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年终大盘点:2014年江津十大新闻,江津日报推选
1楼:叮叮当当发布时间:2015-1-4 17:06:47
昨日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2014年刚刚过去,留在你我心中的大事不少。回首这一年春秋过往,有太多往事值得纪念,太多新闻值得回味,它们或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或将深远地影响城市的未来。江津日报推选出“2014年江津十大新闻”,一起来感受下这一年中江津的发展和变化……
[b]    1
    江津院坝会成中组部范例
    听民意解民忧架起连心桥
[/b]    
           年初,江津院坝会经验成中组部范例,并编辑成册,在全国予以推广。全区上至区领导,下到村社干部,都进村入户召开院坝会,听民意解民忧。数据显示,从2011年8月至今,已在全区28个镇(街)、265个村(社区)和2044个村(居)民小组召开了2万多场院坝会,群众参与人数达130多万人次,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000条,解决群众问题8000多个,落实脱贫致富项目5000多个,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上榜理由:院坝会是党联系服务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有效载体。我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通过院坝会听民意解民忧,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拉近了干群距离,很受群众欢迎,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同时,今年我区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载体、改进方式,让“院坝会”这类贴近百姓的方式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群众反映情况的重要渠道,成为党员干部向群众学习,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听民声、问民计、解民忧的重要平台。
    
[b]    2
    贯彻落实依法治市意见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工作
[/b]    
          2014年11月26日,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实施意见》、《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决议》。全会的召开进一步加快了我区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工作,为“科学发展、富民兴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上榜理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从全局上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研究部署了我市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对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江津正处在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法治的精神、法治的思维、法治的方式、法治的力量。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才能为加快推进江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b]    3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
    为“科学发展富民兴区”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b]    
          2014年2月17日,我区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孙政才书记在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全区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一年来,我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形成了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为争做城市发展新区乃至全市“领头羊”、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保障。
          上榜理由:群众路线是党的“执政生命线”。我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部署,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聚焦整治“四风”问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了问题导向,坚持了开门搞活动,坚持了边查边改,整个教育实践活动健康有序扎实推进,取得较好成效,涌现出了首个“中国好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熊承华等先进典型,实现了市委提出的目标,真正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实践活动两不误、两加强和两促进。
    
[b]    4. 
    孙政才要求江津争做“领头羊”
    全区上下积极营造干事创业好氛围
[/b]       
          7月23日至24日,全市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座谈会召开。市委书记孙政才在听取区委书记陶长海发言后,点评指出:“江津思路清晰,工作有创新、很扎实,产业发展势头好、后劲足,应在城市发展新区乃至全市争做‘领头羊’。市政府各部门对江津这样的地区要在要素保障上给予大力支持、倾斜。”7月30日,我区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市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座谈会精神。会议号召全区上下努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为争做“领头羊”而努力奋斗!
     上榜理由:江津作为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城市发展新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坚实的发展基础。孙政才书记的要求给江津的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随后,区委专题召开专题会,传达贯彻孙书记要求,并在全区掀起了“抢抓新机遇、争做领头羊、我们怎么办”专题讨论,同时,区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争做领头羊”的目标措施等,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江津吹响了争做城市发展新区乃至全市争做“领头羊”的冲锋号。
    
[b]    5.
    22件重点民生实事推进好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提高
[/b]    
          今年以来,各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狠抓责任分解落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协调推进各项工作,22件重点民生实事有力有序,一大批群众普遍关心、反响强烈的问题得以解决。其中,农村山坪塘整治、社区便民商业设施建设、撤并村卫生室建设、城区供水“一户一表”改造、红层找水工程、农村危旧房改造等民生实事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余民生实事在年底顺利完成。
          上榜理由: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2013年9月9日,区委办、区府办发出《关于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的通知》,要求全区上下要办好22件重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紧迫、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一年多来,这些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得到有力推进,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2楼:叮叮当当发布时间:2015-1-4 17:08:27
[b]6
    “富硒江津长寿之乡”入选“重庆新名片”
    富硒特色产业引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b]    
          2014年12月22日,历时三个多月的“全民探寻重庆新名片——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域大型主题报道活动”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举行颁奖盛典。我区的“富硒江津长寿之乡”入选“重庆新名片10强”。一年来,区委、区政府通过基地建设、项目引进、品牌创建、宣传营销等举措,有力促进了全区富硒产业的发展,全年实现富硒产品总产值达25亿元。
          上榜理由:富硒产业,“硒”望无限!江津作为全国幅员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百岁老人分布最均匀的“中国长寿之乡”,密码就是土壤含硒,农产品富硒。为此,我区始终坚持把富硒资源作为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法宝”,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使江津富硒产业走出重庆、走向世界。同时,狠抓质量监管,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管理办法,保证富硒产品的质量,为市民提供绿色安全的富硒农产品。另外,通过开设专卖店、进驻大型超市、发展电子商务等,逐步增强江津富硒农产品的影响力。如今,“喝了江津茶,活到八十八;常在江津走,活到九十九。江津是富硒之地、长寿之乡,值得你去游。”已经广为人知。
    
    
[b]    7
    江习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
    重庆主城一个小时到四面山
[/b]    
          2014年6月12日,重庆江津至贵州习水的江习高速公路开工仪式在刁家互通旁举行,这标志着江习高速正式进入施工阶段。该高速公路通车后,重庆主城到四面山的车程将缩短至1小时。
          上榜理由:江习高速公路项目是重庆市“三环十二射七联线”中的第11条射线,是全市重点项目之一。江习高速江津段总投资约80.7亿元,占地6600亩,起于渝泸高速刁家互通,接入贵州习水县寨坝镇两路口。江津段全长约71.5公里,其中,四面山高速支线6.5公里,途经慈云、李市、蔡家、柏林、四面山等镇,沿线共设立了刁家枢纽、李市互通、蔡家互通、中山互通、傅家互通、四面山互通、东胜互通7个互通口,该项目的建成投用将进一步拉动我区南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将加快四面山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进程。
    
[b]    8
    双福国际农贸城正式开业
    江津二环专业集群显雏形
[/b]    
          2014年8月30日,全市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双福国际农贸城正式开业。双福国际农贸城计划总投资100亿元,规划占地5000亩,设有商品交易区、配套功能区、管理办公区、生活服务区四大功能区。年交易量可达600万吨至1000万吨,年交易额500亿元以上,可解决就业人员3万人。引进交易客户4万户,可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
          上榜理由:之前,我国西部地区尚无一家占地面积超过2000亩的农贸市场,东部地区如此规模的大型综合性农贸市场也不多。建成之后的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将立足重庆,辐射中西部地区,成为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加之已开业的攀宝钢材交易市场、和润国际汽摩城、晋愉奥特莱斯等,以及正在建设的冠强国际汽车商贸城、珞璜铁路综合物流中心、英利国际五金机电市场等,我区二环专业市场集群雏形显现。
    
[b]    9
    三军医大江津新校区开建
    城市综合功能再上新台阶
[/b]    
          2014年12月17日,在上千群众的见证下,第三军医大学江津新校区建设启动仪式在支坪镇举行。这标志着,第三军医大学江津新校区建设项目正式开建,与江津的携手之旅开始启程。按整体规划,第三军医大学江津校区规划用地面积近4000亩,划分为教学科研、卫勤训练区、医疗保健区,并配套建设教职员工生活区等4个功能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96万平方米。 
          上榜理由:江津作为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大都市区的重要功能组团、城市发展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第三军医大学在江津建设新校区,是落实重庆市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不仅对于优化全市的教育、医疗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能有力拉动支坪组团的发展,推动江津打造渝西教育高地,促进我区卫生事业发展,加速推进科技强区战略,并给群众带来创业就业好机会。
[b]    
    10
    鼎山公园全面免费向市民开放
    首座综合性城市公园市民热捧 
[/b]    
          2014年12月23日上午9时整,我区首座综合性城市公园——鼎山公园,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后正式全面开园。鼎山公园于2012年7月开建,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健身、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性主题公园。目前,该公园一期1100亩核心景区已全部建成,二期900亩核心景区已建成“黄桷故道”,下一步拟建设文塔、风情古街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该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建议意见,充分尊重鼎山的地形地貌,不大挖大填,尽量保留原生植被,并把当地传统的楹联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融入公园。
          上榜理由:“修鼎山公园,是江津人盼了多年的梦想!”开园当天,江津区64岁的老市民黄正余说,江津老城区位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几江半岛,地方小、居民多,过去只在东门有一个1亩多地的人民公园,后来虽修起了滨江路,但不具备城市公园功能,老人找不到地方可“耍”,总盼着能像其它城市一样也有自己的大公园。老黄说出了几江半岛30万市民的心声。鼎山公园的建设不仅让市民有了可“耍”的地方,更为美丽滨江城市建设增添了亮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