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冒暴雨核灾情中山镇三合社区主任凌晨倒在家门口,现在还未脱离危险
1楼:五星上将发布时间:2014-8-16 12:24:23
熊承华妻子展示他和家人的合影照片 记者 张路桥 摄
商报记者 向青
“何代云,落暴雨了,注意水冲进屋了哦。”“丁明兴,后半夜不要睡了,常去看看屋后的排水管通畅不,有情况给我打电话。”
1日凌晨3时许,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江津区中山镇三合社区,67岁的社区主任熊承华和同事一起核灾,提醒老街280余户居民防洪。3个多小时后,操劳大半夜的熊承华和和同事分开不久,倒在了回家的楼梯上,离家门仅6步台阶。昨日,熊承华在新桥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他仍未脱离危险。
3个小时 
六旬社区主任冒雨核灾
中山镇三合社区书记郑刚依然记得13天前凌晨3时接到的一个紧急电话,那是熊承华和他最后一次通话。
“老街旁的笋溪河遭淹了,我现在去新街出水口看看情况,你们赶快下来!”挂断电话,郑刚立即起床出门,与熊承华等干部汇合,分头排险并通知居民防洪。
熊承华和卞宗尧、何朝彬一组,因担心上次洪灾冲坏的排水管不畅,他决定先去看看连接新街和老街的排水管。“雨水和山水冲刷路面,根本看不清,熊主任走在前面深一脚浅一脚,裤脚打湿到小腿了。”卞宗尧回忆,20多分钟后,他们来到排水管处,水管果真被堵。熊承华打着电筒,伸手朝里探了探,原来是几块石板挡住了管道口,3人赶紧搬开石板疏通管道。
回老街的路上,熊承华因路滑差点摔倒,卞宗尧、何朝彬都劝他到安全的地方等消息。“但他说放心不下,一定要亲自通知居民,态度很坚决。”何朝彬说。
6步台阶
倒在家门口的楼梯上
凌晨6时许,天蒙蒙亮,雨也小了。确认老街280余户居民无一发生灾情后,一行人松了一口气。大伙身上早已湿透,年龄最大的熊承华不时打着冷颤,眼里布满红血丝。
“我们各自回家换身衣服,晚些再集合巡查一遍。”和同事商定后,熊承华朝家里走去。郑刚说,当时他提出送熊承华回家,却被坚决拒绝。郑刚看着熊承华右手叉腰,一步一步离开。
“10多分钟后,我给熊主任打电话,但他一直没接。”何朝彬以为熊承华在换衣服或是太累了正在休息。上午8时,社区居民程阳出门上班,发现楼上邻居熊承华穿着湿漉漉的衣裤,头朝下方台阶,仰躺在楼梯上,手里还握着一把电筒,摔倒的位置离他家门口只有6步台阶。
熊承华被送往江津区人民医院。经医生诊断,熊承华颅内大面积出血,脑挫裂伤,全身多处骨折,生命危在旦夕。2日下午,熊承华被送往新桥医院抢救。
4万元钱
百余居民自发看望捐款
在江津区人民医院抢救时,熊承华昏迷不醒,他的妻女因在外旅游还在赶回的路上,百余位乡亲坐了2个多小时客车,陆续从古镇赶到医院看望他。
70岁的周开书回忆,当天上午,六七十个老邻居提上土鸡蛋、土鸡等去看望。“护士挡着不让进,但我们硬是挤了进去。”熊承华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管子,很多老邻居哭了。离开时,大家纷纷掏钱,希望能帮熊承华治病,截至昨日,居民及当地政府已为熊承华捐款4万余元。
链接
呼喊拍打
他能轻微睁眼
熊承华的主管医生江成介绍,熊承华送医时处于昏迷状态,左侧颅内有血肿现象,伴有脑挫裂伤,医护人员及时做了清除手术。前日照头部CT发现,熊承华脑内情况好了很多,呼喊拍打,他也能轻微睁眼,有好转迹象,不过在清醒并有自主意识前还需在重症监护室观察治疗。
声音
都服他,愿意听他的
在熊承华转院至新桥医院的13天里,妻子彭雪梅一直守在病房外,只有出病房照CT时才能见面。“这13天里我只见了他4次,每次只有20多分钟。”
丈夫在工作后出事,彭雪梅心中多少有些埋怨。“他也是67岁的人了,我们都劝他退休,他说不放心社区工作,一直坚持,没想到现在却昏迷住院了。”彭雪梅说,这次她外出旅游也喊熊承华一起,但他忙着社区的事没去。
熊承华是当地卫生院院长,也是社区干部。郑刚说,熊承华60岁退休后,街坊邻居十分拥护他,又将他选为社区主任,一干就是7年。在郑刚眼里,熊承华对工作认真负责,凡事亲力亲为,“只要他出面,大小纠纷很快就能解决”。
熊承华没事常到老街转悠,泡茶馆。生病的街坊找到他,总能免费得到一张治疗单。“他没架子,看病不收钱,我们都服他,愿意听他的。”老街居民丁明兴说。
2楼:五星上将发布时间:2014-8-16 12:55:12
这个是重庆电视台报道的截屏
1.jpg 
 
2.jpg 
 
3.jpg 
 
4.jpg 
 
 
 
3楼:生如逆旅发布时间:2014-8-16 21: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