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江津散酒“作品壹号”可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唱”?
1楼:赏心乐事发布时间:2014-7-23 15:58:37
散酒“作品壹号”可能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唱”。近期,独家拥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津烧酒酿造工艺的江津白沙驴溪酒厂,对外推出我市唯一一款用非遗工艺酿造的散酒品牌“作品壹号”,引发消费者热捧和市场关注。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酿酒人才上的青黄不接,这个重庆小曲清香型白酒中唯一进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企业,正面临着工艺失传的困境。
 ![](http://oldpic.jiangjinfang.com/uploade472012/forum/201407/2014072316011529.jpg)
王河川
 ![](http://oldpic.jiangjinfang.com/uploade472012/forum/201407/2014072316011559.jpg)
  聂勋怀
 ![](http://oldpic.jiangjinfang.com/uploade472012/forum/201407/2014072316011511.jpg)
  余金懋
2楼:赏心乐事发布时间:2014-7-23 15:59:14
[b] 重庆白酒的“稀缺品”
[/b]    
     小曲清香型白酒,是唯一一款起源于重庆的白酒香型,发源地为江津白沙。小曲清香型是各种香型中最古老的香型。2011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关规定,江津驴溪酒厂烧酒酿造工艺被评定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庆白酒中第一个获此认证的企业。
    
     “江津烧酒采用的传统手工酿酒工艺,从明嘉靖年间传承至今,有着400多年历史,这几乎是目前重庆白酒中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工艺。”该非遗工艺的首席传承人、驴溪酒厂董事长王河川说。据了解,除了这个非遗工艺外,市面上还有其它采用新工艺和简化工艺酿造的小曲清香型白酒。据《江津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江津白沙酿酒业已大成,并称“江津产品甲于省,白沙烧酒甲于津”,鼎盛时期的白沙,酿酒槽坊超过300家。其中的酿酒槽坊之一槽坊街,历经焚毁、重建、改制等重重坎坷,到2001年更名为“江津驴溪酒厂”,成为江津白沙数百年酿酒史中唯一幸存下来的酿酒作坊。
    
     对于这款“非遗”工艺酿造的酒,国家级高级酿酒师高怀昌介绍,清香优雅,入口细腻,酒体丰满、落口干净,是小曲清香型白酒最典型、最正宗的代表风格。
3楼:赏心乐事发布时间:2014-7-23 16:00:07
[b]“非遗”面临后继无人
[/b]    
     向市场推出散酒“作品壹号”,实际上表达了王河川的焦虑。“我们希望通过这款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吸引社会的关注,吸引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避免作品壹号成为绝唱”,近年里王河川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千方百计将这门酿酒工艺传承下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几百年代代秘传的江津烧酒酿造工艺,目前全国仅有7名正式传承人,“其中6位是第三代传承人,第四代则只有1人。”王河川介绍。“这项非遗酿造工艺的第三代6位酿酒师里,我58岁了。另外两位聂勋禄、聂勋怀,也是60多岁高龄,已经退休了,还有3位也基本脱离生产第一线,负责生产管理和销售。”王河川说。唯一的徒弟余金懋今年24岁,跟随他酿酒已经7年,他也是江津烧酒酿造工艺的第四代传人。
    
     王河川也在不断招募酿酒师,但收效甚微。“正因为面临着人才危机,社会更应该给与关注和保护,让这项传统的酿造工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高怀昌表示,对于这项非遗工艺,江津日报也将继续关注,也欢迎市民、消费者致电江津日报记者(18502380498)咨询了解、提出建议。
4楼:赏心乐事发布时间:2014-7-23 16:00:33
[b]新闻链接
    
[/b]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等。酿造作品壹号的江津烧酒酿造工艺,就属于“传统技艺”。
[color=#333333][font=Simsun]  商报记者 鲜于文奇[/font][/color]
5楼:知小发布时间:2014-7-23 19:09:4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当代人的责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技艺也是大家责无旁贷的义务![em21][em21][em21][em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