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开发商金钱美色1年里击倒8名厅级干部
1楼:五星上将发布时间:2008-10-29 0:34:09
[table][tr][td][align=center]
[/align][/td][/tr][/table]
2008年3月4日,罗静虹案在市五中院开庭审判。 (资料图片) 记者 许恢毅 摄  
去年以来,重庆陆续有8名厅级干部因收受巨额贿赂、为房地产开发商谋取利益而“落马”,有的已被判刑,有的陆续站上法庭被告席。 
这一系列“窝案”暴露出房地产业的“行业性腐败”特征:房地产开发的诸多环节存在着权力寻租和官商勾结,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在权力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一些干部不是执政为民,而是为“老板”执政。 
权力缺乏有效监管 
我市连出重拳治理 
一些办案人员、有关专家和法律工作者指出,从重庆8名厅级干部“落马”以及近年来全国暴露的典型案件来看,规划、国土、房管等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的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权过大,过于集中,尤其是公共权力的运行不够公开、透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是整个房地产行业中的权力寻租、官商勾结十分突出的重要原因。 
房地产业内人士指出,一是政府部门权力过于集中,自由裁量权大;二是权力的运行不够公开、透明,缺乏社会监督,这就为房地产开发领域的权力寻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批厅级干部的“落马”促使重庆市政府10月上旬连出监管“重拳”: 
分别对土地出让、城市建设配套费的征收管理、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作出限制性规定;在土地出让方面,决定改变过去主要由国土房管局一家单位内部集体会审的做法,实行多部门集体研究决策,由监察部门对整个供地行为进行监督;在对控制性详规的调整方面,冻结了将非居住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限制对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的调减;规定除因公共利益需要,并经市政府同意,禁止将公共绿地调整为其他用地。 
“送钱、送物、送女人”几成房地产行规 
[官员爱钱就送钱,好色就送美女,既不贪财又不好色就满足其爱好] 
去年以来,重庆市在房地产开发领域掀起“廉政风暴”,截至目前,已有渝中区副区长王政、渝中区委副书记郑维、沙坪坝区副区长陈明、重庆侨联主席罗静虹(王政之妻)、九龙坡区区长黄云、重庆规划局局长蒋勇、重庆规划局副局长梁晓琦、重庆国土房管局副局长王斌等8名厅级干部“落马”。他们在土地出让、调整规划、减免费用等房地产开发相关领域肆意出卖手中的权力,为开发商谋取了巨额利益。 
这8名干部要么是主政重庆城区的党政要员,要么是国土、规划、房管等实权部门领导。为了“摆平”这些对房地产开发至关重要的官员,开发商投其所好,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开发商行贿的普遍性也让人吃惊,一些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卷入其中,不少是“重庆房地产50强企业”,“送钱、送物、送女人”几乎成了房地产的“行规”。 
案例1 
地产商坐飞机追官员 
为王斌送上巨款 
开发商常常是借逢年过节或干部出国考察、因公出差等时机送钱,为丑恶的权钱交易掩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为了赢得官员的“好感”,有的开发商不惜乘飞机“追”着官员送钱。据重庆检察机关指控,2006年春节,重庆国土房管局副局长王斌携家人前往深圳游玩,重庆某地产商得知后,专门从上海飞往深圳,并赶在王斌所乘班机落地前等候在机场出口,与王斌会面后直接送上5000美元。2006年下半年,同样是这位开发商,在得知王斌在上海参加一个会议的消息后,立即前往其下榻的酒店奉上10万元人民币。 
案例2 
梁晓琦爱打高尔夫 
开发商投其所好送上18万 
梁晓琦喜欢打高尔夫球,经常到各地的顶级高尔夫球场打球。2006年重庆一开发商投其所好,不仅送上18万元,还送给其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名誉会员卡一张,任其免费消费。开发商如此“懂事”,官员自然投桃报李。开发商的高尔夫球场项目要增加居住用地、增加商业设施用地等诸多事项,在梁晓琦的关照下,一路“绿灯”。 
点评
让人警醒 令人惋惜 
这8名厅级干部大多是中青年干部,有的是重庆市的“高素质人才”,有的是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型干部。蒋勇长期在规划建设领域工作,曾留学英国威尔士大学,在重庆被公认为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型干部”。黄云42岁就开始担任主城区的政府一把手,作为主政一方的正厅级官员,曾留学国外,并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学位。重庆市一些干部说,这批厅级干部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黄金时期,却倒在开发商的“糖衣炮弹”下,既让人警醒,又令人惋惜。
>>>>>
2楼:五星上将发布时间:2008-10-29 0:35:10
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充斥着官商勾结 
[一办案人员说,房地产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 
在这一系列“窝案”中,权钱交易贯穿于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征地拆迁、土地出让、缴纳土地出让金、调整用地性质、规划审批、项目选址、调整容积率、产权登记等环节都充斥着官商勾结。一名办案人员说,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 
案例1 
王斌得到30多万元 
国家却损失1.7亿元 
搞房地产先要拿地,土地出让是房地产开发的第一个环节,拿地的价格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开发的成本。王斌采取的正是“以地生财”之策:利用手中掌握土地征用、土地出让、耕地保护及土地规划等审批管理权力,在土地环节进行权钱交易。他的主要手段是帮助开发商获取土地使用权、减免土地出让金、办理征地审批手续、办理房屋产权等等。2005年,一开发商看上沙坪坝区一块土地,为了低价拿地,经过王斌的运作,违规降低了该块土地的出让金标准,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政府少收入1.7亿元的土地出让金。为此,王斌收到开发商10万元人民币和3万美元的“感谢费”。 
案例2 
黄云“以地生财” 
收到3万美元“酬劳” 
地方政府的负责人也对土地有较大的调控权。在九龙坡区区长黄云的受贿记录中,也有“以地生财”的“大手笔”。2004年至2006年,黄云利用担任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区长职务之便,为某开发商在规划调整、征地拆迁、土地补偿等方面提供帮助,并因此收到开发商3万美元的“酬劳”。 
案例3 
舞动容积率“魔术棒” 
5位官员为开发商牟利 
调整规划也是“权力寻租”的重点,特别是调整楼盘容积率成为重灾区。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告诉记者,容积率在开发商眼中简直就是“点石成金”的“魔术棒”,哪怕是能提高0.5个百分点,每个开发商都会不惜血本地“公关”。 
在王政、郑维、陈明等三人的“窝案”中,他们正是利用为开发商调高容积率牟取暴利。2003年7月,一名开发商找到王政,希望提高楼盘容积率。王政于是给“好兄弟”陈明打招呼。随后,他又在开发商递交的申请提高容积率的报告上签署“请给予大力支持”的意见。按相关规定,该公司开发的项目容积率不能超过5,但最终规划部门将其调整到不大于7,开发商的利润一下增加了1000多万元。开发商为“感谢”王政,送他100余万元。 
作为重庆市规划局局长和副局长的蒋勇与梁晓琦更是精于此道,在他们所收受的贿赂中,大多与调整容积率有关。从2003年到2007年4月,梁晓琦接受一地产商的请托,将该地产商开发的楼盘容积率上调至3.95。为此,梁晓琦分8次“进账”225万元人民币、6万美元。
■名词解释
  楼盘容积率 
楼盘容积率是指建筑区划内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容积率越高,可供其销售的面积就越多,获利也越大,但是购房者的居住环境就越差。以一块占地1万平方米的土地来计算,假使容积率是3,意味着可建3万平方米,如果把容积率提高到3.5,则可建3.5万平方米。如果以每平方米6000元的价格出售,可以多得3000万元。  
>>>>>
3楼:五星上将发布时间:2008-10-29 0:35:23
8位落马厅官简介 
2007年以来,重庆市陆续有8名厅级干部因收受巨额贿赂、为房地产开发商谋取利益而“落马”,有的已被判刑,有的陆续站上法庭被告席。 
渝中区原副区长王政 
受贿966万判处死缓 
47岁,曾任沙坪坝区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沙坪坝区规划分局局长等职务,受贿966万元。2007年12月底被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渝中区委原副书记郑维 
受贿120万获刑13年 
50岁,曾任沙坪坝区委副书记,受贿120万元。2007年12月底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年。 
沙坪坝区原副区长陈明 
受贿76万多元获刑10年 
41岁,曾任市规划局建筑管理处联络员、市规划局用地规划管理处处长,受贿76万余元。2007年12月底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 
市侨联原主席罗静虹 
受贿5万等获刑3年半 
47岁,王政之妻,曾任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受贿5万元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2008年3月4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半。 
九龙坡区原区长黄云 
涉嫌受贿232万元 
47岁,曾任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区长、重庆大学城城区建设委员会主任,涉嫌受贿232万元。法院2008年9月5日已开庭审理,将择日宣判。 
市国土房管局原副局长王斌 
涉嫌受贿170万元 
57岁,曾任市房地产管理局市中区分局局长、市房地产管理局副局长、市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涉嫌受贿170万元。法院2008年9月12日已开庭审理,将择日宣判。 
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梁晓琦 
涉嫌受贿1589万元 
51岁,曾任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市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涉嫌受贿1589万元。法院于2008年9月22日已开庭审理,将择日宣判。 
市规划局原局长蒋勇 
即将被提起公诉 
46岁,曾任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城市规划处处长。已进入侦查终结阶段,即将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
4楼:爽歪歪发布时间:2008-10-29 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