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江津地理探秘:大山里的清源宫,为何男女不能坐在一起
1楼:天下过客发布时间:2014-9-25 14:34:01
[b]渝、川、黔交界处的江津石蟆镇,因一块形似蛤蟆的巨石而得名。
但历史上,真正让石蟆名声大噪的并不是蛤蟆石,而是隐匿于此的清源宫。[/b]
  
 清源宫正门
据《江津乡土志·寺观》记载,清源宫始建于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建成之初就供奉有川主神像,往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
川主神像从何而来?历经500多年沧桑的建筑为何保存完好?对于后世来说,清源宫留下了许多传奇。
[b]石牌楼上刻有“圣旨”二字
原来宫殿竟是奉旨而建[/b]
来到清源宫,首先看到的,是40级宽5.5米、斜长17米的踏道。
“踏道的每一级石梯都是由整石打造,估计有好几百公斤重。当时从哪儿找来这么多整石,并运送到此,至今不得而知。”清源宫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张晓林说。
关于40级石梯,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石匠妻子重病缠身,危在旦夕。一天晚上,神仙托梦给他说,“要想你的妻子病愈,你就要在清源宫门前修石梯。多修一级,则会多活一岁。”
于是,石匠十分诚心地修了40级石梯,果然,不但妻子病愈,还多活了40岁。
拾级而上,清源宫的正山门便赫然出现在眼前。10米高的风火墙内嵌着工艺精湛的石牌楼,这在各类宫殿的山门中实为罕见。
牌楼正中匾额上除了“清源宫”三个楷体大字,还刻有“圣旨”二字。这偏安一隅的道教宫殿,竟是奉旨而建的?
“的确有这一说法,清源宫是奉明武宗朱厚照的圣旨而建。”张晓林告诉记者,战国时期,李冰被秦昭襄王任命为蜀郡太守,因主持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根治了水患,让蜀郡沃野千里,号称“天府”,所以被后世敬奉为“川主”,在巴蜀地区逐渐演变成一种宗教信仰。
他指着牌楼说,“圣旨”的两边,各站着一位表情严肃的丞相,象征着清源宫奉旨修建的威严。周围,还有4条雕刻灵动的鳌鱼,代表东、南、西、北4个方位,将“圣旨”护佑在最中心的位置。
2楼:天下过客发布时间:2014-9-25 14:36:23
[b]男女宾楼要分左右
只因男女不能一起看戏[/b]
    
清源宫戏楼
清源宫坐北朝南,占地1700多平方米,戏楼、川主殿、灵官殿、后殿等呈复合院布局,是典型的明清传统建筑,也是迄今西南地区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道教宫观。
进入山门内向后转,石木结构的戏楼便映入眼帘。整个戏楼由12根圆形大石柱支撑,戏台宽9.35米,进深9.3米,通高10.05米,柱高7.55米。
戏台前两侧的石柱上,刻有两副对联。其中外侧一副的上联为:“本是戏场若演奸诈邪淫各宜自反”,下联为:“岂尽假事试看忠孝节义孰非人为”。
清源宫文物管理处负责人朱万良称,据说,这是清源宫最早的一副对联,但曾经遭到毁坏。1995年宫殿维修时,根据尚还健在的老人回忆,对联的内容才得以再现于世。
戏台前面,是一块长14米、宽15米,由365块石板镶成的大石坝。365块石板象征一年365天,日日平安幸福。坝的两侧,则是男女宾楼,至今保存完好。
为何男女各坐一楼?
“过去男女有别,就连看戏都不能在一块儿。”清源宫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吴应恒说,为了避男女授受不亲之嫌,所以各坐一楼,男左女右。
[b]32根撑拱的木雕完好无损
多亏公社书记做了“手脚”[/b]
对于传统徽派建筑中精美的木质雕刻,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由于当年湖广填四川,徽派建筑的元素在清源宫也得到了延续。
记者看到,戏台的边缘,一幅幅浮雕好比一张张“剧照”:鸿门宴、三英战吕布、烽火戏诸侯、淮河营……遥想当年,台上演绎的就是这一个个传奇故事。
“解放后,清源宫一度成为石蟆乡政府所在地,所以这些浮雕较好地保存了下来。不过,‘文革’时,它们还是没能幸免,人物的头像、手足都被削了。”吴应恒一声叹息。
所幸的是,清源宫总共有32根大圆形石柱支撑,每根石柱上都有一个撑拱,所有撑拱上的木雕都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ALIGN=right][COLOR=#000066][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4年09月25日 14时37分15秒 编辑过][/COLOR][/ALIGN]
3楼:天下过客发布时间:2014-9-25 14:38:31
这些木雕又为何没有遭到破坏呢?
“当年石蟆公社书记王治刚,在清源宫遭到破坏前,连夜用糠壳、纸泥把撑拱上的木雕给盖住了,这才得以幸免。”他说。
记者注意到,每根木雕上的鎏金仍清晰可见,人物形象、表情更是惟妙惟肖。
伫立在灵官殿的一根圆柱前,吴应恒指着头上的撑拱举例说,“比如这个《济公戏病女》的故事。病女问,‘活佛可有良药医我病痛?’济公答,‘当然有,拿去就是。’随即用手抹了些自己的口水,准备递给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定睛一看,不光是济公的一身破烂衣衫,就连他捉弄人时那一副窃喜的表情,都雕刻得十分传神。
“因为雕刻精美,且保存完好,这些撑拱成了清源宫最有价值的宝贝。曾经还有人开出30万的高价,想购买一根呢!”他说。
[b]川主大菩萨有求必应?
美丽传说引来香客不断[/b]
川主殿内,是一尊慈眉善目又带有几分庄严肃穆的川主神像。关于川主神像为何落户石蟆清源宫,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500多年前,在距石蟆不远的合江木广场有个石柱寺,寺旁有一口龙王潭,潭里每晚都有钟鼓管弦声传出。一天,忽然从潭里浮出一根巨木,太乙真人托梦给寺庙和尚,说此神木乃三圣一体,请和尚谨慎待之。
于是,和尚找来了一位木匠,将这根巨木分做大、中、小三段,雕刻成三尊川主塑像,即大菩萨、二菩萨、三菩萨。大菩萨供奉在石蟆清源宫,二菩萨在石蟆稿子,三菩萨在塘河。
“自从川主神像落户,石蟆再没发生过水旱天灾,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完这,吴应恒还告诉记者一件川主大菩萨的奇闻:1944年甲申年大天干,木广场立夏无雨。人们把川主神像抬回木广场,所到之处,乌云密布,随即下雨。为此,木广场当年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丰收。
或许,川主大菩萨有求必应,只是人们心中美好的寄托,但因为对川主的虔诚,一直以来,四面八方的香客都不断来到这偏安一隅的清源宫祭拜,“清源宫庙会”也从明代传承至今,成为难得的一方民俗。(重庆日报)
4楼:泛舟发布时间:2014-9-25 16:08:50
哇,好神奇,好神圣,好威严,好庄重,好有故事的清源宫!
5楼:独角戏发布时间:2014-9-26 10:12:46
[em19][em21]一个川主庙是不会为石蟆带来多少经济价值的,建议建议二溪开始就要规划全面一盘棋,
我厂生产销售:
1.打草机:开荒,果园除草管理,灌木清除,可升级配高枝锯阀木修枝!
2.修枝机A:行业内唯一专业老粗茶杆(10-------60)下条的机器(专利产品)灌木下条。
3.修枝机B:34大动力可以用于茶树,绿化等行业。
4.背负悬挂系统:饮水+背负(适用于修枝机A,B的悬挂);目的:减负。操作简单。(专利技术)
5.伸缩剪:1.4---------3米+修枝锯,摘果(不掉下来)修枝,下条。
6.多功能修枝摘果剪:修枝,短尖,下条,摘果(不掉下来)(专利技术)
7.修枝摘果8件套装:修枝+摘果+摘果器+伸缩杆+伸缩剪。
另接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你只需要把想法告诉我们我们将会为您量身定做您所需要的机械设备。)
重庆市江津区龙啸机械制造厂           
垂询电话:18716426683                023-47899611
6楼:游客发布时间:2014-9-29 11: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