将售价提高到2万元每平方米,尽管开发商承诺10年每年包租,年收益8%,但实际的收益根本达不到,按包租10年换算,投资者的年收益只有3%。
【下场估计】:30多平米小户型,40多万总价,折合1.3-1.5万/平米,老百姓可不是傻子,投资人更精明,这个帐恐怕大家都算得来,到底“返租”之路能走多远,难说! 
【“熊胆”楼盘四】:[b]线外[/b]
【异常行为】:这年头,还有人投资?
【心态分析】:线外这个楼盘,面市不久,但声音不小,还是有点能耐,竟然忽悠了很多地产圈的“老板凳”去投资写字楼。3600元/平米左右的价格,公摊将近40%,算成建面2160!!,楼面土地价最少几百块钱嘛,建安成本1000元/平米是少不了的,税费、配套、营销费用,加起也起码上了建面2000元/平米了,写字楼价倒退10年?注意,建面才是开发商的成本。开发商说是只搞整层认购,一副一口吃个胖子的架势!!!看着非常像“赔钱讨吆喝”,但是我敢肯定,这个世界上没有“傻瓜开发商”,让我们来分析下心态:
在汽博中心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说实话,虽然有“保税港”,“第三区”等等利好,但是真正“落地”产生效果恐怕也要5年以后了,现在周边办公氛围除了汽博中心有商家几乎为零。临近线外的汽博中心自己的小公寓建成依然两年了,也几乎没有出租出去。而线外对外宣传可以出租到30元/平米,老天,这个价格可以去观音桥附近租小户型去了!显然这种“租金说辞”并不一定能招揽到客户,因此出绝招:便宜!
 雪上加霜,楼市冬季,所有的投资客都在“冬眠”,钞票都紧紧的捂在包包里,线外这种纯粹的投资楼盘,凭什么去找客户呢?而且这样便宜的价格,完全可以选择按套销售,延长销售期,以待房市回暖,那为什么非要按照按层销售呢?我想,只有一个理由,缺MM.! 例如彩云湖边的一个楼盘:彩云印象,去年房市火的的时候,才卖3000多,但是听说后来老板跑了。谁又能保证,一片“雾气”下不是一个可以陷进去的“沼泽地”呢?!
【下场估计】:即便这个价格,都有可能需要积累一段时间才开盘;即便开了盘,都有可能卖的不怎么样;即便卖的很好,都有可能投资户会走“麦城”;即便成功走了“麦城”,都有可能走不长远。
【“熊胆”楼盘五】:[b]珊瑚水岸[/b]
【异常行为】:这年头,忍了三年的香港人,还在开盘?
【心态分析】:一直有个印象,香港开发商其实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本质上应该算是资本运营企业,这些香港人都是“玩资本”的高手,搞房地产的目的是通过资本运作来获取投资利润,之所以选择地产这个行业,是因为这个行业投资比较大,风险小,一个项目运作下来,如果没有太大的问题,包赚无疑。具体操作一般是,先拿一块大地,拿上4、5年,再慢慢开发,等待土地升值。因此,我们看到和记黄埔拿到徒溪地块后3年仍无动静,瑞安拆迁5年了,只修了不到10栋楼,但是他们的地价已经翻了几倍了。(不过说实话,ZF、老百姓是最倒霉的,ZF把一大块地出让了,目的是让你尽快修了房子卖给老百姓,你却囤积起来!老百姓则是“彻头彻尾”的弱者和受害者!)
 2005年,珊瑚水岸项目正式亮相,当时楼盘名字未定,于是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征名活动(这个活动,如果换做重庆的开发企业,最多一个月)。此后开始了3年漫长的客户积累。经历了2007年重庆最疯狂的年代,和黄却在楼市低谷“莫名其妙”的开盘了。不知道是因为错过了高峰而后悔,还是立意高远,意欲站在“振兴房市”的高度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反正香港人的异常之举,确实把重庆地产圈给搞懵了!
【下场估计】: 有句话,成功人士往往有合乎逻辑的潜意识,也许在别人眼里的“不正常”,恰恰是“李超人”常胜的法宝,谁知道呢?!
【“熊胆”楼盘六】:[b]招商江湾城[/b]
【异常行为】:这年头,还在卖150平米以上的大平层?
【心态分析】:江湾城,现在销售的房子,恐怕是重庆最难卖的户型面积了。150平米以上的大平层,龙湖弗莱明戈做过,但是成了剩到最后的户型;恒大华府做过,但成了降价的主要目标。一般,能拿出100万买房子的人,有两个选择,买江景楼盘和洋房。重庆主城区江岸线有140多公里,即便现在没有修全的情况下,能称得上江景房的最少有几百万方,太多了!重庆的江景房和上海江景房、深圳的海景房完全是两个概念,区别不在于江景景色的好坏,而是江景的“稀缺”和“尊崇”。有句广告语说的好,“关于物质,垄断最具快感”,有钱人最热衷的恐怕就是对“稀缺”的“垄断”。重庆的江景房,说白了,少了垄断的快感!
 在江景房和洋房里选择,70%人选择洋房,毕竟洋房这个介于高层和别墅之间的“混血儿”在重庆混的不错,形象挺好,重庆中产的优先选择!  
 北滨路、南滨路,一个个楼盘定位相近,近况也相近,甚至名字都相近,廊桥水岸、春森彼岸、珊瑚水岸、江湾城,一个比一个过的难,就连龙湖,一年的时间也只修了两栋半,足迹却已经走遍了大江南北各大城市,一个字:难!另一个现在最流行的词:纠结啊!
 【下场估计】:你的面前有三条路,一、放慢开发速度,走春森彼岸的路;二、改规划,如果不是头排江景,户型就改小些;三、老百姓的最爱——降价! 
>>>>>
2楼:喜之郎、发布时间:2008-12-30 12:38:57
3楼:阿虎不抽烟发布时间:2008-12-30 13:50:30
4楼:高瀑发布时间:2008-12-30 17:23:32
5楼:高源发布时间:2008-12-30 20:58:44
6楼:再见晴天发布时间:2009-1-1 8: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