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温总理在双福
1楼:金江津发布时间:2008-12-25 18:57:16
[table=85%][tr][td][color=#000099][b]太阳总要出来的[/color][/b][/td][/tr][tr][td]—— 温总理与返乡农民工“共话”就业大计[/td][/tr][tr][td][/td][/tr][tr][td][/td][/tr][tr][td][url=http://www.jjnews.net.cn/upfiles/20081223182140.jpg]
[/url]
12月21日,正在重庆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冒雨来到重庆市江津区破石村三社,在农户家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专题了解农民工返乡就业情况。这是返乡农民工张凤在座谈会上举手要求发言。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新华社记者 李 斌 黄 豁
“刚刚回乡的,请举手。”
21日是我国农历节气中的冬至,重庆正下着濛濛细雨,下午3时许,正在重庆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冒雨来到重庆市江津区破石村三社,在农户家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专题了解农民工返乡就业情况。一落座,他就开门见山向大家提出了要求。
近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不少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这一现象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
围坐在一起的群众,纷纷举起右手…… 
“都是啊?”温总理环视一周后,接着问:“你们最远的,到哪打工?”
“黑龙江。”温总理身后一位中年男子回答。 
“谁是从广东深圳回来的?”“从上海或者说从东边回来的有没有?”“从西北回来的有吗?”……座谈会还没有开始,温家宝就先进行现场摸底。
“这个座谈会很难得。”温家宝接着说,“你们告诉我,第一,回来的原因是什么?是工厂倒闭还是放长假?第二,回来时工资发够了没有?第三,回来后怎么办?谁先说?”
“我。”一位身穿红色羽绒服的女子,迫不及待地应声站了起来。看到她着急的样子,大家笑了起来。
“我是从广东回来的。”张凤腼腆地说。 
温家宝接过话头,接连向她问了十多个问题:出去多长时间、厂子倒闭的时候是几月份,等等。张凤一一回答。
听说张凤家还有两亩多地、爱人还在外地打工,温家宝马上关切地问:“你把两亩多地种好了,再加上爱人的收入,日子还过得去吧?”
“我回来以后已经找到工作了,在洗脚店做保健。”听说张凤返乡后重新就业,总理脸上露出了微笑。
“总理,我来说。”坐在温家宝对面的慕泽华是川菜厨师,今年7月从湖北宜昌返回重庆,在地方政府“阳光工程”的帮助下,正免费在镇上职业学校学习计算机。看着总理亲切的面容,他提出一条建议,“现在想培训的人员多,而政府的指标少,希望能多一点。”
“这一点你放心,我答应你。从现在起一直到明年,要增加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经费,专门用于农民工培训。”
总理的话,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大家纷纷鼓起掌来。
重庆市津北建筑劳务公司法人代表聂高贵告诉总理,公司向北京建筑市场输送了两万多人,现在由于工程结束了,有一万多人面临回家。他说:“这次我从北京回重庆,主要是看看返乡后有没有就业的渠道。”
“能为农民工考虑,你很负责任。”温家宝鼓励聂高贵说,“我们这次拉动内需的措施中,有不少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具体布局不一定在北京。你们要想方设法找门路,找市场,找到能让这些工人有活干的地方。”
聂高贵告诉总理,企业计划在重庆建设一个返乡创业园,在北京收入好一点的农民工,可以返乡创业;收入低一点的,可以回来参加基础设施建设。温家宝听后高兴地点点头。他同时希望各地政府多用当地农民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总理,您每次来重庆,心里都装着我们农民工。第一次,是帮助我们讨工钱;这次又来看我们有没有活干。我代表大家给您鞠个躬。”聂高贵站起来,面向总理,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67岁的老汉张宗义在发言时提出一个“要求”:希望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温家宝连声说:“会的,会的。我讲两个数字,一是今冬明春的1000亿投资中,有40%投向农村;二是明年对农民的补贴要在今年1028亿的基础上增加约180亿。原有政策不仅不变,还要更好。”
温家宝语重心长地问起村里有没有困难户。他对随行的各级干部说,今年灾害多,再加上金融危机,农村困难更大。今天是冬至,已经进入数九寒天,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在这样的时候,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关心农民,特别是要关心灾区和困难地区的群众,看他们穿得暖不暖,住处冷不冷,家里粮食够不够,看病有没有钱,要把温暖带给群众。
门外,雨仍在下着;室内,这场特殊的座谈会仍在继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继发言,气氛十分热烈。
原来在广东办小商场的杨仁荣告诉总理,返乡后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温家宝十分高兴。他说:“你这种精神很好。在广东遇到困难就回来创业;创业有困难,咱们再共同克服。”
返乡后创办了一家清洁设备企业的朱兴德,希望政府在贷款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更大的扶持。温家宝对他的建议表示肯定:“你的要求是合理的。银行要面向就业、面向创业、面向中小企业服务,尽量满足他们的贷款需要。”
…………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已经过去,已经是下午4时30分许。
最后,温家宝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现代化建设取得今天这么大的成绩,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城里那么多高楼大厦,是谁建的?大部分是农民工建的;那些重工业或者是体力比较繁重的工作,是谁干的?大部分也是农民工干的。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是外部需求减少,加上自身结构性矛盾,一些工厂不能正常开工,一些商店倒闭或者减员,这时候你们回家了。看到大家没有多少怨言,我非常感动。你们出去的时候是默默奉献,回来的时候是乐观地面对困难。今天参加座谈会的人,对未来都充满希望,都想着创业,都希望再学技术,我很高兴。政府不会忘记你们,也会支持你们学好技术、再创业,为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你们所遇到的困难,政府会尽全力地帮助逐步解决,希望你们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
看着门外还在下雨,温家宝语气放缓说:“我总说这句话,冬天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的,太阳也总要出来的。我相信,渡过这个难关,我们一定会生活得更好。”
掌声,再一次在屋子里响起来……
[/td][/tr][/table][table=85%][tr][td][color=#000099][b]“总理,我们爱您!”[/color][/b][/td][/tr][tr][td]——我区群众深情讲述温家宝总理考察江津的情景[/td][/tr][tr][td][/td][/tr][tr][td][/td][/tr][tr][td][url=http://www.jjnews.net.cn/upfiles/20081224182932.jpg]
[/url]
图为温家宝总理(前排中)在我区双福工业园龙煜精密铜管公司考察。
12月21日下午,正在重庆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冒雨来到我区,走进农户家与返乡农民工亲切座谈,深入车间看望慰问工人。23日,当记者走访温总理在江津的所到之处时,有幸与总理近距离接触的人们回忆起总理那慈祥的眼神、亲切的问候,仍沉浸在难以忘怀的浓浓幸福之中。
总理的关怀暖心窝
“你看了新闻联播的吧?坐在总理右手边的,就是我!你先采访我嘛。”和温总理在一起座谈是两天前的事了,67岁的张宗义老人还是激动得声音都有点颤抖,“哎呀,太激动了,太高兴了,总理的关怀暖心窝啊,我两天都没睡着觉了。”
总理进屋后,10多平方米的房间挤满了乡亲,大家都不停地鼓掌欢迎。总理笑容满面地和大家打招呼、握手。和张宗义握手时,总理还亲切地问:“今年多少岁了?属相是什么?”
座谈会开始后,张宗义是第四个发言。他说:“总理啊,我觉得土地流转的方式很好,让农民既有土地收益,还可以摆脱土地的约束干其它工作。希望中央对土地的政策不要变,希望中央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温总理连声说好,并表示,原有政策不仅不变,还要更好。
顿了顿,总理转过头郑重地问张宗义:“村里有多少贫困户?有多少五保户?今天是冬至,天气很冷了,他们的冬衣被够不够?”张宗义说:“五保户都集中供养了,贫困户也有低保,吃饱穿暖没问题。”总理听了,高兴地点头。
“最幸运”家庭有“遗憾”
温总理在双福新区破石村三社召开座谈会,专题了解农民工返乡就业情况,走进的农户,是农民张远涛的家。
“看到总理走进我家,我激动、高兴得大脑一片空白。”30多岁的张远涛回忆起前天那一刻,脸上变换着腼腆而幸福的表情。
总理进屋后,首先就亲切地和张远涛的母亲握手,并让她坐在自己左边。然后和张远涛的女儿张倩握手。张倩甜甜地喊了一句:“温爷爷好!”温总理高兴地问:“多少岁了?在哪儿读书?”张倩大方地回答:“我今年12岁,在享堂中学读初一。”总理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她说:“好好学习,前途远大!”
“今天早上张倩很早就起床了,说要发奋读书,不辜负总理爷爷的期望!”张远涛乐呵呵地说。
这个可算“最幸运”的家庭也有“遗憾”。“和我们在一起,总理完全就是一位慈祥的长辈。”女主人肖丽说:“不过,我还是太兴奋了,晕乎乎的不知道该干什么,表现得不好,有点遗憾。”
“总理,我们爱您!”
当天下午4时38分,温家宝总理来到位于双福工业园的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考察。激动、幸福的氛围,像接力棒一样传递到了正在进行生产的工人中间。
在车间,总理一边和工人们打招呼,一边倾听公司负责人的汇报。总理说:“你们做得很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信心。企业负责人要敢于承担责任,企业职工要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19岁的小伙子李德赟正在生产线上工作。总理走到他身边,亲切地问:“到公司多久了?收入多少?”李德赟有点紧张,回答说:“到公司将近1年,每个月有1000多。”总理说:“小伙子,好好干,有前途!”这时,约20个工人围过来,嚷着要和总理合影。总理愉快地和他们一一握手,并和工人们合影。
2楼:小山村发布时间:2008-12-25 19:16:12
3楼:高瀑发布时间:2008-12-25 19:22:25
4楼:高源发布时间:2008-12-25 19:39:21
5楼:X·偉发布时间:2008-12-25 20:08:01
6楼:爽歪歪发布时间:2008-12-25 21:02:13
7楼:喜之郎、发布时间:2008-12-25 22:49:51
8楼:重庆De辣哥发布时间:2008-12-25 23:11:52
9楼:高瀑发布时间:2008-12-26 9:46:58
10楼:天外星星发布时间:2008-12-26 12:10:44
11楼:飞扬发布时间:2008-12-26 19:04:49
12楼:一剪梅发布时间:2008-12-26 21:44:57
13楼:游客发布时间:2008-12-28 11:21:11
14楼:游客发布时间:2008-12-28 1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