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爱同行散芬芳——记“爱心助残大使”陈昌龙的助残路
1楼:江津义工发布时间:2013-6-18 23:44:27
本报记者 朱  宇
实习记者 贺乃陈
    昨日,顶着炎炎烈日,在几江街道大西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位于德感工业园区的重庆巨能集团总经理陈昌龙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办公桌背后墙上的一块金色字牌,“爱心助残大使”几个鲜红色大字格外耀眼。
  办公桌显得有些凌乱,桌前坐着一位年近50的中年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忙碌着。“这块牌子的分量可不小,是区残联对我的肯定。”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助残大使”何等高大,但站在记者面前的却是眼睛和脚都有些异样的中年人。“不错,我自己本身就是个残疾人。”陈昌龙毫不掩饰地说,“但是我能工作,我还要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话语间,他的眼神里满是坚定。
    “我曾经在一个小镇废品回收站当收购员,后来调到原江津县供销社工作,再后来我辞掉工作,承包了废品回收站,发展至今。”陈昌龙用几句简要的话语讲诉了自己的经历,“随着事业的不断壮大,我慢慢发现,社会给每个人的平台是一样的,只要自己肯干,就一定会成功。”为了回馈社会,2006年,原本享受福利企业退税政策的陈昌龙毅然主动退出民政福利企业名录,依法向国家纳税。“原因很简单,我就想要回馈社会。”名录是退出了,但原本设置的20多个残疾人岗位却仍然保留,这也是陈昌龙面对社会奉献的第一份爱心。
    时间在不断推移,爱心却从未减少。2010年为新胜小学捐赠4.5万元硬化公路;2012年7月为德感街道捐赠2万元抗洪抢险;2012年8月向聋哑大学生袁贞臻捐助5000元并资助她上大学期间所有学杂费;2012年10月主动向残联捐赠 5万元助残基金;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分别为大西门社区捐款2万元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过端午节;2013年5月,在我区第22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现场捐赠10万元助残金……
    从第一次回馈社会开始,在献爱心的道路上,陈昌龙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据他自己初略统计,7年来,他共计捐赠近百万元。“我自己也是残疾人,曾经也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帮助,我要将这种爱心延续下去,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社会的关怀。”采访结束时,陈昌龙信誓旦旦地说。
2楼:陈昌龙发布时间:2013-6-19 8:06:53