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花5元钱可查身份信息 网友人肉搜索威力大增
1楼:FM发布时间:2008-11-8 11:10:12
 
 
今后,公民可通过公安部的网上自助服务,核查确认保姆、房客、网友、交易伙伴等人身份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昨日上午,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正式面向公民个人推出公民身份信息核查、同名同姓查询网上自助服务。 
查询不会显示被核查人住址等信息 
用户通过访问“身份查询中心”网站,使用“身份查询中心”新推出的网上自助服务,在首页点击“身份信息核查”进入核查页面,只要输入被核查人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两项内容,通过支付宝或者网上银行支付费用后,便可在线实时获得核查结果——显示“一致”或“不一致”字样,不会显示被核查人住址等信息。查询费为每次5元。 
已存储约13.07亿的人口身份信息 
记者了解到,公民身份信息核查服务是公安部于2003年底推出的便民服务,用于辨别公民身份信息的真伪。最初推出的身份查询服务主要集中在电信、税务等行业。随后,身份查询服务开始向公民个人推广,陆续推出了用手机信息查询等。 
据介绍,公民身份信息查询自助服务还能够查询到某个姓名在全国或者某省(区市)范围内的重名数,家长可以通过自助服务给宝宝起一个具有个性且重名度低的名字。目前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已存储了全国约13.07亿的人口身份信息数据。 
开通首日相关网页打不开 
昨日15时,记者登录该查询服务中心网页时发现已打不开。对此,公安部身份查询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开通公民个人网上在线查询公民身份信息服务的首日,群众热情很高,不少群众都上网站查询,目前网站仍在进行技术完善,需要停一段时间。 
专家说法》 
身份证信息不属隐私 
该核查系统推出后,有人质疑这种查询方式是否会触犯个人隐私,因为只要别人知道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同样可查阅上述信息。但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认为,“身份证上个人信息不属于隐私,但仍需保护。”刘德良说,身份证在一定意义上与名片作用相仿,是为了出示给执法者和相关交互方以证实个人身份,把这种不时需要公开的信息定义为“隐私”是值得认真商榷的。 
他表示,构成个人隐私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属于与公共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个人信息;二是与人格尊严有直接关系。基于言论自由、舆论监督和知情权而公布他人的姓名、肖像、住址、手机号码、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合法和正当的,并不是一种侵权行为;基于交易安全和社会安全,在我国,像姓名、肖像、家庭住址、年龄等与人格尊严没有直接关系的身份证信息不应该被视为个人隐私。 
据《北京晨报》 
“搜友”:人肉搜索又添利器 
很多网友十分担心个人隐私资料会被曝光,这也让不少“搜友”大叫人肉搜索又得一搜索利器。而搜索的前提是必须已知搜索对象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网友:查一次5元太贵? 
昨日该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在网上引起强烈的反应,大多网友认为不该收费,认为公民身份信息是社会公众资源,不应该由某个部门用来作收费服务,况且互联网查询资料又不会在公安部发生费用。也有网友认为,5元的查询费缺乏依据,即便要收费,也应该举行听证会,5元一次太贵。 
而一名IP为“219.235.112”的网友则认为收费是为了适当限制,防止无限制输入号码,查看更多人资料,也是为了防止不法人员找到合适的诈骗人选。这样一次5元的费用并不高,又限制了不法分子。据《广州日报》 
>>>>>
2楼:高瀑发布时间:2008-11-8 11:14:46
3楼:爽歪歪发布时间:2008-11-8 11:42:29
4楼:牧牛童子发布时间:2008-11-8 17:59:57
5楼:重庆De辣哥发布时间:2008-11-8 18:29:03
6楼:涩郎发布时间:2008-11-8 20:25:23
[em10][em10][em10][em10]
身份证查询是遭几个狗东西包了的,独一分
就算是为了网站维护
一元钱一次足矣
[emb20]>>>>>
7楼:高瀑发布时间:2008-11-26 16: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