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原创]罗学蓬笔下的龙门阵:《江津旧事》之“获奖”
1楼:罗学蓬发布时间:2015-6-28 10:38:16
[font=黑体][size=7][color=Red][b][align=center]获奖[/align][/b][/color][/size][/font]
                                                                                                                                                                                              文/罗学蓬
 李医生算得我们这个小县城里的大人物,老百姓不认识县长、县委书记的多,不认识李医生的少。这种不太正常的情形直到后来县里建起了电视台,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因为李医生毕竟上电视的机会不如领导多。
 李医生之出名,实始于他老汉。老李医生前朝时是大军阀杨森家中的私人医官,肩膀上挂过两杠三花的上校牌牌,杏林中、江湖上、军政界皆称他为“李猫猫”,在重庆城名声响得很远。
 杨森当重庆市长时,“李猫猫”就和杨森的九房大小妻妾,以及这九个女人生出来的让杨森不太容易搞得清楚的众多儿女们同住在重庆中二路的杨森公馆“渝舍”之中(今重庆市少林宫,与劳动人民文化宫一墙之隔),尽家庭医生之责。后来刘邓大军入川,在酉(阳)、秀(山)、黔(江)、彭(水)一线把宋希濂打了个落花流水,“李猫猫”见大势不妙,赶紧向杨森要求告老还乡。杨森念他劳苦功高,便送他一块匾,其上亲书“猫猫药酒局”5个大字,杨森的大名,自也跃然匾上。
 那匾,就高悬在江津县城的安子街上,笔者小时曾亲眼见过,亮晶晶的。黑漆打底,“猫猫药酒局”和“杨森”等粗拙有力的字儿用金粉填过,灿烂辉煌让人不敢不敬。
 李猫猫就靠着那匾和一身旁门左道功夫,在县城字开了家医馆,养尊处优,安度晚年。李猫猫还置下医馆两侧多余的街房出租,笔者父母便租他的街房居住。公私合营后,李猫猫的医馆被并入国营医院,“赎卖”充公了,“猫猫药酒局”这块长匾也被废物利用,立起来当门用,上点年纪的老江津,应当有印像。
 李猫猫喜欢唱围鼓,如同吸鸦片的人上了瘾。白天他忙于制药疗病,晚饭后得了空闲,便戴上博士帽,拄着文明棍,到东门外公园长亭里,去和玩友围坐唱戏。
 长亭紧傍长江,出县城东门口,一支烟工夫便到了。这亭全木结构,历经风蚀雨剥的亭脚柱子上长满了黝黑的青苔,长亭两侧栏杆都有美人靠,古色古香,一看就上了年代。茶馆便开在这长亭之中,茶客借一杯香茗,依栏而坐,脚下大河浩荡,白帆点点碧空尽。尤是到了夜间,明月高悬,凉风习习,远处江面上渔火迷离,更是令人心旷神怡,如临仙境。
 待板鼓一敲,云板一响,李猫猫陡地便来了精神。此君唱玩友,图的就是个自娱自乐。他工须生,但嗓子实在糟糕,干沙沙的缺点儿圆润浑厚,唱起来却是十分的投入卖力。玩友们虽都不喜欢和他配戏,但碍着他的地位和身份,也没人会给他难堪。李猫猫倘若一晚上没轮上张口唱角儿,便恹恹地失了精神,次日一整天也没精打彩。好在他荷包里有的是钱,很快玩友们便号准了脉,只要一晚上能让他唱上个一折两折,这晚的茶水、烟卷、宵夜,便由他全包了。所以,李猫猫每晚好歹也就能捞上个不起眼的角色吼上几腔。
 李医生至今谈起他那巳经过世的老汉其热爱之情仍达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他说他老汉要是生在今天肯定算得个自学成才的典范。从未上过啥专科学校,却是个少有的“全挂子”。如今所分的内科皮肤科五官科等等,在他眼里全是一科,通通一把抓,从头痛脑热到疑难杂症以及刀伤枪伤皆药到病除,而且所用之药,全是自己一手炮制。
 解放后,“李猫猫”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但招牌仍允许他挂着。直至“文革”爆发,那匾被倒立起了,曾给他带来许多好处的“金匾”,也就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灾难。
 “李猫猫”顶不住那灾难,就死了。
 李医生则靠着“李猫猫”在世时教他的医术,四乡八寨赶溜溜场,街头檐下摆地摊,当起了游方医生,经常和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人比脚杆长,倘被弄到,就挨整得瓜兮兮的。
 再后来,改革开放,又重新允许老百姓做生意。李医生苦尽甘来,欣逢其时,便租了间临街铺面重操旧业。开初,人们对私人医馆还不太敢相信,生意也就一般。直到后来李医生从报上看到大邑县隆重推出了“刘文彩享用的豆腐乳”,才大受启发,赶紧去装饰行精心制作了一块“金匾”,字是请县文化馆一位业余书家写的,润笔费给得丰厚,所以落的仍是杨森的款,字儿一律鎏金,依然叫做“猫猫药酒局”,依然是灿烂辉煌。
 从此后,生意果然就很好,票子像小河涨水一样涌来。
 像李医生这类曾经历过三灾八难如今又能凭本事挣大钱的角色,自然就比旁的人更关心国家大事。他对我说过心里话,他现在一怕爆发世界大战——当然,只要中国不介入那倒无妨——二怕国内发生动乱。所以李医生私人掏钱订的报纸不少,对一版上的文章尤为仔细,国际国内的知识也就很丰富。谈起美国为啥要打萨达姆,波黑冲突、中美矛盾、亚洲金融风波、中日东海油气争端,他简直如数家珍。
 偏偏,这丰富的知识就给李医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上月,全县卫生系统举办“迎香港回归知识竞赛”,李医生被推举为私营诊所的唯一代表去参赛,厚积薄发发挥极佳,着着抢先对答如流,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将县医院、卫生局、卫校、中医校的代表纷纷挑落马下,最终不辱使命,荣获了第一名。不仅获得了精神奖励——一份大红烫金的获奖证书,而且还有经济效益——200块钱。
 李医生在热烈的掌声中从台上取得双丰收下来,正巧看见电视台的记者用摄像机对着他扫,那灯光也明亮得过分。李医生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仓促间很想做一副十分可人的表情,便一手高举获奖证书一手高举着装着两张“伟人头”的信封对着摄像机镜头努力地笑,却因情绪过于激动而面部表情不听招呼搞出来的效果反而很糟糕。后来。看过电视的朋友都说他不像是上台领奖,倒像个人脏俱获高举双手向警察投降的小偷。
 李医生得意洋洋回到家中,先让老婆儿子分享他这份难得的殊荣,继而提出明天去买个漂亮的镜框,把这获奖证书挂在医馆显眼的地方。这时,电话就不停地响,原来是几位药检所的朋友纷纷向他祝贺,嚷嚷着要吃他的喜酒。
 这还不容易?李医生爽快地答应下来:“明晚换个新地方,才开张的‘阿波罗酒家’,我招呼了。”
 李医生除了怕世界大战爆发和国内不稳定外,还有一怕,就是怕药检所这帮算不上官但权力却很大的角色。这也应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一物降一物。所以,李医生自开私人医馆以来,便把和药检所的人加强往来联络感情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而且,通过不懈的努力,工作巳做得卓有成效。
 李医生的老婆每逢医检所的人上门,敬烟上茶,巴结逢迎,一张脸笑得稀烂。可待他们前脚一出门槛,那吐出口的话,连大牯牛都毒得死。所以,每回请药检所的人吃饭,她都借故不去。
 次日晚又是如此,李医生去了“阿波罗”,她在家中闷得慌,便打电话约了两位朋友,跑到我家里来搓麻将打发时光。
 麻将桌上正可谓良宵苦短,众人兴致正高,时间便巳过了午夜12点。
 这时,猛地听见有人“咚咚”擂门,一帮人顿时吓得面如土色,浑身糠糠战,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尽都不敢去开门。
 我虎地站起,轻手轻脚地走到冰箱前,将钱藏在了速冻柜里。
 李夫人今晚手气极好,自摸了好几把,赢了两三百块钱,一晚上高兴得不断地打哈哈儿,这下听见擂门,吓得一头扑向了窗口。见七楼(我那时住太和斋糖果店对面,现巳被辟为时代广场)离地面实在太高,又缺了勇气,急中生智,她把钱卷成一卷,当胸一插,塞进了乳罩里,想警察再是了得,有的地方那手总是轻易去不得的。
 外面的人仍不吭声,一个劲地擂门。
 这时我巳经吓醒了,想想再坚持不开门恐怕是不行,这种情况下警察大概是有权力破门而入的,只得鼓足勇气,上前将门打开。
 不料闪进一人,却是李医生。
 我心中陡然一松,禁不住火冒三丈,冲他当胸一拳:“宝气娃娃,你开句腔嘛,吓得你婆娘差点去跳楼!”
 李医生却全不顾我们的惊慌,仿佛被抽了筋一样一头跌坐在沙发上,丢魂落魄地冲着他婆娘吼:“完啦,完啦!今晚请客,请出祸事来了!”
 我赶紧递给他一杯冷茶,等他“咕嘟咕嘟”喝下,方问他:“究竟出了啥事?莫非挨强盗抢了么?”
 “比挨强盗抢了还恼火!这帮黑了良心的东西,原来说好的只有3个头头,没想到了‘阿波罗’一看,来了满冬冬3桌,啥狐朋狗友、舅子老表都邀约来了,把我老李当瘟猪儿烫!我还得照样陪笑脸,一点不敢慢待。几爷子点那些菜,骇死个人!啥清蒸白鳝、甲鱼炖鸡、牛鞭凤爪汤,一钵钵一碗碗端上桌时,看得我脑壳都肿了!等这帮家伙甩摆完了一结账,我的妈,1700多块,老板还说,零头就优惠了。我本带了1000块,满以为够了,这下差了700,咋办?牙齿打脱了,我只有悄悄往肚皮里头吞。把老板招呼到一边,拿手机押上,先付1000,剩下的只好明天上午再去结。”
 李夫人一听,一张脸黄得像包谷粑,双手捂着胸口,“哎哟哎哟”地呻唤。
 李医生说:“你就嫌痛了?痛的还在后头呢!等他几爷子吃饱喝够,出了‘阿波罗’,药检所那帮人仍不散,扭到我善始善终,要去‘威尼斯夜总会’开开眼界。我身上求钱莫得,又不敢拒绝,只好下矮桩,求他们莫喊小姐,吃喝唱歌都行。他们嘴巴上答应得好,哪晓得一脑壳钻进去,见了小姐眼睛放亮就舍不得丢手,一人搂一个都往那黑旮旯黑角角去了。我一看不得了,没了抓拿,就赶紧跑回来找你……”
 话未说完,只听“啪”的一声脆响,李医生脸上就着着实实地挨了一耳光。李夫人悲痛欲绝地骂男人:“找我?老娘又不是他几爷子开的银行!”
 众人赶紧将李夫人劝住。
 我哀其不幸,也有点怒其不争,悻悻埋怨他:“老李呃,你这是何苦哟?自己捉些虱子在脑壳上爬。你要不办招待,我不相信,他几爷子就敢把你生吞活剐了。”
 李医生一张脸皱得像苦瓜皮,冲着我满腹委屈地嚷:“你娃说得好撇脱!像我们这种开私人医馆的怕药检所的人,就像打麻将的怕警察一样。你晓得他们有好歪?我那‘猫猫药酒局’里的药就算是百分之百的真货,可按照他们的规定,抽查一味药光检查费就得掏两百块,我那么多中药西药,他们都要怀疑,都要查,还不搞得我倾家荡产么?”
 我说:“现在有行政诉讼法,他们要黑整你,你可以上法院告他们呀?”
 “告个屁?他们是照章办理,我拿啥证据去告?”
 李夫人就嘤嘤地哭了起来。
 大家都闷闷地不知拿啥话去安慰这两口子。
 我想了想,觉得这后果实在太严重,便劝他:“老李,我看你现在是别无选择,为长远利益考虑,最好还是趁他们他们没有发现你溜了之前,赶紧补疤疤。马上回家去把钱取出来,规规矩矩去夜总会恭候到。要不这样做,等他们搞完了事出来,没人结帐走不了路,你娃就硬成了割卵子敬神——把神也得罪了,自己也整死了。”
 我老婆也劝他:“李医生,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个道理,你比我们都懂。你要不主动去结帐,今晚就输惨了,白花了1700,还把得罪不起的人全得罪了。”
 牌自然不再打了。他们都起身告辞。我刚要关门,听见李夫人在黑古隆冬的楼道里哭兮兮地嚷:“砍脑壳的,你把事情都弄到这个份上了,还打啥缩脚屁嘛,眼前是岩也得睁起眼睛往下跳啊!要真把他们得罪了,以后生意咋个做哟?”
 我正收牌,老婆凑上来说:“你看怪不怪?我刚才看你手气不好,输了几十块钱,在一边心肝蒂蒂都急痛了。李医生跑来这么一说,嘿,就一点都不痛了。”
 她不痛,我心头却痛得恼火。当然不是为了那几十块钱,也不是为李医生那笔冤枉帐……
(郑重声明,以上罗老头子摆的龙门阵,是改革开放之初出现的乱像,现在——尤其是在“习李新政”之下经过学习整顿,大大小小的领导们都重新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巳经恢复或正在恢复党的优良作风,象过去那样无法无天,随心所欲地鱼肉老百姓的现象,巳经大为减少。凡此种种,老百姓都是看在眼里的。文中提到的药检所,更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头头们都快变成焦裕禄了。) 
  笔者简介
    罗学蓬,男,汉族,1952年生。毕业于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曾于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就读三年,从20世纪初80年代初便活跃于中国文坛。曾在《人民文学》《当代》等杂志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并着有《中国远征军.上下卷》(2008年4月30日连战率团访问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将《中国远征军》作为礼物之一送与客人)《红岩密档》《最后的国门》等20余部长篇作品。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小说《山魂》由重庆市话剧院改编成6幕大型话剧,在全国话剧汇演西南片区调演中获9项大奖,并在重庆公演,自然是官方送票的多,自掏腰包购票的少。电视连续剧《斩尽杀绝》早就由峨眉电影厂搬上荧屏,老百姓并不叫好,也属平庸之作。曾获“四川省文学奖”、“重庆市文学奖”。曾任重庆市政协委员、江津区作协主席、名誉主席。
    通讯地址
    重庆市江津区向阳小学胡晓红转罗学蓬
    邮编402260
    宅电023-47526359
    手机15111828144
 笔者老俩口背着“捞食口袋”,像叫花儿似地“自由行”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见识了苏州人吃面的家伙。用这样“憨大”的碗装二两面,重庆人没见过吧?不过,从一碗面可以看出,苏州人的日子远比重庆人、江津人好过,“弄”大一碗面,才十二块钱,不但有“嘎嘎”,还有一个荷包煎蛋,配料也多姿多彩。这么说吧,重庆人、江津人吃的面是“下里巴人”,苏州人吃的面是“阳春白雪”。
P1040674.JPG 
 
 
夜里,无处栖身的江津老头儿和老太婆浪迹于苏州街头
P1040673.JPG 
 
 
P1040672.JPG 
 
 
[ALIGN=right][COLOR=#000066][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5年06月28日 10时48分02秒 编辑过][/COLOR][/ALIGN]
2楼:qd違孑霺笑发布时间:2015-11-11 19:22:09
短线黑马,快进快出 先盈利后分成 机构 短线 先盈利后分成,规避风险目前的行情下,散户自己操作,风险也在加大,这时跟上稳健的操作,安全获利是最关键的。如果你不是专业做股票,一直操作不好、没有盈利,或者股票被套、不知所措,不妨跟实力机构合作 腾讯 【在线咨询扣:55312219】
机构 短线 先盈利后分成 机构 短线 稳健收益,规避风险  腾讯
3楼:JJ2013发布时间:2015-11-12 0:23:32
4楼:JJ2013发布时间:2015-11-12 0:35:05
今年8月8日,有二个江津朋友来上海,我带他们坐高铁去了苏州虎丘,下午逛观前街,晚上我们在姑苏菜馆吃传统姑苏菜,下午我上海小学和高中的4个同学从上海驱车100公里赶来7人聚餐。
 
 
这是虎丘剑池,传说中的干将和莫邪这二把宝剑就埋在这里!
虎丘是吴王夫差的皇家园林,有许多历史,里面曾经住有美女西施,卧薪尝胆复国的勾践。。。
 
 
桌上姑苏菜:清炒河虾(有点功夫菜活河虾去壳),响油鳝丝,松鼠桂鱼,红菱西芹,虾子蹄筋,扣三丝,扬州狮子头,蟹粉豆腐,苏式酱鸭。
[align=right][color=#000066][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5年11月12日 00时58分19秒 编辑过][/color][/align]
5楼:JJ2013发布时间:2015-11-12 1:18:47
苏式面馆,江南尤其上海很多,主要有焖蹄面,焖肉面,爆鱼面。。。看得见大块肉,大块鱼[em5]
貌似楼主在豪客来吃面,豪客来在观前有一家,豪客来是以牛排为主,而且是台湾人开的,这种腌过的台式牛排。
[align=right][color=#000066][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5年11月12日 01时33分16秒 编辑过][/color][/align]
6楼:独角戏发布时间:2015-11-12 15:05:47
7楼:飞扬发布时间:2015-11-13 17:47:31
8楼:qd古月梦真1312发布时间:2015-11-15 22: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