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下月起重庆将按建筑面积卖房?计价依据为何变?
1楼:中国人发布时间:2008-7-27 12:41:59
现在按照套内面积进行销售,商品房单价动辄五六千元每平方米,与其他城市按照建筑面积计算房价相比,重庆的房价看起来很高。但是,如果把套内面积折合成建筑面积来看,即使重庆主城区优质地段的商品房,其单价也不过4000多元每平方米。 
 
即使在重庆,也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按照套内面积计价买房,除了主城区以外,我市大部分郊县地区都还是根据全国惯例即以建筑面积计价。 
业内有消息称,从8月1日开始,我市商品房销售计价将更改“游戏规则”,以建筑面积为计价依据,将与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同步推出。有业界人士分析认为,从套内面积计价更改为建筑面积计价,明显是政府为拉动楼市的救市之举。尽管计价方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任何一套商品房销售总价,但是由于单价降低,总会给购房者带来心理上的冲击。 
日前,业界盛传一个小道消息称,从下月1日起,我市商品房销售方式将进行重大变革,从推行多年的以套内面积计价,变回到以建筑面积计价销售。而业界认为政府这一举措,除了和全国的大环境接轨外,更重要的是表现了重庆市政府“挺市”的决心。 
和上次从建筑面积更改为套内面积计价不同,这次改变计价方式,政府静悄悄地进行,没有像上次那样大规模地征求相关开发商以及市民的意见,以至于离新规推行没有几天了,媒体却异常平静。 
如果业界传言变成现实,从下月起真的按照建筑面积计价,是否能够如开发商所预测的,起到“挺市”的作用呢? 
面积纠纷一度让重庆“一枝独秀” 
我市曾经按建筑面积计价实行商品房销售,但由于公摊面积的范围确定和面积测算比较专业,一般消费者又很难对公摊面积清楚了解。而个别开发商就利用制度缺陷,在商品房销售面积上做文章,侵害消费者权益。在重庆市商品房销售纠纷中,面积纠纷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实行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售房计价依据,买房者就可以很简单地通过丈量知晓自己所购的房屋面积。 
据了解,目前重庆商品房销售有两种计价依据,一种是按照套或栋来计价,主要针对的是独栋别墅或者二手房;另外一种是普遍采用的按套内建筑面积来计价。 
天景置业副总胡瑛表示,《重庆市城镇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施行,法规中已明确列入“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一般而言一段时间以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从近期就将来实行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和业内反应来看,估计下一阶段“以按建筑面积为计价依据”的可能性较大。 
悬念:政府何以改变计价依据? 
“如果政府推出以建面(建筑面积)计价制度,我觉得主要是出于与全国销售面积统计方式统一口径的考虑。重庆作为直辖市,如果老是和全国的统计口径相差太大就不太好,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统计数据都是以建筑面积为计价依据。”交响营销机构总经理魏开忠表示。 
“有人说重庆房价不低,可能是混淆了套内面积和建筑面积的计价方式。重庆是全国唯一“以套内面积计价”的城市,其他地方都是以建筑面积计价。就以成都房价相比,虽然重庆房价每平方米看起来不低,而按建筑面积计算,可能就低了很多。”胡瑛说,如果统计数据不能清晰地反映和区分地区之间价格差异,不利于宣传发布和监管建筑面积报价、计价的规范等。 
从2002年开始,重庆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商品房销售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制度。从此,重庆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行为变得规范有序,面积纠纷在近年几乎为零,其实这也是许多消费者理性和成熟起来的表现。如果在公有共用面积上大面积缩水,消费者肯定会找开发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随着重庆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哪些部分应该算作套内面积或公摊面积,其实都是由第三方公司即测绘公司在执行,我想90%以上的测绘公司不会为了增加测绘面积,去冒巨大的法律风险。”胡瑛说。 
“如果按照20%左右的公摊面积来算,公摊面积增加20%,相应地商品房单价就降低20%左右,对消费者的心理单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鹏润地产策划经理何志宏表示。 
哪种计价更受消费者欢迎? 
“如果开发商打着建面计价幌子的话,那只是一个营销噱头。不管以建筑面积计价销售,还是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对房市并不能带来大的影响。” 魏开忠说。 
胡瑛也表示,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里对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以及公摊面积这三项数据都有明确的规定。对消费者而言,在总价不变的情况下,按照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只是让标的物更清晰明白。因此,如果推行“以建筑面积为计价依据”只是让消费者换了一种买房计价方式,并不会改变消费者的购房决策。 
另外,按照建筑面积计算以后,对公有共用面积的核查和监管要求相应的提高,对房屋设计能力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最优化地配置和控制公摊面积。同时,对消费者专业度也是考验,消费者应该理性看待公摊面积的大小,消费观念也需要同步提高。 
“公摊面积代表公共生活空间的大小,与居住品质、舒适度等密切相关,这就需要项目定位与设计者掌握好度的问题。”何志宏说,公摊面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不能一概而论,要需要与目标客户群的定位相结合。为了减少较低收入群体的压力,在经济适用房的设计上就需要精致化,在满足规范的情况下,不过多的在公共部分面积上浪费,重点在解决室内布局的经济适用上;而豪宅的设计,公摊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居住的舒适度。 
“不管是采取套内计价还是建筑面积计价,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是心理上的变化。而相反,建筑面积计价的实施,对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开发商、消费者来说,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何志宏说。 
(文/曹勇) 
>>>>>
2楼:津城王发布时间:2008-7-27 13:50:44
3楼:飞扬发布时间:2008-7-27 16:24:49
4楼:爽歪歪发布时间:2008-7-27 17: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