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开发商真的无路可走?
1楼:五星上将发布时间:2008-8-27 17:13:06
      去年市场在疯狂拿地时,我们没有资金去争取,现在看来,这反而成了好事。”回首2006和2007年房地产行业的疯狂到如今的狼狈,深圳一家国有控股的房地产企业负责人感慨良多,庆幸手头的资金依然足够支撑度过“寒冬”。 
    然而对于有些开发商来说却没那么幸运。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楼市不景气持续蔓延,再加上今年由于银行按揭、银根紧缩等政策的调整,去年大肆疯狂圈地的开发商开始处于资金链吃紧的状态。 
    但开发商现在的资金链是否就紧张到“即将破产”的程度?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如果新房的销售量持续下滑,开发商又将采取怎样的行动?记者日前对深圳部分房地产企业和专家采访得知,虽然楼市低迷,令开发商资金相对紧张,但还没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还未到无路可走地步” 
    对于近来开发商资金链紧张的现象,中信证券首席房地产研究员王德勇对记者表示,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紧张,“目前来看,大部分开发商都拥有充足的利润,还未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虽然与2007年房地产行业的火爆相比,房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但还是有所收入的。据Wind资讯的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抽样调查的41家房地产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84.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3%实现营业利润108.74亿元,同比增长50.78%实现净利润82.25亿元,同比增长52.39%。41家房企上半年预收账款合计760.23亿元,同比增长62.7%是营业收入的1.57倍,这表明房地产业今年业绩已有保障。从目前的房价来看,也表明了开发商还没到抛售产品的阶段。 
    “开发商都是很有自信的,不会轻易降价。”对于开发商的心态,王德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诞生了许多富裕阶层,也建立了他们强烈的自信心。 
    民生证券分析师张志民也认为,房地产现货市场会有滞后反应,具体到资金链,现在尽管严重缺乏接盘,但房地产商都仍在努力维持现有房价。 
    当然,地产商不轻易降价,也是出于市场影响的考虑。“并不是开发商不愿降价,关键是中国人历来买涨不买跌,价格一降,更加没人理你。”某地产界人士无奈地说。另外,开发商也担心如果降价,将令之前已购房的业主心理不平衡,导致“断供”等不良影响。 
    去年高价拿地企业最困难 
    尽管表示开发商的资金链没有外界说的那么紧张,但王德勇仍然承认目前开发商的日子不好过,尤其是去年高价拿地的企业,将会亏得更多。 
    由于目前在售楼盘的土地大都是前几年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所以,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仍然较大。深圳市杰联房地产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胡继尧向记者透露,深圳房地产行业的正常利润率是35%左右,随着房价的走低,目前只是减少了5%到10%。 
    而对于去年高价拿地和高速扩张的中型和大型企业来说,如今面临的销售回款压力比小企业更大。“这些项目成本已经很高,预计在明后年进入市场后,房价下跌,将会面临更大亏损。”王德勇说。 
    去年拿地的企业还面临支付地价的局面。囤地越多的开发商,资金无法回流,给企业带来的负担越大。国家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业屡屡施加政策压力,已招标地块逾期两年不开发便会被收回,开发商将因此损失不菲的保证金。另外,国家对闲置土地征收保证金的做法虽已施行多年,但房产商以前根本不把这条政策放在眼里。 
    有专家指出,我国房地产开发商在土地储备上沉淀的资金已达1.5万亿元左右,即使以贬值20%计算,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当年高价竞得地块,如今价值严重缩水,无疑是“地王”房企心中的最痛。缴纳地款大限将至,在融资困难的今天,众多房企将要为去年的疯狂付出沉重代价——或退地赔钱或项目转让。不管哪种方式,都将让房企元气大伤,使其资金面雪上加霜。 
    资金紧张或数年内难以改变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深圳合计批准商品房预售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但销售面积只有接近200万平方米,同比暴跌54%。而在上周,只有19日成交超过100套,21日仅成交5套,单日新房交易量创下历史新低。而另一方面,深圳房价已经比去年下跌了三成以上。
>>>>>
2楼:五星上将发布时间:2008-8-27 17:13:25
另外,企业的现金流支出将会增大,除了支付去年拿地的地价款,还要应付建安工程成本的提高。深圳建筑行业协会负责人日前向记者表示,由于建筑材料和人工费用出现较大幅度的涨价,许多建筑企业都反映“快经营不下去了”,而这也给需要支付工程款的房产商带来了巨大压力。 
记者了解到,未来两个多月,深圳楼市供应量还将迎来新一轮的增幅,大量新盘入市,加上在售楼盘的大量积压,目前还在卖与不卖中徘徊不定的楼盘将面临更大压力。 
面对楼市的低迷,万科总裁郁亮最近在一封“致全体员工的信”中鼓舞员工士气,并判断“行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在数年内不会改变,行业调整将更加强化这一特征,调整期内住宅施工和土地购置减少已经成为必然。” 
新闻背景 
房企自有资金不足 
对于房地产行业资金紧张局面的原因,深圳市德思勤投资公司董事长秘书叶世育认为,除了国家银根紧缩等政策的调整外,更多是由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造成的。 
中国房地产业中有一条独特而普遍的资金链,自有资金不必很多,几个朋友合伙,立马就能筹措到项目总投资的35%(官方规定,达到35%才可施工),账面资金一到位,项目立即被批准上马。然后丰厚的利润便顺流而下。一个资金循环结束后,房产商通常会把销售所得继续投入买地,开始一轮新的资金循环。 
由于开发资金大部分是银行贷款、建筑商垫款或客户的预收款,所以房地产企业一般都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一般在60%70%,甚至90%以上也不在少数。因此,当住宅销售上不去时,便很容易面临资金困难。相比之下,香港的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只在30%左右,经营模式以住宅销售和出租实有物业并重,所以,当住宅销售不理想时,企业仍可收获写字楼的租金,拥有稳定、充足的现金流。“以后房产商尤其是中小企业,还是要脚踏实地的经营,改善融资结构和经营模式。”叶世育如是说。 
一家之言 
楼价还会降一至两成? 
对于目前深圳新房成交量的持续萎缩,有深圳的地产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房产商集体的降价潮有可能出现。深圳著名的地产专家尹香武在其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众多企业之前开始为提高现金流、交易量而进行调研,而调研行动已经结束,降低售价的现象在接下来的时间将大规模集体出笼。但是这种降价依然是环比的下降,而非同比的下降,但即使如此,比之前的标价下降10%~20%应该是各家企业共同的选择。 
相关新闻 
房企多渠道融资 
除了加快销售、减少开工项目等,房产商还通过除银行以外的多种渠道进行融资,应对眼前的困难。上市房企蜂拥发行公司债在资本市场竞相获取资金。据不完全统计自5月份以来保利地产、新湖中宝、万科A、北辰实业、中粮地产和招商地产等房地产上市公司分别发行43亿元、14亿元、59亿元、17亿元、12亿元和80亿元的债券(资讯,行情)融资申请相继获得管理层的批准。出售公司部分股权也成为部分上市公司获取资金的另一种选择。7月1日深振业公告称为解决公司自身资金需要转让特皓、建业公司股权以获取相应的资金支持。另外,民间拆借、海外基金、委托贷款、联合开发等也成为房产商融资的途径。 
>>>>>
3楼:重庆De辣哥发布时间:2008-8-27 18:27:19
4楼:Sking发布时间:2008-8-27 19:36:13
有路,要嘛降价,要嘛跳楼.
不然就是死路一条.
>>>>>
5楼:爽歪歪发布时间:2008-8-27 22:01:16
6楼:大家好发布时间:2008-8-28 0:20:20
只有加快资金回笼,要不然江津大半的开发商都是死路一条.
具说现在的房子,只要给现金,都可能打个八九折,当然是直接给老板谈了,给置业顾问谈没用得>>>>>
7楼:游客发布时间:2008-8-28 8:57:46
  6-7折还可以接受,只有真的要住了,我才会购房。>>>>>
8楼:游客发布时间:2008-8-28 14:06:18
  路只有一条,只有跳长江。>>>>>
9楼:我是云发布时间:2008-8-28 14:10:25
10楼:没事找事发布时间:2008-8-28 14: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