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走进驻津高校】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转型发展融合江津
1楼:天下过客发布时间:2015-1-4 14:17:27
![](http://oldpic.jiangjinfang.com/uploade472012/forum/201501/2015010414144292.jpg)
学生正在查看建筑模型 记者 苏盛宇摄
![](http://oldpic.jiangjinfang.com/uploade472012/forum/201501/2015010414144294.jpg)
学校实训设备精良
![](http://oldpic.jiangjinfang.com/uploade472012/forum/201501/2015010414144298.jpg)
航空模拟舱袁 学生正在进行空乘服务实训
记者 苏盛宇 摄
![](http://oldpic.jiangjinfang.com/uploade472012/forum/201501/2015010414144214.jpg)
学校行政楼外景
记者  李新志
   江津日报讯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如何找准服务的有效途径才是关键所在。 
        江津,正在争做城市发展新区乃至全市的“领头羊”,按照“一五七六”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兴区。双福新区作为我区经济发展“主战场”,凭借其文化丰厚、交通便捷,产业齐聚,区位优势突出等条件,众多高校纷纷入驻。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就是其中的一所。目前,该校正“融合江津”,一步一个脚印,凭其大刀阔斧的尝试与探索,加快转型发展,充分发挥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优势,为我区经济社会的腾飞,书写着 “精彩故事”。
     日前,记者走进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亲身感受该校入驻双福5年来的变化。
2楼:天下过客发布时间:2015-1-4 14:18:03
[b]依托产业建专业
    调整专业结构:培育产业人才
[/b]     在江津,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休闲旅游业、金融服务业、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针对这样的产业结构,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是如何主动“融合江津”,助推地区经济发展的呢?
     “高校必须依托产业建好专业,为地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段泰崃这样表示,吃了“江津饭”、就要讲“江津话”、做“江津事”。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调整专业结构,培养产业人才的观念,在该院形成了共识,在课程设置中积极融合“江津元素”。学校相继开设了机电系、车辆工程系、建筑系、道桥系等九大类特色专业,重点发展涉及建筑电气、汽车检测与维修、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我区产业发展所需专业,逐步建立与我区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相衔接的学科专业结构。
     作为长江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枢纽,江津在港口物流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面对新形势,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找准定位,设置了河海系,开设航运相关的专业,适应我区经济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在积极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该校还大力倡导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如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中,学校瞄准了重庆日新月异的轨道交通发展和我区都市快轨的建设,设置新的专业方向;在市场营销专业中,设置了汽车技术与营销人才培养方向等。
     在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上,该校开设了更具针对性的课程,并对课程所需的教材进行有效建设和开发,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合作开发融入企业核心技术和文化的特色教材。
[b]    建好专业为企业
    校企合作:与企业共进双赢
[/b]     昨日,19岁的罗章刚刚刚完成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的“订单班”学习回到了学校。“今年上半年,我们班20多名同学就到了江永高速路建设工地进行实践……”他笑着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这个“订单班”实行的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集中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并完成实验教学,随后由学院老师带队到企业接受培训。学生每月能享受津贴补助,企业同时安排员工任辅导员,管理学生日常工作。学生毕业后,原则上都能留在集团工作……
     企业获得了有用的人才,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订单班”可谓是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一个尝试。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等院校,为地方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与学校立足地方的客观因素驱动密不可分。
     不仅是“订单培养”一枝独秀,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另外一种“校企合作”模式——顶岗实习,也让学生受益匪浅,他们参与企业的项目实施,进行生产性实训,提高了技能技术。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先后与我区第六建筑公司、北汽集团、德运机械、群光电子、攀宝钢材等十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固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去年,合作企业接待该校学生实习300多人,其中接受半年顶岗实习学生20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0%。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让该院学生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在被称为“最难就业年”的去年,该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仍达97.78%,可以说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为我区乃至全市提供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
[b]    融入地方促发展
    未来征途:服务地方再登攀
[/b]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也反哺学校的发展。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企业与高校合作并回报社会,是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拓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
     毕竟耕耘多出新,披尽黄沙始觅金。入驻双福新区以来,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一直大踏步走在全市同类高职院校前列。
     谈及学院下一步发展,段泰崃认为,学校要深度融入江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江津,服务重庆,辐射全国,发展为区域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高技能与新技术培训基地、科技服务中心和校企合作的重要示范基地,为支持江津地方乃至全市及国内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