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原创]江津本土网络文学《俗世本无神,何必苦寻之》
1楼:江津网事发布时间:2015-1-27 20:11:35
《俗世本无神,何必苦寻之》
文:周利
2015年1月27日
     有一种说法是,神在造人的时候,刚开始精心设计、有眉有眼,后来有碍于数量巨大、造人之累,于是就用一根绳子弹起泥浆,溅出来的一个个小泥点也成了人。所以人和人生来不同,有美丑之别、贫贱之分。
 
(一) 各归各位,你是哪一类?
    随着屌丝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一个以经济为横坐标,以文化为纵坐标的四格象限图已臻然成型:
    既无经济基础又无文化品位的二逼、屌丝青年处于左下方第三象限;
    同样没甚经济但较之屌丝群体多些“矫情”色彩的文艺青年处于左上方第二象限;
     右下第四象限是人人向往与之做朋友,却拒绝别人如是称呼自己的“土豪”,不得不说,“土豪”实在是一个饱含人们太多复杂感受的称谓。既有在物质至上的社会人们内心极度焦虑的一种客观反映,有残存着泱泱礼仪之邦最后的一点文化尊严与傲慢。某种角度上设想,每一个中国人都渴望自己是一个有钱的文化人或者有文化的土豪。
    右上方第一象限是集物质基础与精神丰满度于一身的神龛之位,神龛里供奉的是无论二逼、屌丝还是文艺青年、土豪都倾心向往的白富美——男神、女神。
 
(二) 男神、女神配
屌丝文化中,女神泛指那些身材高挑、前凸后翘的女孩,她们是男屌丝的镜中仙、意淫撸管的对象;而男神则是姑娘们可望不可即的“白马王子”。
    近几年,男神女神的称呼悄然流行,已将“白富美”取而代之。赞美谁不带个“神”字,仿佛赞美者不够诚意,而被赞美者也很掉价。
    于是粉丝之于偶像,男人之于自己极度好感的女孩,女人之于自己心向往之的男子,均毫不吝啬地给封了神。
    2014年6月,优酷以工业化流程打造的全新偶像平台《男神女神》一度热播,虽有自封之嫌,但不得不说它不过是搭了一趟开往众神荟萃的“西方极乐世界”的顺风车。
 
(三) 神的封号
   既称之为“神”,那么,神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神”的解释无外乎两类:具有神仙能力或德行超高者。其中并不涉及美貌、智慧或财富。显然人们对神的认识并不完全来源于传统,更多的出自一种臆想。
   没错,臆想。一个男屌丝希望自己的意中人拥有近乎于神的完美。所以作为女神封号的享有者,你必须站在太阳底下接受小民检阅,甚至赤身裸体没有隐私,更要命的是,你不能是庸脂俗粉,更不能沾染俗世烟火,不能斤斤计较于柴米油盐、琐碎于小儿的尿片奶粉,换言之,你不能抒发和享受人间的快乐。
    基于这种认识,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曾经的女神阮玲玉哀叹“人言可畏”,为什么曾经的男神哥哥张国荣会在4月1号这一天给全世界开一个莫大的玩笑。
    再近一点,站在神坛的韩国明星时有曝出自杀倾向,作家韩寒也坦言将走下神坛,自己不过是“聚光灯下的小人物”。
    当一个男孩亲切唤你为女神,切莫慌乱了阵脚。这一声呼唤背后隐形的约束力量大到令人恐惧:
    他可以远观甚至亵玩你,你却只能做亭亭玉立的芙蓉,并且只开不败,不能自曝出于淤泥,即使,你真的不染。
(四) “神”的前世今生
    那么,神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上古时代,由于自然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大自然的力量难以抗拒,人们对自己所敬畏的不可抗力量一一封神。中国上古神话及繁衍出的各种传说不难勾勒出神仙的谱系图:大到太阳神(日神)东君、云神、风雨雷电、大河山川,小到一方灶之神、一棵树之神,无不饱含着先民对自然力量的虔诚敬畏。
    小时候长辈谆谆教诲对神要恭敬,尤其在春节、元宵、正月这些关键时期,切不可口无遮拦。对业已成神成仙的家族祖先,更是心诚求之,求其荫庇后代儿女全家幸福、健康。
    因此,神在中国文化中有传统的土壤,也有现实的隐喻。能被人称之为神,终归是一种褒扬。
    但你真的想成为神吗?一个朋友戏谑说,照你的说法,我更愿意做“神经”,因为这样不受约束。
   一句西方哲言说,“尘世即是天堂”(或译为“尘世是唯一的天堂”)。须知,封神源自一种美好的初衷,但未必是幸福的终点。
    做不了神,做个能挣钱的文艺青年也不赖,做个苦学文化的土豪又何妨?至于屌丝与二逼嘛,先天不足,实在较难补救。
    笔者大胆地畅想,有一天,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长足发展,四个象限图中的大部分人,最终都成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