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原创]罗学蓬笔下的龙门阵之《啼笑皆非》
1楼:罗学蓬发布时间:2015-6-20 18:00:30
                                                       啼笑皆非
                                                                                               罗学蓬/文 
 
         笔者乃巴蜀小城一布衣,靠卖文为生。在文坛拳打脚踢多年,也就弄出了十来本读者还算喜欢看的书。除了合理合法挣几文稿费补贴家用讨老婆欢喜,于精神上也算得一种慰藉——忆及少时所读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蒿莱人”句,便兀地生出几分勃勃豪气,左看右看横比竖比,觉得自己也并不比别人矮了多少。
         1989年首次评定专业技术职称,重庆市文联为不至埋没人才,便将生活在小城中的笔者破例吸收到市文联参加职称评定,作家评职称,撇脱干脆,一个个把作品拿出来比,作品多影响大的便是大哥。大哥算一级(相当于正教授),笔者蒙杨益言、梁上泉等高评委们厚爱,全票通过赏了个二级(相当于副教授),工资陡升39元,由80涨至119,笔者虽狂,也需食人间烟火懂得钱多一点比少一点的好。于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拿着那高级作家的“资格表”便匆匆赶回小城先向老婆继向领导报喜。领导们觉得本地出了个土生土长的真资格的高级作家,乃小城之荣光,一至同意给定向指标。而且有领导告诉我,说我创下了两项全市之最,算得上个新闻人物。一是40岁以下的人能评上高级职称的唯我一人(笔者乃1952年生人,那一年才37岁);二是工资一次上调突破4级的也只有我一个(省里的职评文件明确规定参评人员的工资一次上调不能超过4级,而我则达到了5级)。而且更令我感激涕零喜之欲狂的是,市里居然敢于违反省里的规定给我这一介寒士兑现——用市长唐昌放的话来说:“我们既然认了帐,哪能不给钱?”
        谁知到了市职改办,却陡地冒出个大问题。一位身穿绿军装像个退伍军人模样的年轻办事员拿着我的报表材料认真看了半天,抬起脸很严肃地问我:“你就是写文章的罗学蓬?”
        我满面陪笑连连点头:“对,对,我就是罗学蓬。”
        办事员眼中掠过一丝奇怪的神情,又道:“据我所知,你就是江津市文化局创作办公室的一般干部嘛?难道,你还有其它啥子特殊身份?”
        我顿时紧张起来,好像我面对的不是一个职改办的干部而是一个公安局政侦科的干警(我没法不紧张,因为我出生于一个资本家的家庭,过去搞极左路线时,因这原因吃了太多的苦头,故而心有余悸。但又一想,如今已经是啥年代了?阶级路线那一套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咋个还会这样问我),便小心翼翼地回道:“我没有任何其它特殊身份与背景,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干部。”
        办事员目光炯炯、英气勃勃地盯着我,声音也突地响亮了许多:“既然你只是一个普通干部,怎么能够把你写的书填在‘有何专著’一栏里?”
        我顿时脑袋有些发晕,意识到此人提出的问题太严重不过!倘若我出版的这两部书不能算专著,不能算我的创作成果,我还有啥资格评那高级作家,比别人多拿那39块大洋?
        想到我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皆要因他的这一重大发现而蒙受巨大损失,想到巳经煮熟的鸭子居然扑楞着翅膀要飞,我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问他:“我出的这两部书为啥不能算专著?请问职评文件上有专门的解释么?”
        办事员搔搔脑壳说:“文件上倒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解释。不过,就我的理解,一般人写的书,包括县处级、地师级领导写的书,恐怕都不能叫著作。”
        我一听顿时松了口气。搞了半天,居然仅仅是他的理解。
        我的气粗了起来,问他:“那么,以你的认为,你觉得行政应该达到什么级别的人出版的书才能叫做著作呢?”
        办事员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嘛,我长了这么大,只听说过**著作,列宁,斯大林的著作……”
        “这么说来,鲁迅的书、巴金的书、茅盾的书,郭沫若的书,都不能叫著作了?”
        “鲁迅和郭沫若嘛,可能还算得上,其他的人,恐怕就不行了。”
        我大怒,拿出一副泼皮样子冲他吼道:“我郑重地提醒你,你是负责我们这个县级市职评工作的专门干部,有关职评的一切解释,都必须以上级的正式文件作为依据。如果仅以你个人的主观认识来作判断,恐怕好多事情都要被你弄糟糕。”
        我的怒吼声惊动了其它办公室的同志,不少人在门口观望。
 
        一位年纪稍长的干部赶了进来,询问发生了何事。
        办事员拿起桌上两本我出版的书,向来人道:“这个罗学蓬,他硬说他写的书也要算著作。你想一想哦,一般人写的书,咋个能算著作嘛?”
        我自恃有理,继续高声武气地吼道:“不但我罗学蓬的书算著作,我以为,在中国,凡是没有被司法机关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著,由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书,都可以算做著作。著作二字并无等级之分,也无政治色彩之别。属文学的叫文学专著,讲教育的叫教育专著,讲猪马狗羊的叫动物学专著。请你们看清楚,我这本书,一本中篇小说集《大河风情》,是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死亡之旅》,是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它们都属于罗学蓬个人的著作,也理所当然地算得上我的创作成绩!”
        刚进来的同志翻了翻我那两本书,客气地说:“老罗同志,你这两本书当然应该算著作。这是没有问题的……啊啊,请你到隔壁办公室坐一下,我慢慢给你解释。”
        听了解释,我才知道,那位否认我的书是著作的办事员,是位刚从组织部抽调过来的年轻人。对工作尚不太熟悉。
年长的同志离开了一会儿,把那位组织部来的年轻人叫了过来。
        年轻人不好意思的说:“罗老师,实在对不起……”
        他尊我老师,还向我道了歉,我的气自然也就消了。
        我等他说完后,只说了一句:“你是执行政策的人,以后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把政策吃透就凭主观认识开腔,恐怕就还要开黄腔。”
 
P1040661.JPG 
 
 
这就是著名的万山猪蹄——妈哟,吃不起,看一眼都安逸! 
P1040648.JPG 
 
 
老头子和老太婆在周庄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