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推荐]可叹!可惜!石达开!!
1楼:津城王发布时间:2007-9-6 21:37:25
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率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提心吊胆,甚至他身后数十年中都不断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从事反清活动和革命运动,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他便是翼王石达开,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在军事上,石达开取得了西征的大捷,使清朝名帅曾国藩差点殉节而死。深得曾国藩、左宗棠等敌对方将帅的赞誉。 
在天国的(组织)治理上,石达开比较务实,仍用乡绅地主为乡官,实行“督民造粮册,按亩输钱米”,缓解了因为一味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产生的强烈的抵触情绪,提高了生产(工作)的积极性。 
在内部,李秀成、陈玉成等太平军的高级将领们对石达开的胆略十分推崇,天国民众对其更是敬仰万分。 
这样的一位大英雄,却因为天国的内乱而出走天京,注定了其后的失败-----“流亡”、投降乃至被杀,结局却成为末路英雄。 
可惜!可叹! 
用GFT的理论分析,石达开也是Y型思维模式的人。《孝庄》、《三国》、《汉武帝》等几篇文章中,历数Y型思维模式的人是常胜之帅,而石达开是怎么了? 
任何思维模式的人,不管其有如何的潜力,把握不好,是一定会失败的。石达开便是如此。 
太平天国于南京立都六年后,内讧。东王李秀清和北王韦昌辉先后在内讧中被诛杀,而南王冯云山与西王萧朝贵在此前已战死沙场,此时,朝中已无顶梁之柱,诸王中只剩石达开。天王洪秀全令石达开进京主持朝纲,因有前车之鉴,为了制衡石达开的权力,洪秀全又封自己的两位哥哥为安王、福王。石达开被两王左右掣肘,无法正常开展朝廷议政。 
在这关键时刻,石达开有幸成为朝中栋梁,理应勇挑责任与重担,迎难而上,克服困难,一振朝纲。 
但Y型的人却不!他们的致命弱点是:遇到错综复杂的事情,面对诸多利益纠葛,本能地就选择逃避。 
同样,这个弱点在石达开身上显露无遗,面对天王的猜忌、制衡及朝政的权力斗争,他惧怕其中的阴险狡诈,选择了本能的做法:逃避!遂选择了逃离南京,脱离太平天国,自率十余万精兵,自立门户去了。 
这正Y型人的致命弱点,遇到错综复杂的事情,面对诸多利益纠葛,往往没有勇气投身其中去解决,而是采取逃避现实的做法,一走了之,或者视而不见,当其不存在。这种作风固然会帮Y型人赢得“不争”的名声,使其能在某些复杂环境中得以安全生存,但是对于手握重权、一举一动都关乎组织生死存亡的人物,因为爱惜自己的羽毛,幻想以“不争”来解决问题,只会让个人和组织两败俱伤,最终不可避免地失败! 
以史为镜,Y型人若想有所成就,必须懂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逃避不解决任何问题,把握主动,才是成功的关键,这一关过不去,终是难成大业。 
仅仅是决定脱离天平天国的一念间,最后的结果却是天与地的差别。 
石达开本可一举朝纲,整合天国各方资源,继续发挥自己在军事、组织治理上的强项,施展Y型人积累的天赋,为天国的再次辉煌做准备,乃至最终推翻清朝(我们在系列文章《洪秀全》会提起小将陈玉成、李秀成率领的第二次异峰突起,如果石达开能主持到此时,历史可能就此改写)。 
可惜!可叹!! 
这是Y型人的致命弱点,这一关过不去,最终是难以成大业。 
这是因为老天会给每一种类型的人一些无与伦比的优势,同样也会给各种类型的人一些难以克服的劣势,所以世间之人,多是平庸之人,而少有旷世英雄! 
>>>>>
2楼:果冻发布时间:2007-9-6 21:42:13
3楼:好奇宝宝发布时间:2007-9-6 21:43:36
4楼:津城王发布时间:2007-9-6 21:58:51
5楼:laiwei524088发布时间:2007-9-6 22:13:40
6楼:好奇宝宝发布时间:2007-9-7 20:01:56
7楼:吉祥三宝发布时间:2007-9-8 21:32:41
怎么看得个个愁眉苦脸,哎[ems13][ems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