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问奶业行业协会:你就是毒奶粉的帮凶
1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9-19 12:58:11
三问奶业行业协会,你就是毒奶粉的帮凶
在三聚氰胺毒奶粉愈演愈烈的时候,问责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但有一个身影却一直付之阙如,它就是“奶业行业协会”。作为联系奶加工行业的行业协会,为什么在本行业面临空间危机的时候,去成功遁形,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此,对“奶业行业协会”的追问与质疑,绝对不是无理取闹,而是解决中国奶行业危机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曾经追问过奶业行业协会为何装聋作哑,还追问过奶业行业协会应该对此事件负责,现在,我们再次追问,奶业行业协会,你是否就是本次危机的帮凶,你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直面大众的质疑!
所谓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是一种民间性组织,它不属于政府的管理机构系列,它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职能归结为八项:一是代表职能。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二是沟通职能。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向政府传达企业的共同要求,同时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法规和有关法律。三是协调职能。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协调同行业之间的经营行为。四是监督职能。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督,维护行业信誉,鼓励公平竞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五是公正职能。受政府委托,进行资格审查、签发证照、如市场准入资格认证,发放产地证、质量检验证、生产许可证和进出口许可证等等。六是统计职能。对本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发布结果。七是研究职能。开展对本国行业国内外发展情况的基础调查,研究本行业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出版刊物,供企业和政府参考。八是狭义的服务职能,如信息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举办展览、组织会议等等。
根据上述定义及职能划分,对照目前奶业行业协会在本次奶危机中的所作所为,我们更有理由对其进行质疑。我们也有理由声称奶业行业协会就是帮凶!理由如下:
帮凶嫌疑之一:随着国家行政力量的逐步介入,并将黑幕越揭越大,从三鹿婴幼儿奶粉到22家69个品次的婴幼儿奶粉,再到伊利蒙牛光明等品牌的液态奶,都发生了食品禁止添加的生化添剂三聚氰胺时,我们终于发现这是一个全行业都存在严重问题的事件。在这样恶劣的现实情况面前,作为奶业行业协会,其没有担负起相应的统计、监督职能,而且在沟通与协调职能上也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可以这么说,问题大面积的发生,不仅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其不负责的态度本身就是对问题的纵容,甚至默许,而这也既是帮凶的最大的嫌疑。
嫌疑之二:当三鹿奶粉事故发生之后,作为行业协会,自当以最快的速度介入,对本行业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掌控,以业界代表的身份出来说话,并担负起自身的责任。但我们遗憾地没有看到奶业行业协会的身影,而且在毒奶粉爆发的面积越来越大的时候,还是未能看到奶业行业协会的身影,它到底在掩藏些什么呢?该承担责任的时候,却没有起到相应的责任,却逃避的无影无踪。从犯罪学上看,这与逃犯的嫌疑非常相似。故此,不是帮凶,为何如此心虚,不出来应对危机。
嫌疑之三:作为企业与政府及民众之间的协调机构,在本次危机发生之后,我们看到都是三鹿、蒙牛、伊利等企业自己出来发表声明,并自我进行收回及赔偿;同时,政府也在单方面的介入,单独发布新闻发布会,面对民众的质疑,这些当然都是企业与政府应当做的,但之间应该有的中介方即奶业行业协会,本来应该起到相应的协调,以促使事件的更快更有效地得到解决,但我们还是没有看到奶业行业协会的身影。这里面可以说,其中介的只能完全被背弃,完全让企业与政府单独去面对各自的责任,成为了危机扩大化的最直接的帮凶。
嫌疑之四:如果说三聚氰胺在旧有的检验标准之下,不能够被检验出来,这个勉强可以算是监管不力,却还有可以可以钻过去的空子,但行业标准多年未做调整,行业协会所应有的研究能力又体现在哪些方便呢?这个可以说是严重的渎职,也明显体现出了对行业危机的不作为的恶劣影响,成为帮凶的最大嫌疑。
嫌疑之五:在未能起到其所应有的责任的同时,这个奶品行会协会却在能够为自己身捞取必要的名利上却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让奶加工企业打着奶业行业协会的名义去做广告、宣传、推广等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与企业攻守同盟,一致对消费者进行诈骗,从消费者腰包中大肆收敛钱财,这个帮凶的嫌疑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抹去的。
这样的嫌疑可以一直列下去... ...
在2007年6月底,由中国乳业行业协会起头,光明、伊利、蒙牛、三鹿、三元、完达山等14家乳品企业在南京签署《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承诺将取消所有超高温灭菌乳、巴氏杀菌乳、酸牛奶、乳粉、含乳饮料产品的捆绑、搭赠(包括其他产品或礼品)销售行为。这个新闻可以看出,中国乳业行业协会在其他方面还是在起作用的,但为何在此却悄然无声呢?
我们还记忆犹新的是,在牙膏行业中,中国有过一个“中国牙防组”,一直在打着权威的幌子,却毫无权威的资格,那么今天的中国奶业行业协会是否就是第二个“牙防组”,在此,也有必要进行追问一下。
>>>>>
2楼:游客发布时间:2008-9-19 14:14:15
3楼:HxH发布时间:2008-9-19 16:07:46
原以为买大品牌奶放心 现在看来也靠不住了 .........[em15][em16]>>>>>
4楼:游客发布时间:2008-9-19 16:57:44
其实更应该问的是质检部门的人去了哪里?
>>>>>
5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9-19 17:11:16
6楼:z080843发布时间:2008-9-19 18:07:09
7楼:HANKWU发布时间:2008-9-19 18:44:21
没出问题没人管,一出问题大家都一齐来炮轰!都喜欢打群架 , 就像去年苏丹红事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