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江津圣泉寺上世纪70年代发现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1楼:fbr2230发布时间:2014-9-12 19:54:37
《江津的桃花水母》——大约是在1970年春发现的。
   ……星期天,厂里五人约好过江去圣泉寺踏青。在圣泉寺附近,我在江津第一次吃到大家挖的野菜侧耳根,以前在上海从没有听到过这种野菜。知道圣泉寺是抗战时期的学校,有名泉有名寺。我也知道我们在这文革期间来这里,当然萧条的,但没有想到的是寺门紧闭,什么也看不到。许多房间堆的东西,好像是生产队里的农具库房。进不去,就在圣泉寺不高的山石周边看看,泉水很小,但很清澈。
   ……我在圣泉寺田边,非常清晰的潺潺流动的小水沟里,突然发现有游动的淡水水母(桃花水母),小指尖大小,白色半透明的,在脉动地游动,我惊喜地喊来同游者看。大家惊喜又目瞪口呆地望着,对这样的小生命说不出个所以然。我在上海长大,自然知道点水母的形态知识,只是想不通为什么在这个淡水里也有“水母”!而且,非常之小。
资料摘录:网上可查。
    “世界上的桃花水母已发现11种,除英国的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1922)两种外,其余9种均产在中国:
    宜昌桃花水母(1907)仅分布于湖北
    中华桃花水母(1939)分布在四川乐山、湖北宜昌等地
    乐山桃花水母(1939)分布于四川乐山、湖北秭归、重庆等地
    杭州桃花水母(1980)仅分布于杭州市
    信阳桃花水母(1980)仅分布于河南信阳狮河港
    四川桃花水母(1984)仅分布于四川灌县青城山
    秭归桃花水母(1985)分布在湖北秭归、重庆等地(随着三峡水库蓄水,秭归桃花水母栖息地已被破坏)
    楚雄桃花水母(2000)仅分布于云南楚雄市
    短手桃花水母(2002)仅分布于湖北秭归县
    贵州桃花水母(2010)发现于贵州省镇远县舞阳河
    巴特尔水母(2012)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
    洛阳桃花水母(2013)发现与河南洛阳汝阳县
    周口桃花水母(2014) 发现与河南周口市沙河
      淡水水母:
  生活环境编辑
桃花水母的生活史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螅状体(水母的“童年”)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要求很高。环境适应时,螅状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螅状体便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
    研究水母长达40多年的专家在无锡翠湖发现桃花水母时,用量杯舀取湖水,测出pH值为6.4。和振武表示,这一微酸水环境最适宜水母生长。主要来自附近的鹿顶山山涧。
    生殖规律编辑
成熟的水母体,有雌雄之分。触手细长,伸向上方的均为雌性,触手短粗,垂向下方的为雄性。雌雄将卵子和精子排到水中,卵受精发育成一个微小的满被纤毛的浮游幼虫,后幼虫一端接触石土央等外物,固着,发育成一个极小的树枝状的水螅体。水螅体可度过酷热的夏季和严寒的冬季,待来年春天,以出芽生殖产生水母体。水母体成熟后,再进行有性生殖。”
 
  我看到圣泉寺桃花水母,时间在在桃花开放时。
    最最重要的是,不知道圣泉寺附近的水质现在有没有被污染,一旦被轻微污染,这些小生命就完了!
    要爱惜,希望这些小精灵还快乐地活着。这些五亿年前就生活在当地的小生命,远比熊猫还珍贵!
    我希望,我的报道不要一哄而去圣泉寺。
    希望,江津有关部门,有识之士,能及早保护这个全国少有的,“珍稀宝贝”的产地。
    那年,看到圣泉寺泉水里有桃花水母的五人:我,李(上海);宋(成都);邓(重庆)及邓的同事。
注:当年只理解为淡水水母,几十年后在电脑上看到资料介绍,才知道是桃花水母,江津有桃花水母啊!……
2楼:江津人民很行发布时间:2014-9-12 22:00:50
现在圣泉寺所在的德感双龙已成为了江津的滨江新城,基本上没什么田了,旁边唯一的小河沟也消失了
3楼:JJ2013发布时间:2014-9-12 23:36:52
如果如上所言太可惜了,我曾经到美国纽约州的康宁公司去参观过,美国这一家公司居然有家上规模的博物馆,除了有古代阿拉伯玻璃,欧洲的玻璃,居然还有中国最早期的玻璃,可见人家对历史的重视。
PS:我们用的高级手机玻璃全是美国康宁公司生产的。。。
[ALIGN=right][COLOR=#000066][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4年09月12日 23时37分44秒 编辑过][/COLOR][/ALIGN]
4楼:江津老白干发布时间:2014-9-13 5:40:05
[em2][em2] 
老胶片 (2).JPG 
  
 
5楼:fbr2230发布时间:2014-9-13 20:05:52
谢谢诸君关心!
圣泉寺的桃花水母,那些小生灵,让我几十年久久难忘!不得不说。
去年到成都,遇到宋女士,问她,还记不记得早年我们在圣泉寺看到的那些小水母,她直说“记得、记得。”
那位邓兄和他的同事,原来都是21车间的工人。据说后来邓兄入学学医,在重庆某医院工作。或者也已经退休。
但愿泉水泉眼还在,总会流出水来,或许有缘再见到的。
想来,这桃花水母是生长在泉眼里面,在一定深度的岩缝里、岩洞里的。最最关键的是,周边的水源不要被污染,不要影响那里的地下水资源……。
圣泉寺,应当被保留下来的吧?
6楼:游客发布时间:2014-9-14 20:35:30
小时候在白沙河边的水坑里见过,跟lz描述的一样,一收一缩的,很可爱,我还以为水母只有海里才有,以为眼花了呢
7楼:fbr2230发布时间:2014-9-15 18:35:17
记忆中的《圣泉寺桃花水母》就是这些小东西:不过只有其中的一种,乳白色的、小指尖大小的。
377adab44aed2e739f7848848601a18b86d6fa81.jpg 
20100404124841-1192188536.jpg 
143186535.jpg 
1108021225aa690af85e876ace.jpg 
此图片,下载于网上。
[ALIGN=right][COLOR=#000066][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4年09月15日 19时06分01秒 编辑过][/COLOR][/ALIGN]
[ALIGN=right][COLOR=#000066][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4年09月15日 19时07分15秒 编辑过][/COLOR][/ALIGN]
8楼:金福源花店发布时间:2014-9-15 20:32:09
   如果如上所言太可惜了...........
9楼:lsyy发布时间:2014-9-16 15:04:12
10楼:游客发布时间:2014-9-16 15:24:47
大概10年前,单位的消防水池里面就出现很多水母,但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品种,持续了一个多月就没有了。那个消防水池是一个死水池子,也不知道怎么就会有水母。
11楼:fbr2230发布时间:2014-9-23 19:23:53
[quote][b]以下是引用 [u]游客[/u] 在 [i]2014-9-16 15:24:47[/i] 的发言:[/b]
   大概10年前,单位的消防水池里面就出现很多水母,但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品种,持续了一个多月就没有了。那个消防水池是一个死水池子,也不知道怎么就会有水母。[/quote]
什么单位呢?在什么地方?
想必一定有地下水渗出,从地下古岩缝里传出来。
这些,只要地面水不污染到地下,它们都会“活”着,条件一适合,就会出来了,呵呵!
12楼:fbr2230发布时间:2014-9-23 19:29:22
网上摘录1:
桃花水母是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是国家濒危野生动物。桃花水母对生存的水环境要求很高,水中不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云南抚仙湖水质50年来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桃花水母得以在此大量繁衍。 研究水母长达40多年的和振武、许人和两位专家在无锡翠湖发现桃花水母时,用量杯舀取湖水,测出PH值为6.4。和振武表示,这一微酸水环境最适宜水母生长。水源主要来自附近的鹿顶山山涧。 桃花水母产于淡水中,每到暮春,桃花怒放时,它们就相继出现。桃花水母有粉红色的生殖腺,透明的伞顶,在水中浮沉漂荡,有如落水桃花,因此,我国古代称它们为“桃花鱼”。但又明确指出,桃花鱼“非鱼也”,因其水生,故名之曰鱼;又因其生于桃花开时,故名之曰“桃花鱼”。 桃花水母的生殖揭示了腔肠动物的特殊适应的方式,和前海月水母的生殖相似,即一代有性,一代无性。桃花水母生活淡水,可利用这种方法,渡过逆境,多多繁殖。桃花水母有四个生殖腺(雌雄异体),举行有性生殖,受精卵可在水底渡过一个时期,还有保护物,可以渡过干旱或爆晒的环境。到适当时机,适当的“大年”,内中幼芽孵出,成为一个小水螅,这就是无性代。这个小水螅可分枝,变成水螅体和水母体。水母体发芽,变成小水母。小水母是有性代的开始。 桃花水母体态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姿态优美。它的伞体不停地收缩与舒张,将下伞腔内的水压出体外,借此朝相反的方向缓慢游动。当遇到食物时,触手上的刺丝囊即射出刺丝,刺中被捕获物,顷刻将其麻醉,以触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内。桃花水母多以剑水蚤、小线虫、小环虫、小蝌蚪、小鱼苗等为食。 我国分布的9种桃花水母中,宜昌桃花水母、杭州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可能已灭绝。秭归桃花水母、短手桃花水母、乐山桃花水母、信阳桃花水母、中华桃花水母和楚雄桃花水母等6种已列入濒危级物种。近年来桃花水母在我国其他一些地方一15个市(县)出现,说明这些地方注重保护环境,水质污染得到治理,有了适宜桃花水母生存的环境,使桃花水母的分布地区扩大了。
摘录2:桃花水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共11种,日本,英国各一种,我国分布的9种桃花水母中,宜昌桃花水母和信阳桃化水母和短手桃花水母已被列入国家濒危动物红色名录最高级——极危物种,而杭州桃花水母、乐山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中华桃花水母和楚雄桃花水母等5种列入濒危级物种。 
[ALIGN=right][COLOR=#000066][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4年09月23日 19时34分18秒 编辑过][/COLOR][/ALIGN]
13楼:fbr2230发布时间:2014-9-23 19:37:16
摘录3:
桃花水母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研究专家认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桃花水母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
在动物学上,世界上首次记录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标本采自英国伦敦,定名为索氏桃花水母。约半个世纪后,才在世界各地陆续被发现,主要在亚洲、欧洲、美洲等温带地区,大洋洲也有发现。中国第一次发现桃花水母在1907年,为一日本人川井采得,经日本学者丘浅定名为宜昌桃花水母。[3] 
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归州志》中有“桃花鱼”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记录。1726年(清雍正三年)《古今图书集成》中曾这样细致而生动地描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形如榆荚,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动则一敛一收,若人攒指收放之状,不知避人,取贮盂中亦然。离水取视,不过如涎一捻,绵软无复形体。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归州志》中有“桃花鱼出叱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记载。其他古籍中还有:“桃花鱼形圆,薄如蝉翼,浮水面作翕张状。”对其出现时期说:“以桃花为生死,桃花既尽,则是无物矣。”根据已查到的资料,可以肯定中国对桃花水母的认识至少早于欧美各国270多年。[3] 
14楼:江津老白干发布时间:2014-12-29 16:23:08
[em16][em21][e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