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开始
1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1:24
者从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办公室获悉,“2008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20位候选人物已确定,择日将进行公示投票。 
 
 
据悉,本次公示投票将采取网络、短信、固定电话、纸质和社会现场投票等5种方式进行。届时,市民可登录华龙网(http://www.cqnews.net/)、视界网、大渝网等网站查看人物事迹,为感动你的人物投上一票。每个IP一次只能累计投10票。两次投票之间间隔不少于3小时;还可手机编辑候选人编号,由大写字母T+数字构成,如T01、T02、T03等,移动用户发送到10658333参与投票,联通、小灵通用户发送:候选人编号(如:T02)到10620148参与投票。整个活动中每个手机号码只有15次投票机会;小灵通和电信固定电话用户可拨打966114,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投票,每个固定号码最多只能投15张票。另外,11月中下旬,将在主城区几大步行街同时开展“为心目中的感动人物投票活动”;纸质选票将刊登在近日的重庆日报、重庆商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时报、三峡都市报、巴渝都市报、武陵都市报上。 
为防止恶意刷票行为,投票过程中增加了部分复杂环节,请广大市民谅解,若投票过程中发现舞弊行为,主办方将取消所得票数并对相关人员追究法律责任。 
>>>>>
2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2:45
3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3:33
T01于小燕:女,21岁,云阳县人,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
感动事迹:因为贫困,她差点与大学失之交臂,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助她走进大学校门。她时刻告诫自己,她是贫困山村走出来的孩子,是党和国家资助上学的学生,没有任何理由在大学里得过且过、碌碌无为。贫困不是自卑的理由,贫困正是奋起的动力!为此,不论天晴下雨,天天都蹬着自行车出去做家教,同时接3份,晚上七点半一家,下课后马上赶去下一家。时间太晚了,她常常只能住在学生的家里,天刚亮再回学校上第一节课。发传单、当财务助理,寒暑假她也没有真正休息过一天。尽管被勤工俭学占据了很多时间,可于小燕年年考试都是第一名,年年都拿一等奖学金。虽然家庭非常贫困,但她性格开朗大方,乐于助人,是同学们的好朋友。她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成为奥运会志愿者。在繁华的北京,她每个月只留300元钱作为生活费,可是却要省吃俭用给父母寄回1500元钱做生活费和医药费,汶川大地震还捐了1000多元。2008年,经过全校同学投票,她获得中财最高荣誉———“榜样中财”称号,并被保送读研究生。
>>>>>
4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3:59
T02方本良:男,77岁,三峡都市报社退休职工。
感动事迹:15年来,用摄影手段抢救三峡文化遗产,拍摄了库区从兴山到涪陵的11个县城及西沱、石宝等十多个重点场镇的原貌。同时,系统拍摄了600里库区重点历史文化遗产,并分别建立起图片档案。他在拍摄三峡的同时, 重点拍摄了古城万州淹没前的大街小巷、古宅民居、古桥古树、名牌古店、名胜古迹等。他拍摄了6万多幅照片, 其中有关三峡文化方面的图片占4万多张,自费开支达10多万元。除了整理拍摄的图片外,他还四处联糸,多方收集早期的老照片,寻找图片的当事人、知情人为见证人。去年,他以10多个版面在《三峡都市报》推出了“百年万州”专题,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此,英国BBC广播公司记者登门进行了采访。中央电视台在“夕阳红”和重庆直辖10周年“感动重庆”节目中对他的先进事迹作了专题报道。
>>>>>
5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4:18
T03冉元智:女,45岁,巴南区兽医畜牧站人员。 
感动事迹:参加工作22年来,她潜心钻研畜牧科技,粪香、泥香伴随着她干完一个又一个的重大项目,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科研成果。她把人生座标定为:“以养殖户赚钱为快乐,以畜牧业发展为满意”,为此她奉献了美好的青春年华。她先后承担了7个农业部下达的重大项目,21个四川省、重庆市[*]及农业部门下达的项目,9个巴南区(县)[*]下达的项目,各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2003年3月10日,她苦心培育十多年的瘦肉猪高产仔母系,全票通过市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被正式定名为渝太I系猪,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该项目获得2003年度重庆市人民[*]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成果已经为巴南区农民累计增收近1亿元。目前渝太I系猪发展势头良好,深受农民欢迎。
>>>>>
6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5:35
T05朱郁忠:男,74岁,铜梁县人,志愿军战士。
感动事迹:他心系家乡贫困学生,捐出了全部积蓄还将捐赠遗体。2004年第一次助学捐款后,朱郁忠积极发动周围群众资助贫困学生,他先后联系了革命老军人、志愿军老战士和居住在台湾的校友,筹集到6000多元,全部送到贫困学生手中。3年来,他捐出了自己全部积蓄6500元,还向姐姐借了5000多元钱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朱老乐观地说,“我打算逐渐还钱,但还是要继续资助下去。” 
1992年,他就主动到重庆医科大学办理了遗体捐赠手续。不仅如此,还说服了姐姐也同意捐献遗体,并决定像他一样,将所得的丧葬费、抚恤费都用在贫困学生身上。他说:“我这一辈子,为了革命,为了事业,没有享受过家庭温暖和天伦之乐,但党给了我这么多,我要尽力回报社会。很多人问过我后不后悔,我不后悔,真不后悔!”
>>>>>
7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6:07
T06苏美德:女,11岁,渝中区中一路小学学生。
感动事迹:出生时因缺氧导致脑瘫。从2岁起,她在家庭的关爱下,每天坚持康复训练6小时。9年来,这个坚强的小女孩从不能坐、不能说,到站立、蹒跚而行;从能够说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到现在坐在教室上课,还能字正腔圆地讲故事,这一“特长”甚至超过了许多正常的孩子。 
苏美德的家完全就像一个康复中心,视力表、跑步机及自制的训练器械就置放在客厅里。除了肢体练习外,苏美德还上过声班、美术班、英语班,但语言班的学习却是她的最爱。现在,苏美德的表演在社区每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都成了保留节目。在2007年的联欢会上,居民看了苏美德的表演后,感慨这简直是奇迹,并自发地为其捐款,但苏美德马上把它又捐给了社区的贫困儿童。在2007、2008年地区青少年暑期活动中,苏美德的诗朗诵和童话故事,让她成为记者“围攻”的对象。
>>>>>
8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6:42
T07陈凤菊:女,37岁,巫山县人,四川都汶高速公路民工。
感动事迹: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陈凤菊的儿子正在映秀镇幼儿园上学。当她不顾一切跑到学校后,这里已是一片废墟。陈含泪与工友一起搜救,但废墟下只有可怕的沉寂。这时有人过来求救:“那边还有活人!”陈强忍悲痛说:“不要再找了,我们去那边救人吧!”经过努力,陈凤菊与工友们将一位被掩埋5个小时的药厂女工救了出来,当得知救命恩人来自三峡库区后,那女工流泪说:“三峡好人,谢谢你们!”陈凤菊哭着回答:“我们都是一家人,哪能见死不救呢?”8小时内,陈凤菊和工友们又成功救出3名幸存者。震后,本是灾民的陈凤菊为给[*]减轻负担,主动带着房东陈远花等返回巫山。如今,她又回到都汶高速公路,继续为灾区建设作奉献。 
>>>>>
9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7:07
T08李兵:男,38岁,重庆巴南区人,国家残疾人举重集训队队员。
感动事迹:面对先天残疾,他选择了自强与自立。从懂事时起,他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运抗争,划出了一道特殊的人生轨迹,成为了生活的强者。2008年9月16日,在13届北京残奥会举重项目比赛现场,李兵以225公斤的成绩,勇夺男子100公斤以上级比赛铜牌,为重庆市夺得北京残奥会上唯一的一块奖牌,这也是他继2004年雅典第12届残疾人奥运会上夺得男子举重100公斤级铜牌后,再次为我市摘取的残奥会奖牌。近年来,李兵在残疾人运动会中已硕果累累,曾被市人事局记二等功,还多次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并被中残联、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个人
>>>>>
10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7:35
T04刘群:男,43岁,垫江县桂溪镇石岭社区居委会主任。
感动事迹:20多年他前从长寿区农村考上大学,曾当过教师,后创办以药品为主的长龙集团,曾发起影响全国的“惠民中国行动”。目前家产上亿,却将户口从重庆南岸区迁到垫江县桂溪镇石岭社区,从城里人转变为乡镇人。在石岭社区“村改居”后的第一届居委会主任选举会上,以全票通过的形式,成为了一名身价上亿的居委会主任。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与驾驶员赶到德阳充当志愿者,当得知灾区缺少药品和医疗器材,他主动捐献,立即组织5卡车医药器材和急需的纱布、绷带、夹板等连夜送往灾区。同时并联系5个区县组织了50多名医护人员赶赴灾区,他本人在灾区当了十天的志愿者。他情系灾区,共捐款(物)价值600多万元。他还解决了残疾人230人,下岗职工1200多人及农民工700人的就业问题。 
>>>>>
11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7:58
T09何继华:男,45岁,生前是綦江县扶欢镇东升村党总支书记。
感动事迹:他在村官岗位上整整干了18年,心里装着老百姓,小官也能办大事,深受群众爱戴。2008年9月17日,他倒在了查看村公路硬化工程的工地上。舍不得何继华走的村民们,在他去世后,处处表示了对他的无限留恋、无限尊重。细心人数过,何继华的追悼会上,摆了126个花圈,下葬的时候,送葬队伍逶迤了1000多米,“山无情地无义东升人民挽留不住我们的好书记”、“山青青水蓝蓝,一梯一梯好良田,书记呕心沥血的奉献”,村民们自己创作了长长的挽幛寄托对何继华的哀思。出殡的时候,村民们抬着何继华的灵柩,有意地多走了一段路,从他亲自修建的村办公楼前经过,还踏上他时刻牵挂的那一段村级公路。78岁的老[*]员张逸民,“固执”地说服何继华的家人,特别把自家旁边的一块地送给何继华做墓地,他说:“何书记葬在这里,既可以让全村人民看见他,他也可以看到整个东升村的变化。” 
>>>>>
12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8:18
T10张乃成:男,34岁,重庆市动物园管理处聘用合同工。
感动事迹:他是江苏人,1992年7月经人介绍来到重庆市动物园熊猫馆打工,这一干就是16年,经他饲养的大熊猫有14只,参加养育的幼年大熊猫8只,繁殖的小熊猫有16只。这些大熊猫现分别居住在卧龙大熊猫繁殖中心、成都大熊猫繁殖基地、美国孟非斯动物园等。多年来,他积极参加大熊猫的驯化工作,不断摸索动物驯养的经验,成功驯化了两只大熊猫。不仅能配合好兽医做好诊疗工作,而且还接待国内外来宾数万人,对宣传“国宝”大熊猫,提高重庆国际知名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外乡人,他已经把重庆视为自己的家乡,常年工作和生活在熊猫馆里,将青春献给了异乡的事业。去年获“重庆市十佳农民工”称号,今年2月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后有十多家媒体对他进行了专门报道,他也被媒体亲切称为“熊猫奶爸”。 
>>>>>
13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8:43
T11张洪斌:男,36岁,涪陵区公安局反扒支队支队长。
感动事迹:他以过硬的政治和业务技能,冲出魔鬼般的训练营,成为中国组建的第一支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赴海地执行国际维和任务,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和“中国维和奖章”,荣立一等功。他受命组建涪陵区第一支专业反扒队,在工作中带领民警始终坚持做到“四看”——接警看速度、接待看态度、工作看进度、执法看尺度,树立起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成为保一方平安的守护神。从“维和勇士”到“反扒英雄”,他始终走在第一线,被群众誉为“反扒狙击手”。 
>>>>>
14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9:05
T12张海峰:男,23岁,重庆绿叶义工负责人。
感动事迹:他曾经的理想是做白领,西装革履,收入丰厚。但他毕业后却选择了做义工,日夜奔波,不名一文;他想做个有情郎,但在女友“要么放弃义工,要么放弃我”的选择前,他选择了后者。5.12地震后,他带领义工们深入到受灾最重的北川县擂鼓镇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成立了灾区第一个民俗培训中心,当地有1658人得到培训。2007年8月,一个叫夏春燕的16岁少女被撞成重伤,张海峰带领义工上街为她开展义卖、义演、募捐,为春燕筹得治疗费十余万元。绿叶义工是以QQ群为载体的社会组织,成立于2006 年6月1日,现有成员 2400 人,他们以环境保护、救助弱势群体(失学儿童、孤寡老人等)为目标,以倡导绿色环境为宗旨。
>>>>>
15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9:26
T13张能瑜:男,34岁,重庆市电力公司长寿供电局武隆巡线站站长。
感动事迹:他曾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优秀[*]员,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等20多项荣誉。八年的巡线生涯,砍刀砍断了一把又一把,衣服挂破了一件又一件,鞋底磨穿了一双又一双,他用忠诚谱写出了不朽业绩:运行所辖线路579公里,线路跨越涪陵、武隆、彭水、石柱、丰都等5个区县,带徒30余名,安全生产近3000天,忠诚地保护渝东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008年1月,渝东南电网遭遇历史罕见的冰冻袭击,连续42个日夜,带领同事们奋战在零下1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冒着生命危险、顶着刺骨的寒风爬上几十米高的铁塔清除积雪,确保了渝怀铁路安全运行与渝东南地区上百万居民春节期间正常供电。
>>>>>
16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19:45
T14罗贵秀:女,51岁,沙坪坝区渝碚路街道下岗职工。
感动事迹:全家人靠低保金生活。她平时就乐善好施,经常帮助困难居民和街坊邻居,从2002年以来,在自己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义务照顾两位孤寡老人,风雨无阻,常年坚持。今年三月的一天早上,在给老人买菜途中,罗贵秀不幸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大腿骨折,而肇事司机却逃之夭夭。事发后,现场的好心人及时将她送到了新桥医院救治。但由于家庭十分贫困,无法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她的事迹传开后,渝碚路街道和社区积极发动机关干部和居民献爱心。社会单位和群众们纷纷被她的事迹所感动,主动伸出友爱之手。她的事迹引起了媒体高度关注。重庆电视台、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青年报和网站等新闻媒体对她进行了报道。
>>>>>
17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20:07
T15林元吉:男,71岁,西南大学教授。
感动事迹:把“文章”写在大地上,这是他一生的理想和矢志不渝的追求!为了这个理想,他从来没有离开过科教兴农第一线,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从大巴山深处到三峡库区腹地的川渝几十个县,都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偏远山区,林教授拄着竹杖,翻山越岭作实地考察,常常一天步行几十公里,走村串户培训蚕桑技术人员,为农户现场示范栽桑养蚕,培育和栽种良桑品种。由于有林教授的悉心指导,许多蚕农掌握了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林教授到农村进行科技推广,从来都是住最便宜的招待所,一日三餐极为简单。地方[*]付给他酬金,他总是拒绝。他说:“我是来为农民做事的,不能给你们增添麻烦。”已过古稀的他依然对农村、对农民一往情深,奔走在偏僻的乡间,永不停止。
>>>>>
18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20:29
T16姚永泰:男,38岁,公交巴士269路队驾驶员。
感动事迹:2008年9月16日9:30,在巴山车站,5名扒手尾随58岁的市民黄芳丽上车,然后用前后夹击将的方式,将她脖子上价值5000元的白金项链抢走。姚永泰见状,站起来大吼一声:“你们也太嚣张了!敢在公交车上公然抢劫,快点把项链交出来!”他的勇气鼓励了全车40多名乘客,大家一齐指证声援,将5名扒手围住。扒手被姚永泰和乘客们的气势吓倒,乖乖交出了项链。市民在推荐信中写道:“作为一名普通市民,与公交打交道的时间很多,也看到甚至亲身体验过小偷的猖狂。驾驶员在明,小偷在暗,姚师傅能勇敢地站出来,并发动乘客与邪恶作斗争,保护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实属难能可贵。不是非要见血、非要牺牲才能让人感动,正义、勇敢、聪明也值得我们为之感动。我希望所有的重庆人都是正义的、勇敢的,所以我推荐这名普通的驾驶员师傅。”
>>>>>
19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20:50
T17胡定华:男,29岁,重庆消防总队特勤支队第一中队“功勋班”班长。
感动事迹:入伍11年来,参加过震惊中外的 “12.23” 、“3.25”重庆开县天然气特大井喷、井漏、“4.16”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爆炸、“12.13”重庆火车西站液化气槽车泄漏等灭火救援战斗千余次,先后荣立1次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并被评为“全国公安边消警卫部队优秀士官”和“重庆市优秀人民警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事故救援中,他和战友们舍生忘死,浴血奋战,通过10多个昼夜的连续作战,从废墟中成功挽救了17名群众的生命,疏散群众790余人,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公安部授予“抗震救灾英雄”荣誉称号,中央军委、国务院授予“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8月,他再一次主动请缨,踏上重庆消防人的“奥运征程”,支援北京奥运安保工作,主要负责对“鸟巢”周边生物污染、化学不明气体的侦检、核放射检测和应急处理工作。
>>>>>
20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21:12
T18盛于峰:男,21岁,成都军区驻渝某红军师装甲团坦克一营战士。
感动事迹:地震中最柔情的微笑。五个月大的婴儿被救,孩子在士兵怀中好奇张望,好像在问——“你是谁啊?你不是我妈妈。”这是悲痛中的一抹美丽,一幅让人感动的照片。有人说,这个兵很像许三多,他看着,这个幸存的小生命,欣然地笑了……这是一首描写盛于峰的诗。讲的是抗震救灾中,他和战友们正在北川执行救灾任务时,怀抱着一名婴儿的图片感动了无数人,士兵充满怜爱地注视着孩子,孩子天真懵懂而又依赖地看着士兵。这张照片感动了无数人,经媒体报道后在网上被疯狂转载。解放军报、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及我市各大媒体均对其进行了报道。“咱们的重庆崽儿,留下了最美丽的微笑!”盛于峰所在营的教导员袁志明自豪地说。盛于峰的妈妈李红更是骄傲:“世上最美画面!最美的笑容!就是我的儿子!”
>>>>>
21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21:38
T19熊云:女,53岁,南川区文化馆舞蹈教师。
感动事迹:她从南川师范学校毕业后,进文化馆从事舞蹈教学和舞蹈创编工作,在舞蹈艺术方面很有建树,培养出大量艺术人才和创编了大量舞蹈,为南川地区文艺事业作出了贡献。熊云热爱舞蹈,曾自费到北京舞蹈学院进修。她的学生男女老少都有,最小者4岁,最大者70岁。她培训学员收的学费近乎“义务”, 常常是从早到晚废寝忘食地工作,还牺牲了大量双休日,辛辛苦苦挣得的钱自己一分也舍不得花,省出来捐献给聋哑人或家境贫困考上大学没钱读书的孩子,那些受她资助的学生都叫她“熊妈妈”。熟知熊云的人都说她是生活上的“吝啬鬼”,社会上的“慈善家”。熊云编排的舞蹈节目多次在省级、国家级大型文艺比赛活动中获奖。
>>>>>
22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21:57
T20鲜继淑:女,39岁,西南医院护士长。
感动事迹:5·12地震当天,她和全院医务人员紧急疏散住院病人,一直忙了一整夜。来不及休息,就丢下即将中考的儿子随第三军医大学第二批医疗队奔赴四川灾区。在挺进映秀的生死之路上,她们一行69人,每人携带四十多公斤重的急救药品和器械,经过生死考验,成为第一支到达震中的医疗队。5月14日下午2点30分,医疗队到达映秀,成为第一支到达震中的医疗队。 
14日傍晚,听说映秀小学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名活着的小女孩,鲜继淑和队友们立刻赶了过去。现场消防官兵极力阻拦:“太危险,余震随时都可能把你们砸在里面。”鲜继淑趴下身子,躲过不断滚落的石头,艰难地爬进洞里,给女孩喂水和食品,还不断地跟她讲话,给她讲故事。夜深了,鲜继淑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她的身躯、安抚她的心灵,“孩子,别怕,阿姨会一直陪着你”。那一夜,鲜继淑与小春梅生死相依了10多个小时。第二天上午11点,在鲜继淑和消防官兵的共同努力下,被埋68小时的小春梅终于成功获救。
>>>>>
23楼:江津人民很行发布时间:2008-11-20 13:55:24
24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0 13:58:38
25楼:牧牛童子发布时间:2008-11-20 15:41:57
26楼:贱人就杀发布时间:2008-11-20 17:11:41
27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11-21 8: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