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2008风云人物:百万川震志愿者
1楼:爽歪歪发布时间:2008-12-14 14:05:04
        [size=3] 百万川震志愿者以网络、手机等方式自发集结,奔赴灾区,他们小规模编队,临时组合,却展示世界史上最大规模、也最快速的一次民间动员。他们救急扶难,发挥同胞爱与人道精神,展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茁壮,超越意识形态限制,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这支民间百万大军,被选为亚洲週刊二零零八风云人物。[color=#ffffff](chinesenewsnet.com)[/color]
       很多人不知道,在今年五月十二日四川大地震后,来自全国五湖四海、奔赴灾区现场的志愿者(义工、志工),在一週之内,高逾一百万人。他们不是由党政力量组织,而是民间自下而上,透过互联网和手机,以小规模编队的方式,临时组合,却展示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也最快速的一次民间动员。[color=#ffffff](chinesenewsnet.com)[/color]
       这支民间百万大军,因而被选为亚洲週刊二零零八风云人物。他们不顾自身安危,甚至有人因此牺牲性命,但却救急扶难,发挥同胞爱与人道精神,也展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茁壮,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限制,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color=#ffffff](chinesenewsnet.com)[/color]
       四川绵竹的遵道镇是今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如今灾后半年多,依然能够看到当地老百姓在牆上写满「志愿者同志们辛苦了」之类的留言。这类留言其实散见灾区各地,并且往往将解放军与志愿者并列,「感谢解放军,感谢志愿者」。这些留言背后,是二零零八年中国大地所经历的最为波澜壮阔的民间动员,也是二零零八年中国最被忽略的历史性事件。[color=#ffffff](chinesenewsnet.com)[/color]
       五月十二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汶川大地震爆发。「我们该做些什麽?」很多中国人都在问。晚上八点前后,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接到血库告急消息,立即广播号召市民献血,血液中心很快出现千人排队的场面。晚上九点,成都的出租车司机开始主动赶往都江堰拉伤员。半夜十二点以后,成都当地广播台紧急呼吁更多出租车赶往都江堰。看到央视及全球媒体所呈现出来的灾难画面,无数成都以外的人准备奔赴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五月十二日到十五日,在救援的黄金七十二小时内,出现来自全中国百万志愿者奔赴灾区的场面。[color=#ffffff](chinesenewsnet.com)[/color]
       五月十九日,四川[/size][url=https://www.mirrorbooks.com/cgi-bin/mirrorbooks.cgi?command=showall&id=192&conv=null][size=3][color=#0000ff]共青团[/color][/size][/url][size=3]省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当天,登记的志愿者达一百零六万之巨,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份,其中成都人约有十万。六天内,这一百零六万自发动员救灾的志愿者,成为世界史上自下而上最大规模和最快速的动员,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奇蹟。这还未将大批尚未登记的志愿者、草根NGO、以及来自港澳台与国际的志愿者包括在内。《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六月份的报道认为,川震志愿者数量高达「三百万」。[color=#ffffff](chinesenewsnet.com)[/color]
       后来,四川[/size][url=https://www.mirrorbooks.com/cgi-bin/mirrorbooks.cgi?command=showall&id=192&conv=null][size=3][color=#0000ff]共青团[/color][/size][/url][size=3]继续公布的信息中,报名的志愿者已超过一百一十八万,派遣人数则超过一百五十三万。如此短时间内、全是自发动员,川震志愿者超过百万之众,在地震之前没有谁能预料?[/size]
[size=3][/size] 
[size=3]      借助网络的草根组织[color=#ffffff](chinesenewsnet.com)[/color]
       百万川震志愿者并非突然从天而降。他们的背后,是中国中产阶层的掘起,他们都是中国的新型公民。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去关心公共领域。在生活中,他们周围已经形成各种小圈子。正是这些小圈子,在川震后,成为救灾团队的原型。登山队、旅游社团、同乡会、老兵俱乐部、企业、NGO、论坛网友等等,一个个的生活小圈子纷纷转化成一个个的草根志愿者组织。[color=#ffffff](chinesenewsnet.com)[/color]
      他们大多也在网上发个帖子,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到灾区当志愿者,或者他们直接抵达成都,然后再寻找成型的组织。地震之后的几个月里,成都城北火车站的广场上一直立著一杆旗,上面写著「志愿者集结号」几个字。旗下堆积著一些灾区需要的物资。几个身著红色字体「志愿者」背心的年轻人,正等著从火车站走出来的人。[color=#ffffff](chin[/color][/size]
[size=3][color=#ffffff]    [color=#000000]年轻志愿者的精神烙印[/color][color=#ffffff](chinesenewsnet.com)[/color]
[color=#000000]       在八十年代出生的「八十后」成为了百万川震志愿者的主力。在灾难面前,这些过去被视为自私和自我的年轻人们共同经历了一场场精神上的洗礼,发出自己的声音,作出自己的选择,创造了中国历史的奇蹟,也让所有的人对未来中国公民社会的主体充满期待。[/color][color=#ffffff](chinesenewsnet.com)[/color]
[/color][/size]
[size=3][color=#ffffff]     senewsnet[/color][/size]
[size=3]    [/size]
>>>>>
2楼:流星的眼泪发布时间:2008-12-14 14:59:34
祖国的动力,祖国的栋梁。[em2][em2][em1]>>>>>
3楼:飞扬发布时间:2008-12-14 17:39:52
4楼:高瀑发布时间:2008-12-14 18: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