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转帖][b] 房价的真相 [/b]
1楼:Sking发布时间:2008-4-19 13:42:31
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举行的次贷主题会议上,任志强(任志强博客,任志强新闻,任志强说吧)说:“我也不认为百日之内,房地产公司会死掉;要死,肯定是银行先死,房地产商后死”。就像往常一样,老任的直言不讳,又一次引发人们对产业现状的反思和辩论。 
[b]光天化日下的共赢蜜月已然结束 [/b]
不光在中国,就是世界范围内,房地产的问题也不是单一产业的孤立问题,它总是跟[*]、金融等广泛的社会元素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在一起。只不过,在中国的表现形式尤为典型、更为畸形罢了。 
拿房地产跟银行的关系说吧,多年来,二者携手并行,一路凯歌。从1998年开始,银行对房地产业的支持,由过去单纯的企业开发贷款支持转变为投资和销售两个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对个人的信贷支持成了房地产发展的重大动力。到了2003年,房地产开发的银行信贷余额已经增长了3.2倍,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增长了大约27倍。仅2004年一年,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就达到2万亿元以上,为2003年底个人住房信贷余额的一倍。2008年2月,上海银监局发布了《2007年度上海市房地产信贷运行报告》,报告分析,至2007年12月末,全市中资银行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5137.62亿元,比年初增加452.88亿元,增幅10.58%,2007年上海中资商业银行增量贷款中有27.5%投向了房地产业,至12月末,中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32.2%。如果加上大量以房产作为抵押的其他贷款,房地产业捏着银行一半左右的信贷资产。而在全国范围内,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也呈巨额增长之势,据《21世纪经济报道》调查,截至2007年11月末,14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个贷增量总计约8000亿元,是2006年3300亿的两倍以上。 
无利不起早,利小胆不壮。无论是银行的大方,还是开发商的大胆,都源于一个共识——中国的房地产业前途无量,利润不菲,二者正好互惠互利,有福同享;一种现状——大家已经得到暴利,正在拿着暴利,还应该同心协力创造更大的暴利。在利润的驱使下,大家甚至不惜违法犯纪、黑幕操作。早就有报道披露,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的地方开发商进行前期开发时就与商业银行达成一种默契:银行支持开发商前期开发所需的资金,楼房建成时,开发商要保证贷款买房者到这些银行去办贷款。于是,明明公积金贷款利息会便宜好多,但开发商的拒绝最终还是让购房者无从选择。 
不过,风险与利润总是成正比例的。银行把半篮子鸡蛋都放在房地产业,也就相应的被房地产业夺取了半条性命。要是风平浪静,大家还可以荣华与共;可万一房地产业有什么闪失,银行将何去何从?远的不说,就看当下,一方面,开发商资金困乏、嗷嗷待哺;另一方面,银行却有力使不得,有利赚不得,有债要不得,有害甩不得。在“家长”的管制下,银行与开发商在光天化日下的共赢蜜月已然结束,如果说开发商尚对银行满目期待、含情脉脉的话,那么银行则一边是 “临到难处各自飞”、争取损失最小化的自私打算,而另一边又趁着“家长”不注意,变相的支持开发商,以期快速度过寒冬,在早些拿回本钱的前提下争取重温往昔的暴利蜜月。于是,人们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商业银行在“二套房贷”问题上欲做还休、欲罢不能的羞答答! 
[b] [*]能奈银行何?[/b] 
如今,房价离谱,流动性偏快,谁能说这与多年来商业银行的无限放贷没有关系?可是话又说回来,作为“家长”的[*]又能把银行怎么样呢?(1)银行,国家的银行。直到现在,我国的金融业基本还为[*]所垄断。四大国有银行在国内银行业所占的比重,除了利润总额所占比重低于60%外,其他几项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尤其是资产总额所占的比重更大,超过了90%。近年来好多新型商业银行快速发展,但是在诸多股份制银行中国有股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银行,金融的主体。可以说,以银行为主体,是中国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据有关学者统计,从1995年到2000年五年间,中国债券余额在金融资产总额中的比重由8.5%提高到12.89%,股票流通市值占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由1.41%增加到10.49%,但银行的金融资产总额仍然占绝对比重,特别是国有银行的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高达66.17%。八年过去,我国金融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债券、股票、保险等比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加。但是,由于银行也逐渐进入证券、保险、投资资金等领域,所以总体看来,银行仍然是金融业的老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既然金融是经济的心脏,而国有银行又是金融的主体,那么我国房地产业对经济的绑架,就是以其对金融的绑架为特征的,进一步说,是以其对国有银行的绑架来实现的。如此一来,无论是开发商大批死亡,还是房地产整体崩盘,继开发商倒霉之后的,便是银行倒霉,随之而来的自然是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 
[b] 房价的真相 [/b]
[*]对此洞若观火,既不能容忍银行继续放贷引发金融危机升级,又不愿承受房价暴跌、楼市崩盘必然造成的可怕后果。于是,[*]的意图只有一个:稳定房价!尽管,目前的房价就算停滞不前,也还是严重背离价值。 
然而,稳定房价显然是[*]的缓兵之计。利用这段时间,改善房地产融资结构、优化国家金融体系,将房地产的威胁从金融安全中剥离出来,才是[*]的长久之计。 
形势所迫,[*]已经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在此过程中,银行会经受一次凤凰涅磐——旧的职能和地位将死去,新的职能和地位将生成。 
而在银行“死”之前,房价是很难真正下跌的。
>>>>>
2楼:xuejun120发布时间:2008-4-19 14:00:47
    金融,银行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不可能让外国人控制,被控制了金融,谁就控制了国家>>>>>
3楼:臭豆腐发布时间:2008-4-19 14:02:31
4楼:君子坦荡荡发布时间:2008-4-19 15:39:25
5楼:爽歪歪发布时间:2008-4-19 22:46:59
6楼:Sking发布时间:2008-4-29 20:34:17
好像大家对房价都麻木了。悲哀。真悲哀。太悲哀了。相当滴。[ems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