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义工笔记——昭觉行记
1楼:老黄牛发布时间:2013-9-16 11:25:26
[align=center][align=center][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6pt]义工笔记——昭觉行记[/size][/font][/align][/align][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这次去昭觉,有几件事印象特别深刻。[/size][/font]
[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首当其冲即是我们的屁股。11日上午9点启程,由于渝昆高速有一段封闭,不得不绕行近200公里,深夜12点才到达第一站西昌,12日早上8点起床,在莽莽大凉山中翻山越岭,下午两点才抵达昭觉县城,在那里得到了半天的休整时间,以便能以好的精神面貌参加第二天的捐赠活动。13日一早,19位义工代表继续整装出发。从昭觉县城到格吾乡中心小学虽然只有三十来公里车程,大巴车却足足行驶了三个半小时,其间的路况可想而知了。坑坑洼洼崎岖不平不说,狭窄的公路一面贴着山壁,另一面紧临着深涧,因此车厢里的义工们饱受颠簸之外,心情也是揪紧着的。当天中午活动结束即乘车往回赶,但由于雅西高速发生车祸堵车,直到深夜2点我们才赶到中转站蒲江住宿。14日9点再次起程,经过近8个小时的跋涉,下午5点才平安返回江津。这次活动往返行程接近两千公里,四天时间在车上度过即有四十多个小时!屁股能不痛哉![/size][/font]
[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平躺在舒适的床上睡觉,血液循环通畅,易赴周公之梦;在车座内,却须蜷曲危坐,身躯蠕蠕不得伸展,血滞于下,酸痛于内,兼有车厢不断绝的震颤、晃动和偶发的急刹、前冲,外加上轰轰的发动机的噪鸣、车轮和路面摩擦的呜呜呜的嚣声长响于耳畔,欲贪一梦而不可得,唯昏昏倦倦萎在座椅里,闭目以受,其颠沛煎熬之状可以想见。[/size][/font]
[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第二个印象是沿途的风光与人居。一路上有郁郁的山林,有辽阔的草场,有奔腾的山溪,有连亘不绝的巍巍的大山,有青黄相接的锦缎样铺展开的麦原,还有清如水洗的湛蓝的天空,草原上点点的羊群,牛群和马匹。如果我们是一群初来的游客,那么我们将驻足于这胜景的多姿多彩里,醉心于这世外的美轮美奂里。然而我们也看到道旁有低矮的民居——门前屋后挂着大串大串的玉米和红海椒;有席地而坐的身着“[/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t]擦[/size][/font][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尔瓦”的妇女。她们盘着黑色的头帕围坐在一起,手里编织着她们民族特有的毯子或帕子。由于海拔高紫外线强,她们的肤色普遍呈暗黄色。最让人难忘的是公路边走在上学路上的孩子们。他们背着书包三三两两走着,有些停下来望着我们疾驰而过的汽车,迷茫的眼神仿佛象望着另一个世界,漠然而好奇;调皮些的追着我们的轮子跑,引发周围一连串的稚气的笑声和叫声。[/size][/font]
[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把风光和人文联系在一起来叙述。我只感觉到这里面隐隐的有某种奇怪的情愫。它似乎诡谲得让人不愿往深一层去想了。那旖旎的明媚景色倘若挪到艾平山来又当如何呢?偏远的落后山区却能近乎虔诚的传承他们祖先瓜瓞连绵的风俗文化,生活习惯,相比之下我们本民族又剩了几何了呢?文明和进步孰轻孰重呢?我们的心情也就在这矛盾中反反复复纠结着,因而印象愈加加深了。 [/size][/font]
[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在格吾小学的见闻。凉山州昭觉县格吾中心小学位于大山深处,由三个村小和一所中心校组成,我们去的学校有两百多名学生,十二位老师。先给我以印象的是孩子们的衣着。大部分孩子的衣服裤子都布满了泥浆和污垢,有些衣服脏得甚至分不清颜色。据学校老师介绍,之前四五天一直在下雨,但我们去的那天天空正好放晴,气温从十三四度一下回升到了二十多度。我看孩子们大部分都还穿着厚厚的毛衣、棉衣,有些孩子却又只穿着一件短袖或单衫。再看他们的脚上,多数还穿着来学校上学时的雨鞋,间杂着几双同样看不出颜色的运动鞋,甚至还有几个孩子穿的是拖鞋!后来我们才了解到,他们星期一到学校上学,星期五才放学回家。由于没有多的衣服换,学校又没有澡堂洗澡,孩子们只好穿一星期潮湿的雨鞋和肮脏的厚衣服。[/size][/font]
[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这就难怪我们走进他们的宿舍时,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了。宿舍房间不大,阴暗潮湿,贴墙摆放着五六架高低床。孩子们的生活用具一格一格摆放得整整齐齐,显然是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宿舍的地上布满水渍,因为前些天屋顶漏雨一直未干!——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也就可以想象孩子们迎接我们时那稚气的模样和天真的笑脸了。[/size][/font]
[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活动中意外发现一个模样酷似大眼睛苏明娟的小女孩,头发一样的蓬松着,眼睛一样的清澈着,她安静地盘腿坐在操场上聚精会神看节目,小脸儿不时俏皮地转来转去,手底下却一道道划拉着地面上的浅土。[/size][/font]
[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孩子们另外两件给我以深刻印象的事可惜我都没能看到。一是有的孩子趴到学校一角的露天洗衣台上,用小嘴去接水管里的山水喝。——不是因为口渴,而是因为他们肚子饿了。二是当孩子们站在操场上接受我们赠送的米花糖时,有些孩子觉得不好吃。——因为他们没见过,所以咬着吃的竟是米花糖外面的包装纸![/size][/font]
[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捐赠活动结束临近中午,学校端出几大盆食物接待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一盆是煮熟的没剥皮的土豆和又粗又硬的荞麦窝头,一盆剁成大块大块的熟猪肉,一盆象是红烧鸡,但味道却有些怪,还有一盆象汉族的豆腐青菜,但他们好像不是这样叫法。这些盆子全放在地上,没有筷子。按当地的习惯,我们也蹲在地上,就着面前的盆子,用手抓肉抓菜吃,甚至白米饭也用手抓。我们勉强吃了一些,心里真真是百感交集。等我们吃完饭走出教师办公室,老师们才走了进去……这让我们不禁内疚不已,原来他们是在等我们吃过以后才吃我们刚才吃剩的食物!我们原觉得难以下咽的荞麦窝头,豆腐青菜汤,他们竟当成珍贵的午餐来优先款待他们的客人。而我们却在刚才,往垃圾箱里扔掉了许多原本可以吃掉的东西……[/size][/font]
[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我们现在可以来理解这里是怎么一种生活状态了。没有热水洗澡,没有可口的饭菜,没有零食,没有筷子,更没有电脑和游戏机,有的是潮湿发臭的宿舍,泥泞不堪的公路,肮脏污浊的孩子……[/size][/font]
[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我们这次捐赠了衣物和学习用品,为孩子们表演了节目,送去了月饼和米花糖,并且安全返回。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活动进行得还算顺利,但是我们仍久久不能释怀。可敬的老师们和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也许更多。[/size][/font]
[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我想恳请我们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想想在这世界的某一方的另一些人的生活。但请不要心怀可怜,不要因为你的优越感而歧视你所同情的人,尊重他们,然后帮助他们,仅此而已。[/size][/font]
[font=方正启体简体][size=14pt] [/size][/font]
2楼:滴答发布时间:2013-9-16 12:16:08
3楼:智慧江津发布时间:2013-9-16 16:18:18
穷富差距实在太大了,                  
4楼:飞扬发布时间:2013-9-16 17: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