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你认为谁会当选美国下届总统?
1楼:江津人民很行发布时间:2008-11-3 20:12:10
[color=red]明天就是美国大选了,是奥巴马当选,还是麦凯恩,5号下午就会见分效.[/color]
  
      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所有选民都在两个候选人之间作出选择,一个(党的)总统候选人在一个州的选举中获得多数取胜,他就拥有这个州的全部选举人票。
各州拥有的选举人票数目同该州在国会拥有的参、众议员人数相等。参议院由每个州选举出的2名议员组成,而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
总统候选人获得全国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总共538张选举人票的一半以上(270张以上)即可当选。
[url=http://news.sina.com.cn/w/2008-10-20/144216488783.shtml][color=#1a47bc]美国民主、共和两大党的主席是谁?[/color][/url]
很多人对美国目前两党总统候选人非常熟悉:无论是麦凯恩,还是克林顿或奥巴马。那么,有多少读者知道,美国民主、共和两大党的主席是谁?
[url=http://news.sina.com.cn/w/2008-10-20/144416488792.shtml][color=#1a47bc]美国选民的“党籍”可以自己宣布[/color][/url]
两党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党员登记制度。美国公民在参加选举之前,需要在自己居住地的选民登记机关注册。在大多数州,公民可以在选民登记的时候注册自己为某党成员。也就是说,美国选民的“党籍”是自己宣布的,你愿意登记为哪个党就登记为哪个党。注册为某党党员之后,不交党费,没有党员义务,没有党员纪律;当然,相应的也就没有什么党员权利。
   
[url=http://news.sina.com.cn/w/2008-10-20/145316488830.shtml]
[/url][url=http://news.sina.com.cn/w/2008-10-20/145316488830.shtml][color=#1a47bc]自由的驴头:民主党[/color][/url]
主张积极的政府财政、强调二次分配、主张限制枪支、提高最低工资,支持同性恋婚姻、妇女堕胎权利;关注环境、劳工、移民、少数族裔。民主党自称是“人民的党”。
[url=http://news.sina.com.cn/w/2008-10-20/145316488830.shtml]
[/url] [url=http://news.sina.com.cn/w/2008-10-20/145316488830.shtml][color=#1a47bc]保守的象脑:共和党[/color][/url]
主张小政府、减税、强军、自由贸易,限制非法移民,反对同性恋婚姻、堕胎权,反对限制持枪权,美国人喜欢把这个党叫做“老大党”。
 
[size=2][color=navy][b]美国大选背景资料:美国总统是怎样选出来的[/b][/color][/size]
[b][size=2][color=#000080][/color][/size][/b] 
2008年美国大选定于11月4日(星期二)举行全国性投票,是第56届美国总统选举,将选出总统和副总统。
此次大选创下美国多项历史之最,因此备受瞩目。这是首次由两位现任联邦参议员角逐总统,首次有非洲裔美国人获得主要党派的总统提名,首次出现两名主要候选人都在美国本土以外出生的情况(奥巴马出生在夏威夷,麦凯恩出生于巴拿马运河区域)。由于麦凯恩的竞选搭档佩林为女性,因此不论哪个组合胜出,结果都将具有历史性意义:要么产生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要么产生美国首位女性副总统。
美国大选日(11月4日)除了选出新总统和副总统,联邦参众两院也会改选。其中,33个州在联邦参议院的席位将被改选,而众议院则将全部改选。另外美国11个州将举行州长选举以及其他地方选举。
*** 美国总统选举过程
美国的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主要包括预选、党代表大会、总统候选人竞选和全国选民投票4个阶段。预选阶段通常于大选年2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二在新罕布什尔州拉开帷幕,到6月份结束,主要是民主、共和两党推选参加各自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这些代表将在党代会上提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不过2008年美国大选启动得较早。今年1月3日,美国总统选举党内初选的第一战在艾奥瓦州打响;5天后的1月8日,第二场初选战在美国东北部的小州新罕布什尔州开始。
美国两大政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常在7、8月份举行,确定该党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并通过竞选纲领。大会往往长达数天,投票上百次。代表大会之后,总统竞选正式开始。此次大选,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于8月25日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召开,持续4天时间。同样为期4天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9月1日在明尼苏达州首府圣保罗开幕。
代表大会结束后,选出的总统候选人即开始在全国展开历时数月的争取选票的竞选运动,其中包括到各州作竞选旅行、广泛会见选民、发表电视演说、进行电视辩论等。总统候选人为竞选而耗费巨资,使尽各种招数。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不是由国会选举,也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而是由选民选派的选举人选举。每个州的选举人数同该州在国会两院中的议员总数相等。目前全国50个州的总统选举人总数为538票。若要当选总统,至少需要获得270张选举人票。因此,各州选举其总统选举人的日子也叫总统选举日(一般是在选举年的11月)。全国选举后,在大选中获胜的总统候选人要通过各州总统选举人组成的选举人团的投票表决,在一个州中获得选票最多的总统候选人便赢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
在11月4日选举投票结束之后,大选进入认证选票阶段。每个州认证选票总数的最后期限可能不同,但是所有州的最后计票结果都必须在12月15日前出来。这一天,选举团成员在各自州的首府开会,投票选举总统和副总统。会议结果产生“选举证书”送到国会。
国会则在2009年1月8日将召开一个特别联合会议,宣读选举证书,并宣布大选的正式胜利者。如果没有一个候选人获得绝对多数选举人票,众议院将选举总统,而参议院将选出副总统。美国历史上只有1824年的大选候选人没有获得多数选票。在1月20日总统任职典礼前的几个星期里,新总统可以敲定内阁名单,连任总统则可以考虑第二届任期的方向。
*** 大选举团制度
选举团指的是一批“选举人”,他们由各州的政治活动家和政党成员提名,由538名选举人组成,分配在50个州以及首都华盛顿特区。每个州的选举人数和这个州在国会两院的议员人数相同。美国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有55个选举人票,而人口稀少的阿拉斯加州只有3个。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外,候选人如果在一个州的普选中获胜,他就会获得这个州的全部选举人票。
在选举日,这些保证支持某一位总统候选人的选举人经普选产生。在总统选举后的12月,当选的选举人于各自所在州的首府投票选举总统与副总统。获得270张选举人票者方可当选。
在近代历史上,选举人从未投票反对普选的获胜者。无论其意图和目的如何,实际上选举团的投票有利于普选的获胜者,反映了获胜候选人赢得多数的选票,并使公众的选择合法化。但是,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在一次票数接近的选举或多党选举中,选举团投给任何一位候选人的票都不足270张。这时,将由众议院选定下一任总统。
选举团制是《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一项所确定的。尽管近年来它曾引起一些争论,但人们还是认为它可在选举制度中发挥稳定作用。
 
*** 副总统产生过程
在美国政治中,副总统不担任实际工作。他的公务是担任国会参议院主席,但这主要是礼仪性的,因为他只有在参议院表决时赞成票和反对票相等情况下才投票。副总统的日常工作通常根据总统的要求而定,一般无足轻重,如代表总统参加外国领导人的葬礼活动等。
根据美国宪法,如果总统去世或失去工作能力,副总统接任总统职位。先当副总统是登上美国总统宝座的途径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有三位副总统在总统任期内接任总统职务。杜鲁门因罗斯福去世、约翰逊因肯尼迪遇剌、福特因尼克松下台而分别继任总统。此外,有几位副总统还当过总统候选人,其中包括尼克松、汉弗莱、蒙代尔和布什。
美国副总统不是由美国公众直接选出的,而是由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挑选并经两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统候选人在选择副总统候选人时首先要考虑此人的政治资历和条件,但主要看他在党内代表哪部分势力以便取得平衡,尽可能争取最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但大选结果不取决于总统候选人对副总统的选择,而是取决于总统候选人。1988年美国大选期间,许多美国人认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的竞选伙伴奎尔太年轻、不老练、不值得考虑,而认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卡基斯的竞选伙伴本特森经验丰富、身负众望。但大选结果,布什获胜当上了总统,奎尔自然也成为副总统。
副总统候选人通常是国会议员,但参议员被挑选为副总统候选人的机会较大。原因是参议员一旦当选副总统,就担任参议院主席,这可加强总统与参议院的联系。
[b]————链接1:美国总统届、任、位的区分[/b]
美国大选常常涉及到美国总统的“届”、“任”和“位”这三个含义不同的概念。
关于“届”,美国宪法规定,总统选举4年一次,总统任满4年为一届。如果总统在任期内因故未能满任,另由他人接任,这两位总统为同一届总统。
关于“任”,是指担任总统职位的次数。一人连续担任几届总统职务,仍为一任。但一人在不连续的几届总统选举中先后几次当选,当选几次就算几任。
关于“位”,指担任过总统的实际人数。美国从开始选举总统至今,不论是连选连任,还是先后几次当选,不重复计算,有几位算几位。
[b]链接2:大选日怎样选定?[/b]
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定在大选年11月2日后的第一个星期二,当初之所以选在11月,是基于农业社会的传统——农作物收获季已结束。而选定周二,是因许多选民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投票站,而选民周日要参加宗教活动,大多不愿移步。投票回避了11月1日,因为当天是美国的万圣节。
>>>>>
2楼:江津人民很行发布时间:2008-11-3 20:12:59
[b]关于选举团[/b]
[b] 选民投票与选举团投票有什么区别?[/b]
根据选举团制度,每个州的选举团成员(也称选举人)人数与每个州的联邦议员人数相等。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也拥有3张选举人选票。全国一共有538张选举人选票,总统候选人必须赢得其中至少270张选票才能当选。除了两个州以外,所有其他州都实行赢者囊括全票,即在这个州赢得多数选民选票的候选人获得该州选举人的全部选票。在大多数州,选举人经地区和州级政党代表大会产生。得胜候选人所属政党的选举人参加该州选举团的最后投票。选举人通常于12月在本州首府聚会投票表决。选举团投票结果随后送报华盛顿,1月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进行计票。尽管国会不时会出现一些提案,要求取消选举团制度,代之以选民直接投票选举总统,但这类提案往往没有得到多少响应。
[b] 是否有总统在没有赢得选民多数票的情况下当选总统?[/b]
迄今已有过17次当选总统没有赢得选民多数选票的大选。第一位这样的总统是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1824年),最近一位是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2000年)。选举团制度使在一个州获胜的候选人赢得那个州的全部选票,无论那位候选人获胜的幅度多么有限。因此,有时候即使一位候选人比其竞选对手所得的总体选民票数少,他仍可当选总统。拉瑟福德·海斯(Rutherford B. Hayes, 1876年)和本杰明·哈里森(Benjamin Harrison,1888年)都是这样当选总统的。在海斯的那场选举结束的第二年,即1877年,为裁决选票结果中的争议而成立了一个选举特别委员会。约翰·昆西·亚当斯在1824年的那场大选中得到的选民选票少于他的竞选对手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但是由于杰克逊未能赢得选举团多数选票,经国会众议院决定,亚当斯当选总统。
[b]其他问题[/b]
既然美国实行政教分离,美国总统为什么在就职典礼上手抚《圣经》宣誓?总统及其他联邦政府官员宣誓就职时,往往手抚《圣经》并在宣誓结束时说:请上帝助我。不过,《合众国宪法》第二条第一款第八段写道:我谨庄严宣誓(或郑重声明),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在这一段中加入(或郑重声明)的目的就是允许总统在就职时不是必须要对上帝宣誓。民选代表必须以发誓或声明维护宪法;但在美国,宗教绝不会成为担任任何公职或赢得公众信任的一个条件。
[b]共和党和民主党各以什么为标志?[/b]
共和党的标志是象,民主党的标志是驴。这两种标志都是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Thomas Nast)于1874年在《哈勃周刊》(Harpers Weekly)上创作发表的。
工会组织及其他组织是否告诉人们应当投谁的票?一个工会组织或一家报纸宣布支持某位候选人是什么意思?
美国选举采取不计名投票的方式,选民如何投票是他们的隐私。在历史上,特别是在20世纪早期和中期,工会组织对工会成员施加了极大的政治影响。但自越战时期以来,工会领导人和工会成员之间的分歧越来越普遍。一个工会组织宣布支持某位候选人,意味着该工会公开支持这位候选人并赞同他的主张。尽管工会组织鼓励工会成员提供同样的支持,但强迫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投票是非法行为。>>>>>
3楼:江津人民很行发布时间:2008-11-3 20:14:19

   和希拉里·克林顿相比,奥巴马年仅47岁,只有3年联邦参议员的浅薄政治资历。
在党内初选中,和希拉里·克林顿相比,奥巴马年仅47岁,只有3年联邦参议员的浅薄政治资历。他口中也只有模糊不清的改革口号。
然而,他却创造了奇迹,打败了看似打不败的希拉里·克林顿。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一些美国人甚至相信他会像罗斯福一样力挽狂澜。巴拉克·奥巴马,有望成为美国建国232年来的首位黑人总统。
党内初选
民主党党内初选竞争异常激烈,奥巴马在选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步步上演了惊天逆转,最终战胜选前呼声最高的希拉里,成为民主党参选总统提名人。
首战告捷·艾奥瓦
民主党总统预选首站1月3日晚在艾奥瓦州上演,初出茅庐的政治新秀奥巴马以出人意料的较大优势获胜。这次胜利似乎在冥冥中也暗示了希拉里白宫之路的失败。
制胜法宝
“零售政治”+网络筹款
奥巴马获胜的关键,一是希拉里的轻敌,二则是奥巴马选择了打破常规的竞选方式,即从基层开始发动群众投票(后来被媒体形象地称为“零售政治”),三是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为自己造势及筹款。事实证明,奥巴马的这一招非常有效,其筹集的资金是参加竞选的人中最多的,这也进一步帮助他在以后的竞选中继续进行全面开花的拉票活动。
牧师丑闻
美国广播电视公司新闻台3月13日曝光了奥巴马的启蒙精神导师牧师赖特富有争议性的一组录像:在2003年的一次布道中,赖特手舞足蹈、声嘶力竭地说“上帝诅咒美国”!这一录像公布后,许多支持奥巴马的选民立即感到不安,奥巴马的支持率随即迅速下滑。此后,他在多次演说中表示赖特的行为与自己无关,并大力谴责赖特,与其彻底划清界限。5月30日,奥巴马宣布退出加入20年之久的芝加哥三一联合基督教会。
制胜法宝
果断处理丑闻、六亲不认
关键之战·豪取11胜
2月5日,“超级星期二”总统预选在22个州和美属萨摩亚群岛全面展开,希拉里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全面胜利,“超级星期二”的投票不分胜负,两人的支持率继续呈胶着状态。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奥巴马连续取得了11场预选胜利。此时,奥巴马与希拉里获得的代表席位分别为1434席和1357席,形势已经发生逆转。此时,民主党内要求希拉里与奥巴马结成“梦之队”的呼声开始不断高涨。
5月6日,北卡罗莱纳州再次向奥巴马致意,这成为选战中的决定性战役。北卡之后,超级代表纷纷表态支持奥巴马,奥巴马在超级代表票上首次超过希拉里。
6月7日,大势已去的希拉里正式宣布自己将结束竞选活动,全力支持奥巴马竞选总统。
制胜法宝
战斗到最后一刻
在“超级星期二”中没有扩大优势,这让急于和奥巴马拉开距离的希拉里有些坐不住了,也给了奥巴马坚信胜利的决心。这就像两个原本实力悬殊的选手,弱势一方把强势一方拖到决胜盘,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了。
对决老麦
从6月初结束党内初选争夺开始,一直到10月中旬结束辩论,在集中党内全部力量的情况下,奥巴马和麦凯恩展开了最终的争夺。在严重的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奥巴马越来越受到青睐。
点将拜登
8月23日,奥巴马在其竞选网站上宣布,他已选择特拉华州国会参议员、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拜登为竞选伙伴。 
拜登具有广泛的外交政策经验,令人印象深刻的跨党派合作记录以及直截了当、尽职尽责的行事风格。拜登正好弥补奥巴马外交缺乏经验的软肋,而且拜登非常干净,鲜有负面新闻,口碑非常好。
抢攻共和党阵营
从8月到10月,奥巴马势不可挡,不断抢攻共和党根据地,奥氏旋风席卷堪萨斯州、密苏里州、北卡罗莱纳州、弗吉尼亚州及俄亥俄州,这些州份在2000年及2004年大选时都是共和党布什的票仓。
另外,奥巴马的“吸金”能力也超一流,在9月筹得逾1.5亿美元,宣传覆盖率是麦凯恩的4倍,有美国学者表示,在大选宣传上,还从未见过如此一面倒的情形。
奥巴马知多少
●第一份工作 
奥巴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火奴鲁鲁用手铲冰淇淋,后来他描述了当时这份条件艰苦的工作:“巧克力冰淇淋真的非常硬,感觉手腕都劳损得厉害。”不过,这还不是奥巴马最讨厌这份工作的唯一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这份工作让他吃了太多冰淇淋,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喜欢吃冰淇淋了。 
●初恋 
奥巴马在《父亲的梦》一书中曾讲述他的初恋故事。大学毕业后他住在纽约,期间结识了一名他没有透露姓名的白人女性,据奥巴马所形容,这名女子拥有“黑色的头发和绿色的眼睛”。不过,更吸引人的是她那古怪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像发条钟声”。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这对恋人多数选择在周末见面,奥巴马最后还拜访了她的家乡。两人最终因为种族差异而分开。>>>>>
4楼:江津人民很行发布时间:2008-11-3 20:16:23

麦凯恩的支持者

麦凯恩
      首先让我们回到2000年。64岁的亚利桑那州参议员麦凯恩宣布角逐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被布什击败,铩羽而归;4年后,他帮助布什成功连任,并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复出。2007年2月28日,麦凯恩宣布参加总统选举。此后,他在共和党内的支持率一直遥遥领先。但72岁的他可能不会创造奇迹。
党内初选
麦凯恩在共和党内最强劲的对手是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米特·罗姆尼、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和前阿肯色州州长迈克·赫卡比。 
佛州之战 
拼掉朱利安尼
2008年1月3日,艾奥瓦州是共和党首个以党团会议形式举行预选的州,结果,前阿肯色州州长赫卡比胜出。1月5日,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又拿下怀俄明州。直到第三场新罕布什尔州,麦凯恩才第一次获胜。
紧接着,形势对麦凯恩仍不明朗。15日,罗姆尼取得两胜战绩,他拿下了密歇根州;19日,在内华达州预选,罗姆尼第三次获胜。而同日在南卡罗莱纳州,麦凯恩也取得了他的第二场胜利。直到26日,在争夺激烈的佛罗里达州,麦凯恩全力以赴,终于以微弱优势击败罗姆尼,他和罗姆尼的比分变成3∶3。
关键之战是1月30日的佛罗里达州,在这一役中,麦凯恩最难缠的对手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首战失利,宣布退出竞选。麦凯恩扫清了他的第一个障碍。
- 超级星期二
拼掉罗姆尼
2月5日,全美22个州和美属萨摩亚群岛同时举行“超级星期二”党内总统候选人预选。6日,麦凯恩顺利赢得纽约和加利福尼亚两州。这一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月7日,另一强大对手罗姆尼宣布退出角逐。
12日,麦凯恩又在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党内预选中获胜。18日,前总统老布什宣布支持麦凯恩,并敦促党内保守派支持麦凯恩。这被认为是麦凯恩得到共和党主流普遍认可的一个迹象。 
大获全胜
拼掉赫卡比 
3月是奠定大局的一个月。4日,麦凯恩在得克萨斯、俄亥俄、罗得岛和佛蒙特4个州举行的预选中大获全胜,一举拿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所需的1191名代表席位数,从而提前获得共和党提名战的胜利。其对赫卡比随即宣布退出竞选。麦凯恩当天在获胜后表示:“最重要的竞争现在才开始。”
对决小奥
获得党内提名后,麦凯恩的重点也由此转向筹款(麦凯恩的筹款战果一直落后于奥巴马)、挑选竞选伙伴和打击奥巴马,并小心翼翼地处理跟布什的关系。
苦追民调
麦凯恩的策略是从自己擅长的外交和军事方面着手。3月16日,他突访巴格达,以争取在伊战和外交问题上为自己加分。25日,他获得前总统里根夫人南希的支持。31日,麦凯恩开始了名为“服务美国”的“自传之旅”,全面展示他由叛逆青年成长为政坛名人的往事,吸引选民。
整个4月和5月,麦凯恩阵营都忙于打击奥巴马。4月下旬,共和党发起首波广告攻势。这则在YouTube网站发布的广告攻击奥巴马对付暴力犯罪和恐怖主义软弱无能,是“危险的自由主义者”。
4月份的民调中,麦凯恩一直紧贴奥巴马,曾一度使差距缩小到3个百分点。但到5月,麦凯恩阵营的努力似乎没有显出成效,支持率差距也再次扩大,奥巴马为48%,麦凯恩为39%。整个6月,奥巴马在民调中都保持了优势。
7月,竞选显得有些沉闷,但在26日公布的《今日美国》和盖洛普联合民调中,麦凯恩的支持率首次领先奥巴马4个百分点。 
佩林旋风
进入8月,两党都积极筹备全国代表大会。25日召开的民主党大会赢得满堂彩,人们开始怀疑———麦凯恩是不是山穷水尽了? 
这个时候,麦凯恩却在9月1日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走出一步险棋。3日,阿拉斯加州女州长萨拉·佩林爆冷出场,成为副总统候选人,创造了共和党的历史。
而“佩林旋风”也令麦凯恩的支持率节节攀升。在民主党大会开幕前,奥巴马和麦凯恩的民调支持率是平手。民主党大会结束后,奥巴马一度领先达8个百分点。《今日美国》和盖洛普调查机构在5日至7日间的民调显示,共和党大会结束后,麦凯恩支持率为50%,奥巴马46%。
但“佩林效应”注定不会持续下去。随着9月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美国民众似乎对麦凯恩和佩林这一对“花哨”的搭档越来越怀疑:一个年事已高,一个只是个花瓶,他们能带领美国走出这场危机吗?麦凯恩似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麦凯恩知多少
●第一份工作 
1958年从美国海军军官学校毕业后,麦凯恩被任命为海军少尉并被送到佛罗里达和得克萨斯接受两年半的海军飞行员训练。数年后他被送到越战战场并成了越共战俘。
●初恋 
1957年,麦凯恩在里约热内卢休假时,和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巴西模特堕入爱河,很快他们便爱得难解难分,麦凯恩在8天假期中几乎每时每刻与她粘在一起,最后离开时,还是由这个模特开着一辆红色奔驰车把麦凯恩送到船边。麦凯恩在之后的假期里都回到里约热内卢找她,但由于离得太远和截然不同的职业,这对情侣最终分手了。 
>>>>>
5楼:笑风生发布时间:2008-11-3 20:20:26
听说是黑马-----拉丹!!!!!!![emb14][emb14][emb14][emb13][emb13]>>>>>
6楼:无房游民发布时间:2008-11-3 20:38:05
7楼:重庆De辣哥发布时间:2008-11-3 21:21:25
奥巴马...估计没戏...美国太种族歧视了..>>>>>
8楼:飞扬发布时间:2008-11-4 19:42:01
9楼:江津人民很行发布时间:2008-11-5 19:58:06
10楼:游客发布时间:2008-11-6 1: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