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文历史]江津四牌坊与曹氏父子,四牌坊之名从何而来?
1楼:混在江津发布时间:2015-2-4 17:03:29
在江津区,四牌坊这名可谓妇孺皆知。这是一个古老的地名,这里的小学这里的街巷乃至这里的社区均借“牌坊”之名,曰四牌坊小学、四牌坊街、四牌坊社区。
  
四牌坊之名从何而来?原来此处的十字路口东西南北有四个牌坊呈“口”字状挨建一起,故名四牌坊。四牌坊所记功德之人,则是江津曹氏中的两对父子。
曹文海于元末入川,属江津曹氏入川始祖。繁衍至明代中期,家族昌盛,人丁兴旺,成为江津十大姓之一。传至七八代,江津曹氏更是科甲叠起,族名大振。
明万历十九年(1591),江津曹英中举后,被任命为朝廷工部主事,他勤务国内建设之事,深受朝廷好评。曹英还是一位诗人,他写过一首家乡诗《石门》,在士子中受到好评。其诗曰:鬼斧工成石门奇,亭亭对峙两江涯,乾坤万古存真迹,开阖宁教俗眼窥。曹英还被皇上敕封为承德郎。由于曹英在任工部主事期间对朝廷贡献大,其父亲曹永吉“以子英贵,封为承德郎”。其实,曹英父亲曹永吉也是举人,官至大兴县知县。按明清旧制,北京城区分别划归宛平县和大兴县管辖,知县官阶比其他知县高出一等,大兴知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曹永吉、曹英父子,一在朝中工部为官,一作京县知县,这在故里江津曹氏族人中,算是引以为豪的事。
另外一对江津曹氏父子是津南笋里人曹邦化、曹进可。曹邦化以“明经”身份最初被朝廷授予吉安府通判,他严正不阿,郡人刘给事忤时相,时相御之,欲诬以事。曹邦化力为之辩,后迁任宁州知州。儿子曹进可于1567年在江津中举,他得到消息后辞官回到江津。在江津他操行淳备,教授乡梓,堪称乡贤。儿子曹进可中举后曾被朝廷委作苏州府通判、黄平州知州、莱州府同知等。因宦海烦恹,他申请回江津休养。此间叛兵据重庆,逼成都,自成大梁国。巡抚朱燮元调集官兵剿御,曹进可以乡绅身份辅佐赞助进剿,平叛后朱燮元多次造访,后经动员起复曹进可为贵州平越府,升任安察司。在一次平叛中中矢几死,后突围。他再次辞官回到江津。
万历三十五年(1608年),曹氏家族一商议,决计修建四个牌坊,以昭显曹永吉、曹英父子和曹邦化、曹进可父子卓越功勋。此项工程由健在的曹进可主持,地点选在县城核心的儒林街十字路口(今四牌坊中医馆)处。牌坊主面向东阜门,有迎接紫气东来、蔚兴文风之意。十字路口四边皆立石质牌坊,高8米,四柱见方各两尺,每坊宽5米,中下可轿马通行。石柱、额枋上均浮雕人物、禽兽、花卉等。
四牌坊的建成,对于江津低矮的县城建筑来说,可算高大雄伟,气势恢弘。很快成江津城池里的标志性建筑。不久,曹氏又在此建立曹氏总祠,祠内兴办曹家私学,后改为兴仁学堂,四牌坊成为江津最热闹最有名的地方。
1929年,四川军阀刘文辉所属24师副师长兼混成族旅长张清平(名志和,地下党员)驻防江津,他出动工兵对低矮的江津县城棚街进行大规模改造。这是江津历史上第一次提档升级的城市改造。为拓展硬化街面,打通塞口,工兵拆除了四牌坊。而曹氏总祠则在后来的抗日战争期间,被族人卖掉。
四牌坊的建筑虽被拆除,但物去名留,四牌坊名声远播,直至今日。
(原标题:江津四牌坊与曹氏父子) 
2楼:心外无物发布时间:2015-2-4 17:39:20
 
6af2eaa968f77c8f.jpg 
  
 
3楼:游客发布时间:2015-2-5 10:52:50
混在江津,你也是曹家人嗦。我也是曹家人。听父亲说过,四牌坊就是曹家的祠堂。
4楼:游客发布时间:2015-2-5 12:25:58
文章叙述,基本正确。曹氏七、八、九、十世祖(本人系石门曹氏后裔,恕不能直呼先祖名讳。本人保存有古籍《曹氏家乘》),有功于朝廷,敕建四牌坊。而并非文章所述“曹氏家族一商议,决计修建四个牌坊”。曹氏总祠位于四牌坊原中医院,现在四牌坊小学的前身即为曹氏家学兴仁学校。
5楼:游客发布时间:2015-2-6 21:03:14
6楼:游客发布时间:2015-2-7 15:47:16
我是江津人今年74岁出生在江津南安街家住四牌坊,离四牌坊小学150米的地方原来是老房子。鄰居是李五娘、何三娘、陈伯娘还有卖媒炭的刘光明Il...·十字路口是王子君家开的糖果糕.点.舖子。当时记得1角钱包的牛奶饼干我们都买不起一·一·照相去照相馆只能照5分的、1寸的太贵,所以我们小时沒有照片留下来。今日有幸看到江津老照片、尤其是江津公园,江边輪船码头还有奎星广场,奎星阁是江津女中老校址。当年我们女中的钟声我们在四牌坊家中都能听见。55年去重庆上学,58年去南京工作至今几十年没有机会回江津,但思乡之情越来越多、、想我小学的同学女中的同学如今可安好,都是爺爺奶奶白发苍苍儿孙滿堂。上个月我的老伴代我的儿子和孙子回重庆老家,特地代表我去了江津'我虽然有事在上海无法和他们同行,但看到他们在江津的照片和江边河壩揀回的石头,了却我的思乡之情,江津我的家乡我的梦永远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